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基于行动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研究
2025-09-26 11:07:14 责编:小OO
文档
基于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研究

樊旭    崔晶    梁品超

摘  要:

关键词:

 职业教育是不同于普通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其培养目标是由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以及特定生产过程中必要行为活动的能力所决定的。进入20世纪之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其广泛应用对经济和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在技术进步的影响下,企业生产自动化程度更高,企业管理由传统模式转变为扁平化的知识管理,管理模式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同时经济发展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发生结构性变化,知识社会逐渐形成,终身学习深入人心。承担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也随之发生本质变化。职业教育的关注点从单一具体的职业活动转向系统化工作过程中的系列活动,职业目标从职业行动能力转向工作过程能力,更加关注职业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教学范式正在从行动导向过渡到过程导向。

一、问题提出

我国现代形式的职业教育起端于19世纪60年代,大约有15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世纪之交,党和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将其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础,加大对职教的资金和扶持,使我国职业教育经历一个跨越式发展阶段。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职教规模达到历史最高,职业教育管理得到不断完善,职教改革思路逐渐清晰,发展步伐也在加快。

在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同时,特别是伴随着规模的快速扩张,职业教育存在的发展矛盾更加突出。例如,职业教育基础条件较差,生均基础设备指标明显不足;管理、办学机制并不完善;职教培养模式落后等。其中最核心的矛盾就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求与教育现实的差距巨大。当前的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教学与工作相脱离,使人才培养与企业要求相去甚远。8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主动加强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交流和合作,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致力于教学改革,目的就是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在宏观和制度上,倡导就业导向,提出产学结合、工学结合,加强企业和学校的合作。虽然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学校教育与企业工作的距离,但是教企分离的状态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职业学校教育仍然以学科体系课程模式为主导,职业教育教学与工作过程相距仍然很远。

在当前形势下,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为解决这一核心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建构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网络教育平台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其教育理念与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相符,其时空分离、多元通道、学习管理支持等特性则能够为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提供支持,使校企合作“双元制”教学有效实施。

二、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

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认为紧随于预定工作组织和技术要求之后的教育难以适应技术和组织的快速变革。当企业以知识管理作为核心竞争力时,企业的生产过程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而且生产过程和组织形式需要不断进行优化。这就需要所有员工都能参与到过程优化中来,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转向培养学生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更加关注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要使学习者能够自行完成资格能力的更新,所以自行获取能力的能力就是过程导向职业教育的核心能力。

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知识涉及到整个工作过程,包括生产目的与生产进程相关的知识、具体操作知识、工作经验、工作与企业整体如何联系的知识。工作过程知识具有一定的隐含性,隐含在实际职业工作过程中,这些知识区别与传统教育中将学科知识进行二次加工后的知识。所以,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逻辑体系不能够按照学科逻辑体系进行组织,而是结合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发展阶段来进行构建。

过程导向的职业教学以“行动导向”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原则。“行动导向”教学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是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与策略。行动导向教学原则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作为引导者,以项目式教学为主,强调情境建构,重视协作与反思。

    三、混合式学习的内涵

混合学习在形式上是在线学习(on-line)与面对面学习(face to face)的混合。其实质是包括教学理论、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学习媒体、学习模式、学习支持服务等教学元素的混合。混合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所以混合学习的重点不仅仅是混合学习元素的选取,其所包含元素的融合效果才是最重要的。混合学习所可能包含的元素和基本理论都已经发展成型,在教学设计中需要解决的是如何组织这些元素。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没有统一的形式,也不是多种学习元素的简单拼合。所以在不同的理念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教学活动,需要提出针对具体问题的混合学习设计方法和策略。

