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高度发达为大众社会赢得了日新月异的边化。一轮又一轮的科技,一波又一波的社会变迁,人们的生活质量随之上升,生活方式也因此改变。不可避免的是,科技革新也为学生的生活方式带来了不的改变。大学生不但是知识传承的载体,还是崇尚和实现创新的活跃群体。手机,这个曾经奢侈的名词,早已是大众生活的必需品。手机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媒介,它集上网,通讯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配备手机已经是大学生对外交流的重要工具。手机的日益多元化对与今日的大学生显然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
一、调查背景
目前,大学生对手机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于选择手机的观念也存在很大的分歧。那么我们学校对手机的选择观念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对一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
二、研究目的
调查同学们对于手机选择的态度和要求,以及他们实际上对手机功能的应用是否能够物尽其用。
三、调查概况
(一)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南北校区的同学(共100名同学,其中女同学有52人,男同学有48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安排及分工
第一阶段:设计问题以及确定调查对象,并向南北校区的同学进行随机问卷调查。调查完以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回收和整理。
第二阶段:统计调查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的规律和结论,再加以总结。
第三阶段:资料总结好以后,小组成员讨论并交流心得。查阅相关资料,写出完整的调查报告,并对小组活动进行经验总结。
(三)调查人员
胡娇娇、梁荣、朱秉岩、杜江涛、赵杰
(四)调查人员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五)调查地点
运城学院系
(六)调查时间
2014年5月23-5月24
(七)调查结果及分析
1、性别:
男:48%
女:52%
2、 年级:
大一:12%
大二:28%
大三:47%
大四:13%
3、每月生活费:
500元以下:8%
500元—800元:46%
800元—1000元:40%
1000元以上:6%
4、学生对手机牌子的选择:
苹果:5%
三星:8%
小米:16%
华为:21%
其他(包括魅族、步步高、htc、联想等):49%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手机的品牌对于同学们选择有很多影响,市面上多种因素的干扰,牌子出名是同学们选择手机的很大因素。
5、购买手机最关注:
功能:30%
性价比:37%
质量:15%
时尚:2%
实用:16%
从数据中我们可看出,同学们购买手机是最关注的是手机的功能问题,其次是性价比。手机除了能打电话,还要功能强大。
6、可接受的手机价位:
1000元以下:17%
1000元—1500元:39%
1500元—2000元:31%
2000元以上:13%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分析到,超过半数学生可接受价位为1000-2000之间,同学们的消费观念还是比较接近的,家庭与个人观念直接影响着同学们对手机的选择。
7、手机的主要用途:
身份的象征:7%
时尚科技的结晶:23%
娱乐休闲的工具:42%
最基本的通讯功能:28%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同学们使用手机已经不满足于最基本的通讯功能,娱乐休闲占最重要的地位,除此之外,同学们对手机科技的关注也极为增强,有个别同学也把手机作为身份的象征。
8、一个月的手机消费:
30元以下:5%
50元左右:49%
80元左右:28%
100元以上:18%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每月同学们的话费基本都在50-80左右,理性消费还是占大多数。 从整个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分析出:1.男生在选择手机上更偏向于可能手机功能,而女生则是偏于外观与性价比。2.大一、大四学生话费偏高,大一刚入学,比较爱结交朋友,而大四则是忙于找作联系工作单位。3.生活费越高的在话费消费上就越多。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调研的一些主要数据,可以反映出我校目前大学生手机消费市场的一些
基本特征,如下所示:
1、大学生手机消费仍在以跳跃式的曲线增长,消费量趋向在一定时间内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2、在未来的手机消费中,性别、年级之间的差距会逐渐缩小。
3、手机消费仍以外国产品为主导,国内手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与提高,
服务有待于改善。
4、品牌手机在大学生手机消费市场中占据有一定的优势。篇二: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及分析调查报告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及分析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有文科类、理科类、工科类、体艺类等多个专业类型的大学生参与了调查。关于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我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一、大学生手机使用时长情况
