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导学案设计
2025-09-24 10:59:17 责编:小OO
文档
13猫

导学案设计

课题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会认“虑、职”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屏、折”,会写“忧、虑”等15个字,会写“呼唤、响动”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作者非常喜欢猫的感情。

3.揣摩重点词语、句子,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及它的活泼可爱。感受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以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感情色彩。

课前准备1.准备字卡、词卡,搜集老舍的生平简介,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搜集作者简介,阅读老舍的其他作品。(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趣谈养猫,引出课题(用时:2分钟)

谈猫论猫,导入新课。

1.启发学生编关于猫的谜语。

2.同学们,谁家里养过猫?请说说猫留给你怎样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文章《猫》,看看猫在老舍先生的眼中是一种怎样的动物。(板书课题)

1.学生编谜语。

2.简要聊聊自己家的猫或谈自己养猫的经历。

3.齐读课题。

4.学生出示自学单:

交流查阅的关于老舍的资料:老舍(1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他出生于北京一个贫寒的家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二马》《猫城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猫》这篇散文发表在《新观察》1959年第16期,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1.指导学生从猫的外形、样子、生活习性和带给“我”的乐趣等方面谈。

2.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用时:10分钟)

检查预习,初知文本。

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你们认识这些词语吗?课件出示词语:

贪玩 尽职 屏息凝视 踩印  丰富多腔 变化多端 解闷  淘气 跌倒 撞疼 遭殃   枝折花落 生气勃勃

1.指名读词语。

2.重点指导多音字“枝折花落”的“折”读shé,“屏息凝视”的“屏”读bǐnɡ。

3.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些词语,再浏览课文思考能不能把这些词语分成两组。

1.让学生读准字音。

2.借助课文把词语分成两组。

第一组:

贪玩 尽职 屏息凝视 踩印

丰富多腔 变化多端 解闷

第二组:

淘气 跌倒 撞疼 遭殃

枝折花落 生气勃勃

3.组内自由读词语,交流是否能把这些词语分两组,说出理由。

  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发挥引导作用,将单个词与课文结合起来思考,这样更利于学生对词语和文本的理解与运用。词块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
三、理清思路,简要复述(用时:16分钟)

精读文章,概括特性。

1.会读书的同学能将一篇长文读短,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

不管是描写大猫的三段话,还是描写小猫们的一段话,我们都可以概括成一句话,请同学们试一试。

预设:

大猫: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小猫: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2.有没有同学能将描写大猫和小猫的段落分别概括成一个词语?(预设:大猫——性格古怪,小猫——好玩淘气)

3.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这只性怪古怪的大猫。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4自然段。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猫的性格古怪,就把这些词语圈出来。

4.引导学生简要复述。

1.读完课文,先标序号,再用一句话说一说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留给你的印象。(只要与课文内容有关即可)

2.再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大猫的性格古怪,哪个自然段又写了小猫的好玩淘气?并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画出概括介绍的句子。

3.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画出描写猫性格古怪的词语。

4.抓住中心句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本文是描写动物的范文,对猫的性情描写得淋漓尽致。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自读、同伴合作读的形式,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读出大猫和小猫不同的个性特征,体会作者喜爱猫的内心情感。
四、聚焦文本,发现写法(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在表达上什么作用。

预设:这一段是这一部分的总起句。

2.品悟第2自然段,挖掘文本的表达特点。

(1)第2自然段的内容,完全可以写成简单的一句话: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请同学们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2)交流总结:作者在写猫老实、贪玩和尽职时,分别举了具体事例,由此得出结论,学习写法:通过具体事例把文章内容写具体。

(3)其实这段话在句式表达上也很有特点,让我们细读课文,看能否有新的发现。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

(4)引导学生发现句式表达上的特点:说它(  )吧,它的确(  )。它会(  )。可是,(  )。

3.改写第3或第4自然段,以改促学。

(1)课文第3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了猫的温柔可亲、一声不出及猫的什么都怕和勇敢的性格特点,请同学们任选一个段落,仿照第2自然段的句式进行改写。