四、基于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混合学习模式构建

1. 网络教学、企业实践与学校教学的“三元”混合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培养职业人才,而教企分离也一直是职业教育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当前的技术和组织变革为职业教育人才的能力结构提出全新的要求,这一要求也在催逼着学校和企业的深入合作。企业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双元制”培养模式针对性强,使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紧密结合,缩小了企业与学校的距离。但是如果企业不能够积极性不足、参与深度不够,校企合作办学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校企合作办学往往难以有突出效果。我国当前在职业教育领域大力倡导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就面对着这样的尴尬。企业实践和学校教育主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企业实践环节完全脱离教师指导,最终导致企业实践沦落为一种“应景活动”和“参观”。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渗透,企业生产与管理已经发生了变革。可以说,信息技术对于当前及未来企业生产与管理方式有着最巨大和最直接的作用。信息环境下的学习、生产和管理能力也成为当前和未来职业人所必备的重要能力。而当前大多数企业与学校教育中仍然以师徒制和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培养模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所以,网络虚拟环境下的教学参与到校企合作的双元制培养模式中成为必要,而网络虚拟教育所体现的教育理念以及其特征使“三元制”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成为可能。

网络教育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情境创设、自主建构、协作反思,以培养学习者自我提高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与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相符。网络课程平台的时空分离特性,拓展了教学时间和空间,多种技术支持的双向交互功能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有效互动。教学活动能够在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之间得到延续,学校教师能够在学习者企业学习期间全面把握学习活动,也能够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进行引导。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料和学习内容为学习者自主和协作学习活动提供有力支持。多元化的媒体通道满足了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数字化的模拟情景为过程导向的教学创设真实的任务情景。

图3  企业实践、学校教学与网络教学“三元”混合模式

2.过程导向的混合教学模式构建

    (1)以过程任务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

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并非以传授学科知识为主,而是以传授工作过程知识,促进职业过程能力为主。过程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考虑生产过程,而该过程要根据企业的组织结构变化不断重新界定。过程知识涉及到整个工作过程,以及工作过程与企业整体的联系,还包括工作过程自身的变化与调整。过程能力和过程知识隐含在过程任务中,工作过程能力和知识的破译需要通过职业科学的劳动研究进行(如图2)。所以,传授工作过程知识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活动还是要以真实任务的具体完成过程为导向。真实工作过程中的任务是非常复杂的,过程能力也是多层次的(如图2)。所以,整体工作任务初学者不可能完成,需要将其分解为不同难易程度的子任务。子任务要简便易行,前一个任务的完成要为后续任务的完成创设条件。创设学习任务成为过程导向的混合式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图2 职业科学的劳动研究过程

图3 从初学者到专家经历的4个学习范畴(当代德国P27)

(2)基于完整的职业过程循环的教学活动设计

行动导向教学是过程导向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和教学原则。行动导向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以行动或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一种思想和策略,由一系列教学方式和方法构成。行动导向的的教学方式是围绕完整行动过程展开的,只有在具体的行动过程中,学习者才能真正经历、感受和理解工作过程,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和能力。随着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劳动者不再作为工作过程的客观要素,有了主动建构和设计工作过程的主体性。所以其行动过程也不仅仅是操作实施,还必须具备了解、检查、评价、改进工作过程的能力。刘邦祥(2006)提出了完整职业行动过程(如图4)。对于复杂整体工作任务的完成,可以按照职业过程循环分为以下六步,每一步又可以分解为不同的子任务,子任务的完成依然按照以下过程循环展开。教学活动的设计根据每一阶段的子任务以及子任务的特点进行灵活设计。

图4  完整的职业行动过程循环(刘邦祥,2006)

(3)网络课程平台提供全面支持

网络课程平台为学习者创设任务情境,构建虚拟化的学习环境,提供教学活动过程的框架支持,为教学提供学习资源、交互支持,记录学习者网络学习过程,形成学习过程档案等。网络课程平台提供的支持是全面的,但并不意味着网络课程平台仅仅作为教学辅助。网络教学的开展需要结合过程导向的教学特点和要求,结合过程任务的内容,根据网络课程平台的教学特性设计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网络教学活动和支持内容。

(4)最终模式构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