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不锈钢焊接工艺守则
2025-09-26 11:02:05 责编:小OO
文档
不锈钢焊接工艺守则

1应用范围:

1.1本守则适用于0Cr18Ni9、0Cr18Ni10Ti、0Cr18Ni12Mo2Ti、0Cr17Ni12Mo2、0Cr19Ni13Mo3、00Cr19Ni10、00Cr19Ni13Mo3、00Cr17Ni14Mo2(以下简称不锈钢)等同类的不锈钢制压力容器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和埋弧自动焊接。

1.2 本守则为不锈钢通用焊接技术文件,产品制造时还需符合图纸技术要求。

1.3 如施焊不能按本守则某一条执行时,需经主管该产品的工艺人员同意,不得违章操作。

2  不锈钢及其受压元件的制造不得与黑色金属制品或其它产品混杂生产,工作场所要保持清洁、干燥严格控制灰尘。

3焊接材料:

3.1 制造不锈钢容器所用的焊接材料必须符合有关焊接材料标准和焊接工艺文件的要求,投产前应检验合格。

3.2不锈钢材料及焊材,要求存放在室内仓库,以保证不受水和灰尘的浸蚀。

3.3 焊条、焊丝及焊剂的选用应根据JB/T4709-2000焊接材料选用表或专用技术文件的规定。

3.4每批焊接材料应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否则应在使用前做全面性能试验,鉴定合格后方能投产。

3.5 焊条和焊剂使用前必须按其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烘干。

3.6自动焊焊丝表面必须经过清理,不得有油污及其它赃物。

4焊前准备:

4.1担任不锈钢压力容器焊接的焊工,必须持有注明该项内容的焊工合格证,否则不得参加施焊。

4.2 不锈钢材料的下料及坡口制备应采用机械剪切,等离子切割及刨边机刨削等方法。

4.3用非机械加工形式加工的坡口,应用风铲或砂轮铲打磨。

4.4 焊件在组对前坡口边缘必须清除毛刺,油污及其它赃物。保证坡口表面平整、显露金属光泽。

4.5 坡口及焊缝的清理应采用不锈钢丝刷或铜丝刷。与焊件接触的焊接地线的卡头应用不锈钢制作。矫正焊缝及工件禁止用铁锤敲击或用火焰矫正。

4.6不锈钢容器各部件的装配公差应符合有关制造技术条件要求,对组装不合格的工件不得进行焊接。

4.7 定位焊应由具有焊接该类钢种资格的焊工进行,使用的焊条和工艺同正式焊接时一样,并不得点焊在坡口以外的母材上,尽可能点在无坡口的一面。如点焊处有裂纹应铲除打磨后重新点焊。

4.8 定位焊时,当板厚δ≤2mm,焊点长度4~8mm,焊点间距30~50mm;δ=3-5mm时,焊点长度10~20mm,焊点间距50~80mm;δ>5mm,焊点长度20~30mm,焊点间距150~300mm;焊点的焊肉要尽量薄。

4.9 筒体的纵缝两端在装配点焊时,应装焊与母材相同材料的引弧板和收弧板。

4.10 手工电弧焊前,应先在焊接坡口两侧150mm范围内刷上白垩粉,防止焊接飞溅损伤表面。

5 焊接:

5.1 手工电弧焊在可能的情况下,焊缝尽量处于平焊位置进行施焊。

5.2 不锈钢手工焊时,操作技术上要求采用窄焊道技术。在保证良好熔合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焊接速度。焊接时应采用短弧焊接,焊接电流一般比碳钢焊条小20%左右。

5.3 手工焊时,为了有利于防止晶间腐蚀和热裂纹,焊条尽可能作直线运行,不作横向摆动和前后摆动,不得已采用摆动时,摆动幅度应为焊条直径的2.5倍以下。

5.4 手工焊时,在焊接过程中应避免在焊缝之外的母材上引弧,应在焊缝的前方距离熔池处10~20mm引弧。焊接过程中的中间接头收弧要尽量薄,焊接结束时收弧要注意填满弧坑。

5.5 焊接操作中应特别注意电缆线的绝缘要良好,否则使导线与工件发生短路烧伤金属,造成腐蚀的根源。焊接时不得使用碳钢的地线接头。

5.6为了保证焊缝具有较高的晶间腐蚀性能,应尽量采用多道多层焊的方法进行焊接。每焊完一道焊缝后必须使其充分冷却到60℃以下才能再焊下一层。

5.7 多层焊时,每层开始前必须仔细清除焊道上的熔渣,飞溅和其它赃物。

5.8 接触工作介质的焊缝应尽可能最后焊接。

5.9 手工焊时,应采用直流反接。为防止变形,要特别注意焊接顺序及层间温度。

5.10禁止在母材表面引弧、熄弧或任意焊接临时吊耳等。

5.11当焊缝反面成型及清洁度要求较高时,应在焊接过程中焊缝反面充氩气保护或采取其它工艺措施。

6  清根方法:

6.1 一般情况下尽量采用冷加工的方法,如风铲、砂轮及其它机械加工方法进行清除焊根。

6.2 对于要求腐蚀试验的产品允许用碳弧气刨进行清根,但气刨后需用砂轮打磨出金属光泽。

7返修及焊后热处理:

7.1 为保证不锈钢的抗晶间腐蚀性能,焊缝同一位置的返修以两次为限。焊缝返修应按《焊缝返修工艺守则》进行。清除缺陷的方法尽量采用机械加工法清除,如风铲、砂轮等。

7.2 焊缝焊完后,应把焊缝附近的飞溅、焊渣完全清理干净。焊后的焊缝应进行外观检查,焊缝外观应平整光滑,不得有裂纹、夹渣、气孔和咬肉等缺陷。自检合格后,焊工应按厂内《压力容器标记管理制度》在焊缝表面的明显部位做好标记。

7.3 焊缝应根据图纸要求或有关规定进行无损探伤检验,机械性能检验和晶间腐蚀试验。

7.4 容器焊缝根据产品图纸要求进行焊后热处理。

7.5 容器焊后应进行酸洗钝化处理。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