(2)学生改写完后进行交流汇报。

1.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同桌交流。

2.学生读文,汇报交流:第2自然段写了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这一古怪性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课文。

3.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的确、成天、无忧无虑”等体会猫的“老实”。

4.学生读句子:“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抓住“任凭……也……”,深刻地感受到猫贪玩到了极点的性格。读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5.学生交流汇报:“屏息凝视”指聚精会神地看,连气都不敢出一下。

6.学生抓住“丰富多腔、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这些词语,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1.教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指导,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语言的习惯。

2.指导学生改写片段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及句式的运用。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2分钟)

1.练写本课生字词语。

2.积累文中描写猫的特点的生动语句。

学生记录作业:

1.抄写生词。

2.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为了落实好语文知识点,夯实语文要素。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用时:5分钟)

1.读词:

贪玩 尽职 屏息凝视 丰富多腔 解闷 淘气 跌倒 撞疼 遭殃 枝折花落 生气勃勃

2.回顾课文,想想两种猫有什么不同点,又有什么相同之处。板书同上节课板书。

3.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淘气可爱的小猫们。

1.学生读词语,采取多种方法读词。

2.复述:大猫的特点。

简述:小猫的特点。

  复习旧知,引领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读词。如,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指导学生把长段概括成一句话的本领。
二、再读课文,体会感悟(用时:10分钟)

1.学习第5自然段。

(1)默读第5、6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小猫的淘气可爱。

(2)让学生从阅读中感悟作者把小猫淘气可爱的特点描写具体的法宝是什么。

2.有感情地齐读第5、6自然段,表现出小猫们的淘气可爱。

1.概括特性:

(1)默读,思考文章从哪几方面写了小猫们的淘气可爱。

(2)勾画、批注、默读,理解课文。

思考:作者把小猫淘气可爱的特点描写具体的法宝是什么?(抓住动作进行细致刻画。)

2.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

  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动作描写,体会小猫的淘气可爱。练习由一句概括一段话的语言能力。
三、品味词句,体会感情(用时:15分钟)

品味词句,体会作者笔下的小猫们的可爱之处。

1.出示重点句子“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品析词句,小组交流,在课本上做批注。

2.出示重点词,体会小猫们的淘气可爱。

妈妈的尾巴、鸡毛——没完没了——摔跟头——再跑再跌。

3.课件出示小猫们玩耍的场景。多淘气的小猫啊!面对这些小猫,作者没有责打,而是满心的喜爱,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朗读句子,指导学生从中体会到这个句式由两部分构成,前部分和后部分是矛盾的,课文通过这样的句式,写出小猫的可爱。

2.小组活动,交流方法。

通过找一找、圈一圈、悟一悟、读一读等方式抓住重点词读一读,想想画面,感受老舍笔下小猫们的淘气可爱。

3.边读边做批注。结合上下文理解“生气勃勃”并说一句话。

交流:你们喜欢老舍笔下的猫吗?请你用“生气勃勃”说一句话,写一写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吧!

 老舍先生用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猫的喜爱之情。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动作的关键词来感受小猫的淘气可爱,体会作者对小猫的喜爱。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用时:8分钟)

1.出示“阅读链接”的内容读一读,感受不同作家笔下的猫。

2.出示“小练笔”的内容。

仿照“小练笔”中这段话的表达特点来写一种自己熟悉的动物,再读给大家听听。

1.朗读后交流感受夏丏尊和周而复笔下的猫。

2.讲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抓住小动物的特点来写一写,注意仿照文中的句式特点来写一段话。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作家笔下的猫。感受不同作家不同的写作手法。小练笔要指导学生抓住动物的特点,运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来描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2分钟)

课后查阅描写小动物的优秀文章读一读。例如冯骥才的《珍珠鸟》等。观察一种小动物,可以分成年的和幼年的,或者动态时的和静态时的样子,做好观察记录并动笔写一写。  评比优秀习作再展览。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