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一辩陈述:企业用人以德为先
2025-09-26 11:04:21 责编:小OO
文档
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和观众,大家晚上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企业用人这个话题。当前社会经济竞争激烈,企业要想发展,用人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用人方面德才兼备当然最好,如果德才不能兼得,退而求其次我方认为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

那么,为什么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呢?我方认为原因有五:  

第一:“德”是衡量个人的首要标准。

《周易·系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德,即品德和修养,包括为人正直、善良、诚恳,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内涵与精神面貌的综合素质,“德”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而才是指开展某项工作所具备的能力,相对来说短时间内可通过学习获得。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所以,德是衡量个人的首要标准。

    第二:以德为先用人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在干伍建设上,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胡在庆祝中国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也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人才是社会建设中最宝贵的资源,德是人才所具备的首要条件。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根本,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教育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首”,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以德为先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第二:以德为先用人是才能发挥正能量的保障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没有“德”来掌舵,才是恶的工具,所以,“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两者之间,“德”是首要的、第一位的,选拔人才必须“以德为先”。启用德行不正之人,企业发展势必会南辕北辙。

第三:以德为先用人是企业发扬团队精神之前提

企业犹如一颗树苗,员工则是众多的树枝,职业道德就像一把剪刀,不断地进行修剪,使这颗树苗一直保持向上生长的形态;在职业道德的约束下,每个员工敢于承担责任,积极解决问题,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团结协作与良性的竞争氛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如果缺乏职业道德这把剪刀,众多的枝杈肆意生长,这棵树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姿态,犹如员工只顾自己而不考虑企业整体利益,缺乏团队意识,很难形成团队精神。

第四:以德为先用人是企业长足发展之根基

企业不应以短期盈利为目的,而是要谋求长期的发展,最终回报和服务社会,以德扎根才能枝繁叶茂。坚持以德为先用人,长期沉淀就会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支撑企业走的更远。而企业如果用人重“才”而忽“德”,这是舍本求末,德浅之人只看重自己的得失,不顾企业的发展,员工德浅,则企业德浅,危害社会,缺乏德之根基企业必将行之不远。大毒枭刘招华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有才无德最终被社会所淘汰。

综上所述,我方一致认为: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谢谢。

企业追求的是长期发展,用人理念就非常关键,如果员工为德高之人,每个人都遵循(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依法行事,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的)职业道德,敢于承担责任,积极解决问题,企业就会形成一种团结协作与良性的竞争氛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而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自然带来好的经济效益,长期沉淀就会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支撑企业走的更远。而企业如果用人重“才”而忽“德”,这是舍本求末,只顾企业眼前的利益,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这只能让企业短期内发展,德浅之人只看重自己的发展,不顾企业的得与失,使用各种手段,内部竞争不能保证公平,自然不会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有德之人得不到重用,人才流失,员工德浅,则企业德浅,长此下去企业必将行之不远。

   1、以德为先用人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第一、“德”是衡量个人的首要标准。德是什么呢?德,即品德和修养,包括为人正直、善良、诚恳,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素质、修养、内涵与精神面貌。而才是知识和才能,是通过学习而积累起来的,短时间内通过培养可以达到的, “德”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和更改的。所以,我们在衡量一个人的时候,更加注重的是他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学习力,这恰恰是有德之人的必备素质。《周易·系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教育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首”,从教学的角度也可以看出德的重要性。

第二、“德”是“才”的方向。

第三、以德为先是自古至今用人。先就是时间或空间在前,它表示基础和先决条件。

第三、以德为先用人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以百万计,今年多达700多万人,也就是说社会上这种“基础型”人才并不缺少,通过短期培训完全可以上岗,如果不断地学习自然可以成为企业有用的人才,企业用人当然要以德为先,“德”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如果企业任用德浅之人会付出大的代价。

第四、以德为先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根基。(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企业长期发展指明方向)

如果把企业比作一颗树,员工的才能就是大大小小的枝丫,职业道德则是修剪树木的一把锋利的剪刀。剪去无用的,留下有用的,一颗小树苗才能渐渐耸入云霄,长成参天大树。树木尚且如此,企业发展更是这样。

企业不只以短期盈利为目的,还为了谋求长期的发展,用来服务和回报社会。企业要想立足于社会,就必须以德扎根才能枝繁叶茂。没有职业道德的规范,企业终究会像一颗没有修理过的树苗,因为任其发展而难以成材。

企业追求的是长期发展,用人理念就非常关键,如果员工为德高之人,每个人都遵循(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依法行事,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的)职业道德,敢于承担责任,积极解决问题,企业就会形成一种团结协作与良性的竞争氛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而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自然带来好的经济效益,长期沉淀就会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支撑企业走的更远。而企业如果用人重“才”而忽“德”,这是舍本求末,只顾企业眼前的利益,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这只能让企业短期内发展,德浅之人只看重自己的发展,不顾企业的得与失,使用各种手段,内部竞争不能保证公平,自然不会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有德之人得不到重用,人才流失,员工德浅,则企业德浅,长此下去企业必将行之不远。

综上所述,我方一致认为: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谢谢。

意大利诗人坦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