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摘要】通货膨胀是现在社会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对居民日常消费造成很大影响的一种现象。从2003年8月开始到现在,我国逐步进入一个相对温和的通货膨胀时期,但是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来看,通货膨胀有进一步加剧的风险,并且现在已经对我国居民的日常消费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货膨胀通常是指社会的总购买及总需求大于社会的总供给,导致价格上涨的一种现象。本文将运用居民的消费指数(CPI)以及恩格尔系数来进行分析,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与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对居民日常消费的影响。
【关键词】通货膨胀 消费指数(CPI) 恩格尔系数 影响
Inflation has influences on people’s daily consumption
——analysis on the angle of macroeconomics
【abstract】Inflation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society,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daily consumption. From August 2003 to the present, it gradually entered a period of relatively modest inflation in China, but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release of the data, a further aggravation of inflation risks, and is now on the daily consumption of Chinese residents have a great impact, it is necessary to attach enough importance to. Inflation usually refers to the total purchases and total social demand is more than the aggregate supply of the community, a phenomenon that led to price increases. This article will use the resident consumption index (CPI), as well as for analysis of Engel's coefficient, current situation and cause analysis of Chinese inflation causes of inflation and the impact on residents ' daily consumption.
【Keywords】Inflation, CPI, Engel's coefficient ,impact
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简单地说,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它是一个长期概念,因此,一次性的价格水平上升不属于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上,定义为:当一个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这就说明这个经历着通货膨胀。按照这一说明,如果仅有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就不是通货膨胀。可见,通货膨胀对居民的日常消费造成的影响是很大的。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通货膨胀;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它称之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注:CPI 是指消费者价格指数)
1、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本文论述的是通货膨胀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所以采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它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的变动的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所以,在本文中,我们用CPI指数来衡量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
从2003年第三季度开始,我国经济告别了通货紧缩从而进入温和通货膨胀时期,2003年到2006年通货膨胀率分别为1.2%、3.9%、1.8%、1.5%。2007年各月份同比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均超过2006年全年的1.5%,绝大多数月份也超过今年年初工作报告确定的3%的目标,综观各月份环比及同比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我国通货膨胀的加速趋势比较明显,(参见表1)
