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宜居城市规划思路及实施策略
2025-09-26 11:03:11 责编:小OO
文档
宜居城市规划思路及实施策略

作者:***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第19期

        摘 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和居住需要是城市的首要的职能。宜居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的追求的共同理想。宜居城市的规划建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的趋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的特征。本文在分析宜居城市的理念和建立宜居城市科学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我国建设宜居城市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建设宜居城市的规划实施策略。

        关键词:宜居城市;规划建设;建设思路;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居住环境的改善和建设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并且伴随着文明的发展而不断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城市化迅速发展,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的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城市的人居环境正在面临严峻的考验,城市的发展开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宜居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的追求的共同理想。因此,宜居城市的规划建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的趋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的特征,是中国城市发展开始追求高质量的重要标志。

        一、宜居城市的理念分析

        宜居城市是指宜居性较强的城市,具有良好的空间环境、居住环境与人文社会的环境,并且具有良好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以及清洁高效生产环境的城市。现代宜居城市,要具有较好的城市生态环境,能够为人们提供适宜居住的条件,并且人人享有住房的保障。现代宜居城市还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生活富裕、生产发展和生态良好特征。

        二、建立宜居城市的科学评价体系

        随着对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关注,出现很多不同参照保准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有的以社会、经济因素构成,有的结合城市设计构成,也有的以居住环境为主构成。我国对宜居城市的研究逐渐重视,提出了宜居城市的科学评价标准,并且将和谐社会的理念贯穿到了评价体系中,从经济富裕程度、社会文明程度、资源承载程度、环境优美程度、生活的便宜度以及公共安全度六个方面提出了宜居城市的科学评价体系,为宜居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系统的指导性意见。

        三、我国建设宜居城市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宜居城市建设理念的深入,我国的宜居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距离我们设定的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还有差距,我国宜居城市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城市的宜业性得到一定增强,但是仍然缺乏吸引城市建设人才的良好平台。

        很多城市的规模效应与产业集聚效应不显著,城市的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吸引大型项目主要依靠外资企业,城市本地企业缺乏相应的核心技术支持。本地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低,并且服务业发展滞后,层次也比较低。这些问题在大多数城市普遍存在,在宜居城市的建设中必须加以重视,妥善解决,以提高吸引人才的能力,促进城市的转型与发展。

        2城市居民大多居住条件较差,并且人均密度大。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给城市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再加上房地产业的发展,房价居高不下,这都直接造成城市局面的居住条件比较差,人口的密度普遍较大,违背了宜居城市评价体系中生活的便宜程度这一指标。在宜居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关注这一问题,改善城市局面的生活条件和环境,提高城市的宜居性。

        3城市的环境质量要进一步加强

        宜居城市必须要有良好的环境质量,但是我国大多数城市普遍存在着非建设用地减少的问题,并且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问题。虽然城市建设的绿地总面积增加了,但是人均公共绿地的面积却没有达到标准,而且大多数城市没有形成完善的综合性公园的服务体系。另外,很多城市还面临着水质性缺水的严重问题,这些严重影响着宜居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必须得到重视。

        4公共建设配套设施没有达到宜居标准

        很多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例如,教育机构用地的达标率普遍低于本地设置的标准;城市体育设施分布存在不均衡的问题,人口众多,但是能够利用的体育场地比较少;大型的医疗设施也存在分布不均衡问题,大多数的医疗设施集中在城市中心,无法真正充分地发挥其作用。并且城市存在交通拥挤的问题,常规的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没有做好良好的衔接,没有重视慢性交通,停车设施供应不足,影响居民出行。

        四、宜居城市规划的实施策略

        1搞好整体规划与建设

        (1)规划建设宜居城市要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进行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宜居和宜业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城市整体规划和建设中的具体的表现。我国宜居城市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中心,为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和生存的环境。

        (2)城市的整体规划与建设要注重集约发展和环保,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发展必须保护和充分利用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土地,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城市整体规划与发展不能走无序蔓延的道路,要积极采取紧凑的发展模式,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城市发展。发展使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只有发展才能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基础。

        (3)宜居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注重文化的传承,充分展现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特色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宜居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注重对历史文化的再利用,保持历史文化的活力,并使文化的价值在城市建设中得到提升。

        (4)宜居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注重创新,充分利用新理论和新技术

        首先,要对城市规划的理论进行不断更新和发展。我国在城市规划和发展中,充分吸收国外优秀的发展理论,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国外的城市设计、空间结构与功能划分等与中国城市建设实际相结合。再次,将先进的技术应用到城市建设中,促进历史建筑保护技术更新,并突破现代城市建设的技术瓶颈。最后,运用综合管理的方式,引入数字化城市管理为城市整体规划和管理提供新理念和新技术。

        2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宜居城市的规划建设的基本,符合科学评价体系的资源承载程度的要求,是对这一评价指标的具体实施策略。

        (1)依据资源承载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确定城市规模与用地标准

        根据国内外宜居城市建设的经验,通过对资源承载程度与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分析,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建设的规模与城市发展的用地标准。宜居城市的建设要在资源承载程度的基础上实现城市发展的结构优化与转型,对土地进行集约利用,特别重视提高生产性质用地的利用效率,充分挖掘与开发商业用地、仓储用地以及工业用地的内部的潜力,进行土地的集约化发展。此外,针对我国城市发展现状,提高生活性质用地的标准,以完善整个城市发展的布局。

        (2)严格保护非建设用地与生态用地

        建设宜居城市应该注重保护生态用地与非建设的用地,实施生态空间的管理。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上,要划定适宜建设区、建设区、已经建设区域禁止建设区,进行有效地空间管制,避免城市无序发展。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保护就是发展的观念,强制推动生态环境保护。

        (3)进行土地集约利用,提高生产性质用地的利用效率,改善居住环境

        在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对土地进行集约利用,全面检讨土地利用过程中不合理利用问题,对工业用地的标准进行调整,提高生产性质用地的利用效率。对于居住性质的用地要进行改善,关注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

        3城市文明建设

        城市文明是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明建设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市民言行文明。城市社会风气良好,具有较高的民主法制意识。二是城市布局合理,环境整洁优美。城市注重合理的布局,具有良好的管理和维护水平,并且大力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与人均的绿地面积。三是提高城市的各类服务的质量。城市党政机关、社会福利机构以及社区的服务等都要规范,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四是建设良好的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生活与公共场所管理有序进行,保证交通设施的完备与交通秩序的良好。五是促进城市科教文卫各项事业的发展,建立完整的服务体系,保证城市居民的发展和生活的基本需要。流失,促进城市设施的基本完备。城市的建设要科学合理,保证城市公共设施的完备,提高城市的宜居性。

        结语

        宜居城市的规划建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的趋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的特征。因此,在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宜居城市的规划建设。在全面理解宜居城市的理念和科学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我国宜居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搞好城市整体规划和建设,进行城市的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促进宜居城市的规划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卫安.县域宜居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以新化县城总体规划为例[J].中外建筑,2010(07).

        [2]吕传廷,王冠贤,连玮.广州宜居城市规划建设思路及实施策略[J].规划师,2010(09).

        [3]李和平,覃文丽.城市宜居性评价及规划建设途径—以莆田宜居城市规划建设为例[J].室内设计,2011(01).

        [4]吕金伍.对于现代生态宜居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3).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