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大学生生命教育相关问题探析
2025-09-26 11:01:20 责编:小OO
文档
大学生生命教育相关问题探析

摘 要:大学生生命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生命教育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生命教育课程设置滞后,校园文化活动中缺乏生命教育内容,生命教育课外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提出了深化对生命教育的理性认识,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加强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充分挖掘校园文化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等对策。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对策1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及积极意义高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形成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高层次人才。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意,生命教育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关于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价值和生命与关怀的教育,以期使受教育者培养正确的生命意识,提升生命质量,激发生命潜能,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通过实施生命教育,可以对大学生的人生之路做出引导,使其正确认识生命及其意义,珍视生命,热爱生命,懂得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去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同时对他人的生命产生尊重和关怀的情怀,最终获得身心的和谐、事业的成功、生活的幸福。由此可见,开展生命教育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它有利于使教育回归本真,有利于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把握生命的意义、更好地实现生命的价值,有利于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2 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从总体上来看,当前我国高校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生命意识,生命观是积极向上的,但也有部分学生生命观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对个人、集体和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严重后果。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仍存在薄弱环节。2.1 生命教育课程设置滞后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主要方式,能对受教育者产生直接有效的影响。在我国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的背景下,教育更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这多少会导致对学生内在思想的忽视。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及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偶有涉及,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无法受到系统的生命教育,缺乏相关的实践指导,使一些学生的心理与人格可能出现问题,甚至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2.2 校园文化活动中缺乏生命教育内容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人才成长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深化学生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集体意识,形成良好的校风,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教育和导向功能。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主要围绕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专业技能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等内容开展,较少涉及生命教育的内容,使学生缺乏通过参加活动获得生命感悟与生命体验的机会。2.3 生命教育课外实践环节薄弱生命教育来源于实践,最终也要体现在实践中。课外丰富的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生命安全知识,培养大学生生命主体意识,使他们主动思考、自觉吸收生命教育内容。当前,我国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研究型实践活动、服务型实践活动、养成型实践活动、拓展型实践活动等。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活动项目仍较少,虽然部分活动会穿插一些生命教育的内容,但往往是零星分散的,缺乏完整的体系,难以发挥生命教育的作用。2.4 家庭和社会忽视对生命的关注学校是个体接受教育最重要的场所,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载体。但对受教育者而言,家庭和社会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亦是不容忽视的。个体从出生就受到家庭的影响,早期家庭教育中对生命教育的忽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家长对生命的相关话题避而不谈,缺乏生命教育意识,生命教育观念淡薄,造成家庭中的生命教育缺失。加之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越来越关注个人事业的成功和财富的积累,而忽视了对生命的关注,以及对个体内心的关怀。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种社会环境影响使大学生将更多的精力关注于外在素质的提高,而缺乏对自身生命的思考。3 加强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3.1 深化对生命教育的理性认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知识本位,技术至上”的倾向明显,缺乏对生命教育的理性认识,偏离了高等教育的目标。因此,必须深化对生命教育的理性认识,转变当前的高等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体的幸福追求,始终将个性化的学生作为教育的核心问题来关注。3.2 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可以对大学生实施最直接有效的系统教育,是大学课程设置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在课程体系上,应以生命为核心问题,以生命活动、生活实践为主要内容,以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生命,关注自我,提升对生命的认识,懂得珍惜生命及如何发展生命,最终拥有高品质的生命历程,实现人生的价值。在课程建设上,应注重教材的编写、教师的选择、教学的安排,使生命教育课程受到与其他课程同样的重视。3.3 注重生命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教师积极正确的生命意识,对于有效开展生命教育至关重要。只有教师充满生命活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生命意识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教师的积极参与是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保障。学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教师参与大学生生命教育,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特点,制定相关,保障生命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使教师系统地学习掌握开展生命教育的相关知识,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使教师在生命教育的教学中能够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实际行动感染人。3.4 充分挖掘校园文化中的生命教育资源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一种文化形态,对于学生具有“润物无声”的教育功能,它可以细分为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在学校物质文化方面,要引导学生以感恩的心态来关注校园的一草一木、建筑设施等,同时可将有生命教育价值的名言警句“点缀”其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在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方面,在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以包容和开放的姿态实施对学生的管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人文关怀,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学校精神文化方面,要注重对良好风气的引导,开展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主题活动,营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校园风气。3.5 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配合课程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对课堂中的学习有更深刻、更直接的认识。例如户外拓展活动、关爱残障人士活动、支教活动等,通过团队协作、挫折体验、关注他人、自我价值实现等,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团队的力量和关爱他人的价值,体会生命的意义和成长的快乐,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3.6 强化家庭和社会中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开放式教育,在学校教育外,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更广泛的参与。家长要不断加强对子女的感恩教育、挫折教育、责任教育等,使子女明晰个体生命的存在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要有感恩意识,学会关爱他人,为他人考虑。家长自身亦应不断学习,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教育知识,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社会媒体应发挥宣传优势,宣传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理念和事迹,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3.7 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教育资源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教育资源,其中不乏生命教育的珍贵素材。例如,儒家在生命观上强调以积极入世的立场来寻求生命的意义,强调生命的责任,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道家认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应该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这种以生为贵,即“贵生”的观念,亦是生命教育的宝贵素材。参考文献[1] 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 潘明芸,吴新平.大学生生命观调查及对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3] 郑晓江.论生活与生命[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3).[4] 张红明,牛凤霞.生命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容忽视的课题[j].中国建设教育,2008,(4).[5] 温菊琴.走出生命误区,重视生命教育[j].中国科学教育,2004,(6).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