从表1可以看从07年1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2、102.2和100.7的数据开始在不断的攀升,2月份上升了0.5、0.2、0.3。且3月份比1月份上升了1.1、0.5、但是环比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却下降了1.0。直到8月份,不管是同比、同比累计还是环比,均比1月份有所提高,分别上升了4.3、1.7、0.5。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涨了说明货币购买能力减弱,上涨过快会造成通货膨胀。简单来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上涨意味着物价水平上升。而在短时间内,可以认为是经济在发展,经济欣欣向荣。过高就意味着经济过热了,就会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
我国目前CPI的构成(表2)
| 项 目 | 比重 | 项 目 | 比重 |
| 食品 | 34% | 医疗保健、个人用品 | 10% |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14% | 衣着 | 9% |
| 居住 | 13% | 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 | 6% |
| 交通通讯 | 10% | 烟酒及其他用品 | 4% |
1996年—2004年,这段时间中国经历了非常罕见的现象——通货紧缩。2004-2005年左右,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原材料价格开始不断上涨,中国的物价水平以及CPI不断攀升。2007年全年我国CPI上涨4.8%,2008年全年上涨5.9%,创1996年以来新高。不过,之后的全球金融危机却打断了中国的通胀趋势,2009年我国全年CPI比上年下降0.7%。
但是,金融危机的影响只是暂时降低了自然资源的价格,减轻了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2009年,当全球局势稍一稳定,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价格就继续上升,中国的通货膨胀再一次加快了脚步——如下图(表3)所示,我国今年(2010年)前10个月的CPI指数的变动。
从表3看来,除了2月份到3月份这段时间CPI指数的变动是呈下降的趋势,从2.70%到2.37%。其他的时间都是在呈上升的趋势,从一月份的1.53%到10月份的4.40%。到10月份为止,4.40%的变动,这个数据是在3%和5%之间。说明我国存在通货膨胀,但不算严重。
此外,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5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5%,同比涨幅创下最近34个月以来的新高。说明我国已经是严重的通货膨胀了。
2、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
(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即"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时候,此时,由于劳动和设备已经充分利用,因而要使产量再增加已经不可能,过渡的需求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不论总需求的过度增长是来自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或是来自需求、国外需求,都会导致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造成成本向上移动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渡上涨;利润过渡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3)需求和成本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在实际中,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因各种原因同时推进的价格水平上涨,就是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假设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开始的,即过渡的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又成为工资上涨的理由,工资上涨又形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4)结构性通货膨胀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没有需求拉动的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他们把这种价格水平的上涨叫做结构性通货膨胀。
西方学者通常用生产率提高快慢不同的两个部门,说明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生产率提高的快慢不同,两个部门的工资增长的快慢也应当有区别。但是,生产率提高快慢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提高较快的部门看齐,结果使全社会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因而引起通货膨胀。
(5)通货膨胀的持续
单纯用需求拉动或成本推动都不足以说明一般价格水平持续上涨。事实上,无论通货膨胀的原因如何,只要通货膨胀开始,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过程几乎都发挥着作用,即使导致通货膨胀的初始原因消失了,通货膨胀也可以自行持续下去。
当工人们预期物价会上涨时,他们就会坚持要求增加工资,而工资的上升,是企业成本增加,从而又导致更高的价格水平。
