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语文教研组开展专题研讨活动
2025-09-26 11:05:08 责编:小OO
文档
小学语文教研组开展专题研讨活动二

如何开展好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活动

小学语文教研组举行了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专题的研讨活动,这次活动也是常规教研活动的推进和提升。先由教研组长带大家学习《如何开展好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活动》。通过学习,大家更进一步认识到:语文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语文课开辟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透过丰富多彩的读物内容,学生将吸收精神养料,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学生还能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读写能力,对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有重大的意义。为了使课外阅读能扎实、深入地开展起来,我们应当帮助学生明确为什么读,读什么和怎样读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等等,听后各位老师的思路和方法有进一步的明晰。

在随后的讨论中,葛慧丽老师认为:要让学生自觉读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要立足课内,带动课外,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教师要先成为一个“读书人”,与学生同读。教师既要重教书,也要重读书。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语文教师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学生报刊、图书等,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刊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学生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A老师认为: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的能力,可以安排句子、一段话、短文、读后感等阅读练习。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不要包办代替。再次,课内与课外阅读活动应有计划地全面安排,为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做过渡准备。

B老师总结:推荐读物的选择上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读物的语言要生动活泼、规范;题材要广泛,体裁要多样。在指导课外阅读时,要开展有关辅导性活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不能只停留在书目的选择上,还要开展辅导性活动,进一步帮助他们解决怎样读的问题,诸如朗读比赛、故事会、作文、出墙报、手抄报等。并一再强调课外阅读指导,最重要的就是阅读能力、习惯和兴趣的培养。

C老师认为:尊重学生的阅读自由。大家知道,学生并不是对一切书籍都不感兴趣,常听到一些家长唠叨:“为什么我的孩子不看《安徒生童话》?偏偏喜欢《奥特曼》?”事实上这样的孩子,他们也有着强烈的阅读欲望,只是兴趣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而已。所以,对这些孩子我们不能简单地给予否定或批评,我们要相信学生,先给他们以阅读的自由,再抓住时机,巧妙引导,进行迁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实际上是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主性与求知欲。

D老师补充:我们还要给学生提供读书的时间,不要再让学生在课桌底下偷偷摸摸地读了,减少一些课外无用的作业,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读书来提高。

阅读是伴随着学生终生的一种重要学习能力。人的教育不能只是简单地、机械地接受训练,最重要的是要使儿童学会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够让学生终身受益。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