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邵彩霞 三二班 数学 2011-3-2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理,会正确计算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商中间有0的一种情况: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还不够商1。
2、 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讲故事
同学们,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吧,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再去看一看,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过程中发生的小故事。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途中酷暑难忍,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了一片瓜地,师傅让悟空买了四个西瓜回来,准备师徒四人,每人吃一个,可是猪八戒又跑过来说:“师傅师傅,我来分吧!”师傅同意了他的请求,猪八戒想先尝尝再分,可他吃了一块又一块,不一会儿,就忘了分西瓜的事,一口气把西瓜全吃完了。想一想,其他三个人还能分到西瓜吗?(其他三个人分不到西瓜了)
二、 探究新知:
1、 学习例5
(1)三人一个西瓜也分不到,怎样用算式表示呢?(0÷3=0)
为什么0÷3等于0?算除法想乘法,想0乘3等于0,所以0÷3=
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完了,其他三人都吃不到,他这样做对吗?好东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礼让。
(2)接着出示练习题:(你会做类似的题吗?)
0÷4= 0÷6= 0÷100= (老师再随意说几个)
从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请一生说)0除以任何数都得0。
0÷0行不行,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说出了0÷0商不唯一,不能确定。近而得出0不能做除数。那么,我们刚才得出的这个结论该怎么修改一下呢?请生说。
然后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全班齐读2遍,比较练习;幻灯出示:
那在我们的生活中会遇到有0的除法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板书)
2、 学习例6(1)
(1) 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例6表格
师:李思和万青两个小朋友就遇到了这类除法,他俩调查了自家的用电量,李思家3个月用电数是309千瓦时,万青家3个月的用电数是420千瓦时,要求平均每月用电数,应该怎样计算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
①309÷3= ②420÷3=
(2)师:根据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你能说一说商是几位数,你会试着算一算吗?学生在练习本写,请2生到黑板板演。(写简便方法的、写一般方法的)
(3)比较:这两个竖式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呀?哪不一样?请一生说(可以指)。他这种计算过程行吗?行,哪种更简便一些呢?为什么简便?(中间0—0可以不写,什么也没有,我们可以不算它)
问:商十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不可以)。
强调:商十位上的0不可以不写,因为0在这里起占位的作用,如果不写,商就是13,结果不正确。
3、 学习例6(2)第②小题组织学生自己算
(1)师:你会算这道题吗?在练习本上试着算一算。请一生板书。
(2)计算完毕后,同样向学生说明末尾用0除以3的那一步,可以省略,并擦掉。
强调:商个位上的0不可以不写,因为0在这里起占位的作用,如果不写,商就是14,结果不正确。
三、 巩固练习。
师:现在就来考考你,看你学会了吗?
1、笔算我最棒!练习: 402÷2 609÷3 750÷5 (请3名学生板演)
2、数学医院。你们能找出其中的错误吗?
3、解决问题:
4、思维拓展
五、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309÷3=103 420÷3=140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更注重的是让学生先体验尝试,再形成自己的技能,并能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时,我努力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计算,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是学生在初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的基础上,再来学习的。通过创造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情境,把计算与故事相结合,激发兴趣。首先在故事情境中出现,要把0个西瓜平均分给3个人,平均每个猴子吃几个桃子。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算式表示?列式0÷3=0(个)引出猴子一个桃子也没有吃到,既而得出0除以任何数都得0。这样学生在情景中感知0除以3的结果为什么是0,突破了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紧接着质疑,0÷0行不行,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说出了0÷0商不唯一,不能确定等。近而得出0不能做除数,最后总结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个规律,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通过例题教学商中间有0的除法。例题教学时分两步进行,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有的学生用简便写法列竖式,有的学生用一般写法列竖式,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到这样用简便写法列竖式计算很简便,产生要学好这种方法的需要。学生在写竖式时,我发现有个别学生还是有用原有写法写的,但大部分学生还是学会了用简便写法。要鼓励学生用简便写法,并逐步掌握这种写法。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感觉自己还是对重点强调的不够到位,有些草草而过的感觉。还有最后有2名学生提出2个算式,202÷6=,320÷6=,我当时还想,这题都是学过的算式,学生怎么会提出来,通过和赵老师的交流,我才发现有一点我没作强调,学生有些模糊,就是前一位除尽以后,那个0直接商上去,如果前一位有余数时,必须要拉下来再除,如果当时我抓住这2题和例题做比较的话,我想学生就会更清楚了。所以,在以后的备课中,我还得好好下功夫,要吃透教材,把教学中会出现的问题都要想到,灵活把握课堂。最后希望各位同行给我提出宝贵意见,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改正。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