3、通货膨胀对居民日常消费的影响
3、1通货膨胀对各类产品价格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发生,往往会伴随着价格持续的上涨,尤其是对生活中常用到的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比较严重。(详细请看图4)
从图4可以看到的是,平时生活中居民大众经常会用到的面粉在去年增长了19%,平时炒菜用得最多的棕榈油增幅也是非常的大,达到了55%,涨幅最大的还是得数糖,涨幅是所有原材料中最大的,足足上涨了56%-67%,也就是说,如果一开始糖的价格是2元每斤,到了去年糖的价格已经是超过了3元每斤。可见,通货膨胀所伴随的价格上涨对居民日常的消费带来很大的影响。
3、2通货膨胀对不同大众群体的影响
3、2、1通货膨胀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
大学生收入来源的渠道及其变化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的月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的月收入来源有家庭、勤工俭学、奖学金、助学金、生活补助金及其它方面,其中来自于家庭的占了96.53%,而其它的各项收入之和不足4%。这说明增加来自于家庭的收入已经成了大学生应对通货膨胀的最有效途径。
同时,对大学生2007与2008年家庭来源月收入额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上半年大学生的平均家庭来源收入为951.333元,比2007年同期的856.1667元增长了11.12%,这一数据已经远远超过了各期的通货膨胀率。但这并不代表通货膨胀给大学生带来的压力可以仅仅依靠家庭来源收入的增加而消除,因为据不全面统计有44.14%的大学生其来自于家庭的收入并没有增加,甚至出现了减少的迹象。可见,要缓解通货膨胀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无法单纯依靠家
庭来源解决的,还需要大学生自身、学校及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通货膨胀对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影响分析
通货膨胀前后大学生消费支出额显著增加。根据调查中所得的通货膨胀前后大学生的消费情况的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可知大学生2008年上半年的月消费支出额主要分布在600-1000元之间,2007年同期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有理由说明通货膨胀对大学生的消费的影响是显著的,并且导致了大学生2008年上半年的平均月支出显著高于2007年同期大学生的平均月支出。\
3、2、2通货膨胀对就业群体的影响分析
通货膨胀对大众消费者的信心带来很大的打击,不管怎么样,当通货膨胀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在就业群体中,在面对通货膨胀的时候,不同的人抱着不同的心态,有对其持积极态度的,也有持消极态度的,当然也有持中立态度的,现在将从这两个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对就业群体的影响。
持积极态度的:他们相信,会平稳过渡这一时期
陆先生,部公务员,41岁 他说:“通货膨胀有上升的趋势,不过我相信的能力。08年不也是通货膨胀吗,不是也被成功地控制住了嘛。所以我认为不要太夸大通货膨胀的负面影响,用不了多久就会过去的。对于通货膨胀我的主要观点就是,不要过度强调,也不要恐慌,中国经济发展得这么快,很多问题都会在发展中解决的。”
从积极者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们相信国家的力度,相信通货膨胀这段时期会平稳的度过。”
持中立态度的:他们认为通货膨胀会“来者自来,去者自去”
张女士,国企退休职工 她认为:“谁都不想看着票子毛了,通货膨胀来了,谁也挡不住。通货膨胀我们经历过,九几年的时候钱真是不值钱,比现在厉害多了,也不是熬过了嘛。很多人听到通货膨胀就想囤东西,好笑,买东西就保值了吗?08年的时候猪肉涨了一倍,你能买多少猪肉?吃不了全坏了。钱虽然不值钱了,但你还要留着,该怎么过还怎么过,总不能老是通货膨胀啊!像我们退休工人每个月就那么几个钱,有口饭吃就行了,想太多也没用。该来的还会来,该走的还是要走,谁都挡不住。”
高先生,交通银行信贷员,32岁 他说:“前两天看到报纸上说,通货膨胀让8000亿进了股市,储蓄大搬家。全国形势到底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是我们支行的储蓄没降,反而有所增加。我们行中小储户多,他们都是工薪阶层,想想看,没钱的人遇到通货膨胀当然是不敢花钱了。要是说全国储蓄减少,那就说明中国还是富人多,只有富人才会在通货膨胀时把储蓄变成其他理财手段来保值。我接触到不少资金量大的客户,他们一般都对理财产品感兴趣,这个收益高于储蓄,风险小于股市,最近这种需求越来越大了。要想保值也很简单,首先找到一个稳妥的收益渠道,像前两年投资买房,然后再向银行贷款,贷款越多越占便宜。当然,普通百姓这样做是很难的。”
从持中立态度的人群中,很明显的是,他们对通货膨胀是有所了解的,他们知道通货膨胀是一个循环周期,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通货膨胀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他们不应该为了通货膨胀而改变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平时怎么样,在通货膨胀的时候还是怎么样。
持悲观态度的:他们认为他们必须节衣缩食和期盼工资的上涨才能应对通货膨胀