回收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现在的大学生都或多或少地使用手机,在被调查者中,每天使用手机时长在3小时以下的仅有8.16%,3~5小时的占38.78%,有18.37%的人每天使用手机5~7小时,而使用手机8小时以上的人更是达到了34.69%之多。平均计算下来,大学生每人每天使用手机时长在6个小时左右。在大学生用手机聊天的频率方面,12.24%的大学生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使用手机聊天功能,61.22%的大学生一天之中经常利用手机聊天。这些都说明大学生每天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很多,几乎一天中大半的空余时间都用在了手机上。
二、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用途、功能
大学生大多数使用手机比较频繁,并且用途也很广泛、多样,但是大多数是用来当作娱乐设备,在休闲娱乐时使用,少部分时间用手机看新闻、查找资料等,利用手机工作、学习的时间比较少。
三、手机的使用对大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的影响
那么手机的使用对大学生的学习及生活会带来哪些影响呢?在调查中我们发现,55.10%的大学生通过手机网络与自己的大部分朋友进行联系,36.73%的大学生的几乎全部的朋友都是通过手机网络联系的。并且绝大多数人认为通过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与人进行交流,十分方便。因此大部分人通过手机与人交流的时间比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多或者两者差不多时间,分别占20.41%和38.78%。但他们并不认为通过手机与人交流比面对面交流更自在。
现在的大学生有上课用手机的现象,百分之六、七十的学生是因为觉得课程无聊无趣所以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在集体活动中,约80%的大学生会选择与身边人交流而不玩手机,但当他们在集体活动中觉得无聊或是找不到话题聊又对别人的话题不感兴趣时,就会玩手机。
到目前为止的生活中,已经有差不多一半的大学生会经常有忍不住查看手机的行为产生,61.22%的人有时会因为手机在身边而无法专心做一件事。当手机停机或者忘记带手机外出时,差不多60%的人会觉得身边好像缺少什么有些烦躁、焦虑。当被问到“如果手机只有通话功能,可以忍受吗?”的问题时,选择“能”和“不能”的人数相当,也有少数人表示不知道是否可以忍受。不过,大多数大学生并没有因为沉迷手机网络而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独压抑,有此感觉且感觉明
显的只有少部分人。
由此看来,手机的使用使得大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手机上而减少了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与此同时,大学生们对手机产生了依赖感,没有手机在身边会觉得不舒服,过多地依赖手机会让人封闭内心感到孤独、焦虑。
综上所述,大学生普遍使用手机的时长较长,使用手机用途广泛,但多数情况下没有用手机来学习、工作或做一些对自己帮助较大的事。同时总是不由自主地想使用手机,渐渐对手机产生依赖离不开手机,缺少与他人的面对面交流有可能使自己更加孤僻。对此,我们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时,应尽量减少手机的使用时长,避免对手机产生过度依赖;多参加集体活动与他人交流;利用手机帮助自己学习而不只是单纯的娱乐。我们应尽力创造一个简单愉快的使用手机的良好氛围。篇三: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方案设计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方案设计
一、市场背景
随着当前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必备的通讯工具,手机应用的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同时呈现多元化发展,人们对各类手机应用服务的需求也逐渐增长。人们对手机的品牌、性能、价格、外观等方面,有更高的喜好和要求。现在手机越来越普遍,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对手机的需求日益增加,厂家也针对不同的群体研发了高中低档不同层次的手机,其中大学生群体占相当大的一部分比重,手机成了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高校大学生思维活跃、思想前卫、对高科技知识了解比较多,同时对手机的各方面需求较有引导和创新作用。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学生了解信息手段的多样化,大学生对手机市场表现出较主动的情形,特别由于当代大学生都处在青少年阶段,易受广告媒体宣传的影响,同时加之大学生对社会和自我均有自己见解,使得大学生在手机市场上又表现为复杂、矛盾情绪。
二、调查背景
近年来,随着手机在校园里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把目光投向了校园这一潜在的巨大市场。为了了解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遍情况、使用效果以及消费情况,掌握手机在大学的销售情况和市场前景,我们决定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校园里的手机市场作一次调研。学校是巨大的移动通讯消费市场,特别是拥有很大消费自主权的大学生,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一向以时尚,充满活力的移动通讯手机更是如此,移动网络供应商都在抢夺这块未来市场的大蛋糕。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大学生的移动通讯消费市场巨大。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购买手机的越来越多,更换手机的频率也越来越快。因为大学生是对新生事物和新潮流反应最快的一个群体,因此,了解他们对手机的消费倾向及不同的需求和偏好是很有必要的,所以这次调查主要针对中北大学在校大学生群体,通过现场调查,问卷调查,网上问卷调查等方式,针对手机的普及情况、用户消费特征、潜在消费趋势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调查。
