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研究现状
2025-09-26 11:02:52 责编:小OO
文档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研究现状

作者:黄惠

来源:《商情》2020年第24期

        【摘要】“课程思政”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育的各方面、各环节,实现通识课、专业课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社会变革对未来学生人才提出更高要求,课程思政旨在培养出思想政治坚定、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三观正确、本领技能高强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建设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得重要手段,高校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和思想建设得关键阶段。高校学生能通过互联网多元化得接收外信息和思想观念。高职院校的思政理论课起着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得人生价值观和思想政治,同时肩负着推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进入课堂进的重要使命,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上,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下高校学生得思想政治教育,史艳芳教师认为高校所能做的就是教学改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管齐下,并“有效利用互联网这种新型的传播模式,创造机会接触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掌握他们所关注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课的教学工作,延伸思政课教育的时间与空间”。余欢欢则通过对课程教材现状、教师教学现状、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现状,提出了“教师要做好学生思想的引导者、要创新教学内容、在增加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上提升课程育人功能”的建议,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发展。

        二、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对策研究

        课程思政实质上就是隐性的德育课程,利用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课思政不仅指课程本身即课程内容所产生的道德教育意义,而且包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诸种因素所产生的道德教育意义”。学生的在校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教学中度过的,所受到的道德影响也多来自课堂,知识学习与道德教育是不可分的一体两面,在课程的学习中蕴含着大量的道德教育资源。通过专业课程中通过设计不同的学习情境,巧用丰富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学习到专业知识,而且深刻地感悟到做人的道理。在专业课堂上充分挖掘德育素材,坚持推动高校课程德育与德育课程的深度融合,有效整合高校德育资源,形成高校德育合力,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将高校立德树人的理念落到实处。

        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课程思政教学

        互联网模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可以极大的充实教学内容,相对与传统的教育内容来源与教材和思政教师的理解,在教学内容在能难在短时间内更新,思想教育课程相比于其他专业学科缺乏实践性和趣味性,内容也相对枯燥和乏味,单一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高校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互联网模式下的思政教育,根据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通过互联网平台寻找相关结合实际热点和背景的思政素材,将两者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进思政课题,通过教师与学生对素材的讨论交流来加深对学生思想政治的培养,通过互联网可以不断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

        (二)利用隐性课程教学方式开展课程思政

        隐性课程是间接地、自然而然地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达到教育目的。以临床学习为例,此类课程不仅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还隐含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例如角色定位、规则、医德、等级制度,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或遭受压力烦恼时逐渐变得成熟稳重,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特别是在对待病患的时候。在隐性课程的价值观塑造过程中,重视知识学习中精神和心灵的丰富,从而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意志和性格,影响着学生的道德修养的形成。让教学不再枯燥,而是充满生命力。他坚信只有培养出明辨是非、绝对坚定性格的学生,才是统一国家、壮大国家的唯一出路。

        (三)利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

        案例教学法。在上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了解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精选专业课程案例,找到专业课程与社会现实、学生思想动态的契合点。具体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组内成员分工合作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人探讨的协作精神,实现思政内容的自我教育。最后在教师点评环节,再一次深层次地挖掘案例中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团队合作意识教育等。

        四、研究意义

        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同时,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发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功能,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课程体系。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育人功能,“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同时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人。

        五、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不仅是改变思政课程孤岛效应,有效提升思政教学的必要途径,也是探索创新、由本及里的教學改革应有过程。在新时代下应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围绕学生全方位能力素养提升,坚持正确理念,注重德业相授,树立价值观念,灌输职业精神,培育更多政治坚定、本领高强的有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韩洪杰,王振兴,钱彬,等.专业课课程思政有效教学模式构建的探索[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

        [2]陈宏.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实践探讨[J].航海教育研究,2019(4).

        [3]武娜.课程思政背景下思政教育融入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对策研究[J].福建茶叶,2019(8).

        [4]王立新,王英兰.“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课教学改革探讨[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基金项目:

        项目名称:重庆财经职业学院2019年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专项“课程思政”的嵌入和渗透,培养正确的财务管理价值观——以《财务管理实务》课程为例,项目编号:2019KCSZ002。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