刘女士,某晚报财经版记者,35岁 她说:“大家都很关注理财了,记得我96年刚做记者的时候,社会上还不知道通货膨胀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关注通货膨胀有三四年的时间了,就我的感觉来说,社会上绝大多数人不具备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要想保值,只有理财,但社会上有几个有理财意识的?即使有,又有几个人能成功保值的呢?不过话说回来,对老百姓来说,该省还是要省的。我们财经版现在主推团购方式,对市民来说,这是目前最有效的省钱方法。当然我们
也会推荐一些投资方式。多看看我们报纸的财经版,总会有收获的。”
李先生,大学教师,39岁 他说:“对付通货膨胀,我认为“该买的早买,不该买的打死也不买”。5月份我就买了个佳能单反相机,花了4200元。我想买单反相机已经有3年时间了,一是平时工作忙,买来也没有时间照,二是数码产品掉价太快,今年二十明年十八,所以一直没动。今年年初我就看形势不妙,什么都在涨,所以一狠心就买了。现在半年过去了,这款相机也就掉了一二百元,要在往年,起码四五百没了。我估计这价格也就和房价一样,上去就下不来了,所以想买的东西趁没涨价赶紧往家扛啊。但是也不能把手里的钱花个精光,像我们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手里没钱那还行啊?钱在银行贬值也只好随他去了。现在想的是赶紧学学理财,把损失送减到最低程度。
邹先生,30岁,小白领 他认为:“通货膨胀来了,房租、水电、话费基本是固定支出,每月变动不大(前提是房东暂时不涨房租),因此只能在吃穿用上想办法省钱。首先是吃饭,一般早上两个包子,中午一顿快餐,晚上一碗面条,快餐和面条雷打不动,因此早上的包子从肉包降格为菜包,如果物价继续上涨的话,可以考虑降格为馒头。穿的方面,基本不买新衣服,回老家把往年的衣服拿出来继续穿,好在有摇滚明星把衣服故意剪坏、磨旧,咱衣服旧点,这叫个性、品味。用的方面,过去用什么云南白药牙膏的,现在直接改成两面针了。过去喝一级绿茶的,现在直接改喝三级铁观音了,铁观音味道浓,耐泡。另外就是下班回家改步行了,既省了公交费,也锻炼了身体。总结下来,就是以此次通胀为契机,做到减肥、锻炼身体,同时,也将西方现代的极简主义发扬光大。
吴先生,媒体编辑,26岁 他说:“我刚结婚一年,各方面的压力很大。高企的房价让我所有的理想全部歇菜。又赶上通货膨胀,吃穿用等日常消费越来越贵,比如说食用油,涨幅都在20%以上,好在我在正式涨价之前买了两桶回家。家里开始就日常开支记账,基本杜绝在外用餐,商场里看中的衣物最终都改到网
上去淘,总的原则是“能不花钱绝不花钱,必须花钱尽量少花”。前两天在电视上看到专家教授市民如何在自家阳台种植蔬菜,人民日报上也在说“少花钱,生活同样精彩”,看来这样的日子短时间内不会有大的改观啊。
从悲观者的态度中,也是非常明显的,他们对通货膨胀所带来的价格上涨带有恐惧心理,害怕在通货膨胀期间会花费更多的钱,宁愿在还没涨价之前买多点用来囤货,宁愿改变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宁愿少花或者不花钱,也不肯把钱用在其他的投资方面。
3、3通货膨胀对居民财富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财富的再分配作用主要通过影响人们手中财富的实际价值来实现的。一般来说,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会将财富从债权人手中再分配给债务人,因为通货膨胀的出现会增加人们名义上的收入,但由于货币的贬值,所以债务人偿还给债权人的名义债务的实际成本会减少,所以通货膨胀会有利于债务人。
张维迎认为:“其实应该这样讲:靠人为的这种投资带动的经济肯定是不可持续的。我套用哈耶克在分析通货膨胀的时候说的一句话,有时候经受不住通货膨胀的诱惑,他的比喻就是,你抓住一个老虎的尾巴,只有两种选择:一种就是你放开,这时候老虎会把你吃掉;另一种就是你紧紧的抓住,跟着它跑,直到老虎把你累死。我们的投资很类似这种情况。我现在不再追加投资了,那么经济马上就会掉下来。另一个办法呢?我不断的“面多了掺水,水多了加面”,不断地增加投资,就是抓住老虎的尾巴跑,最后会累死你。”
通货膨胀,并不能带来实际财富的增长,实际上,它带来的是财富的转移。它的背后,可能是统治者对民众财富的转移,也可能是不同国家、不同利益财团之间竞争的结果,是财富从一个利益集团转移到另一个利益集团的过程。
4、结论
毫无疑问的,我国目前正在经历着通货膨胀,这不仅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也给我国居民的日常消费产生了很大影响,不管是对大学生还是就业群体都带来很大的影响。通货膨胀对居民日常生活上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大部分居民在生活上的支出会不断增加,如果在食品上的支出不断加大的话,不单单说明某些家庭的生活水平比较低,如果大部分家庭都出现这种情况的话,相信这势必会影响我国的蓬勃发展,如果这一趋势延续下去,势必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所以,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监督作用的必须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在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维护广大民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切身利益。发挥的力量来降低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影响,减少消费者在通货膨胀期间所带来的损失及资金的流失。
参考文献
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查询与辅助决策,http://db-edu.cei.gov.cn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第616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券商报告、企业内部数据
《凝固中的消费——通货膨胀下的消费选择与感受调查》
张维迎《通货膨胀是财富的转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