三、调查目的
确定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将大学生的消费观用不同的数据表现出来,以便我们又直观的了解,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所使用的手机数量,手机品牌和手机价位,以便我们了解手机市场的行情。可以了解到大学生到底喜欢怎样的价格、款式、外形、颜色、功能的手机产品,以便让生产商生产出适销对路的适合消费者胃口的手机产品。通过了解学生手机使用情况,为手机销售商和手机制造商提供参考,同时为大学生手机消费市场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以便了解手机市场的行情,为手机生产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客观依据。
四、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中南民族大学在校大学生。
五、调查项目
1.各手机品牌的认知与竞争情况
(1)各手机品牌的认知度;
大学生对于某一品牌群的集体认知,例如外国品牌和国内品牌。某些时候可以产生一种价值外溢,即所有处于品牌群中的企业都受益。但是如果在消费者对于某一品牌群处于负面认知情况下,这种认知就对群内所有品牌形成一种集体惩罚力——国产手机目前就正处于一个恶性循环圈之中,消费者对国产手机集体负面认知,高品质高品牌力高价格的国产手机几乎没有市场,低品质已成为国产手机的集体化名字,所以低价就是惟一的选择。全面摸清手机品牌在大学生消费者中的知名度、渗透力、美誉度和忠诚度。 全面了解大学生手机的销售现状。全面了解目前大学生手机主要竞争品牌的价格、广告、促销的营销策略,了解大学生消费者对手机消费的观点、习惯。
(2)各手机品牌的购买频率;
例如大学生所青睐一些手机产品购买,冲着自己的喜好或者会选择苹果系列手机,或则会选择sumsung这一品牌系列的手机,等等一些品牌系列手机。总之根据各人不同爱好去选择自己想要的品牌手机。从而我们可以了解到大学生对哪一款品牌的购买欲望比较强烈,竟而分析大学生对手机品牌的购买频率的大致范围。
现在大学生等多是追求手机品牌, 因为很多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同时受手机市场的潮流趋势以及一些广告的大势宣传,他们认为一个手机品牌能彰显一个人的性格 品味 气质 等,所以出现一些对品牌的盲目追求,这一些都可以知道关于大学生购买品牌手机相关信息。
(3)不同档次手机的购买频率;
不同档次手机的购买,这必须得有一个系统的调查,这涉及到家庭状况、性格、年级、学历、专业。
一个人的家庭环境是对一个人消费观念是不一样的,有好的家庭条件,他或许能根据自己这一优势能买一个比较刚当的手机,而条件比较差的则只能买个普通点的手机。当然这也有性格之分,一个人的性格差异也是决定消费的高低的。进入大学后,你会发现年级低的学生金钱意思比较薄弱,零花钱会想因美国比较多,或许在购买手机这一块出现茫然。学生的专业不一样,对手机的需求也不同,例如艺术设计和营销专业比较有个性,对求程度是相当大的。最后就是学历币一样,对手机的观念不一样,由于受教育和思想 学费的不同 ,对手机要求或许不是很高,这些因素都能体现不同档次手机对他们的需要。
(4)各手机品牌的购买意向;
影响大学生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大学生自身因素、社会因素、企业和产品因素等。分析影响大学生购买行为的因素,对于企业正确把握大学生手机消费,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购买行为首先受其自身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一是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即大学生的生活费、家庭条件、是否兼职等。大学生的经济状况会强烈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范围,并决定着大学生的需求层次和购买能力。大学生经济状况较好,就可能产生较高层次的需求,购买较高档次的商品,享受较为高级的消费。相反,大学生经济状况较差,通常只能优先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
二是大学生性别
现在的手机厂家都会生产一些女性手机、男性手机。比如说朵唯的女性手机,性别和年龄都会影响大学生消费者对手机的购买欲望。摩托罗拉的手机就比较男性化,女性就很少对那品牌的手机产生兴趣。
3.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与需求
(1)大学生消费者对各品牌手机产品质量的评价;
(2)大学生消费者对各手机产品款式的认知与要求;
(3)不同层次的大学生消费者对手机产品价格的接受程度;
(4)影响大学生消费者购买手机产品的主要因素;
(5)大学生消费者对手机产品功能的要求;
(6)不同层次大学生消费者购买手机产品的场所;
九、调查方法
1.文案调查法:去学校图书馆或电子阅览室查询资料获取相关信息。
2、学生手机需求与用户调查采用抽样的调查方法,样本量为100,并采用调查员访问。
3、校园定点拦截调查法:对一般的、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采用校园定点拦截访问的方式进行调查,即在本院校的繁华地带租用场地,由访问员对消费者进行讲解后,进行一对一的访问。样本数不宜过多,建议为30人~50人。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