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2025-09-26 11:00:52 责编:小OO
文档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分析(1-10)

一、整体情况分析

本次数学考试试卷整体难度较大,满分100分,年级平均分50.01,最高分90分,80-90共7人,70-80共35人,60-70共119人,50-60共146人,40分以下同学82名,分数主要集中在60左右,整体成绩不好;而各班成绩分布也不均匀,前8个班其中1701班、1703班、1704班优秀学生较多,1702班、1705班人数较少,各班高分段学生分布如下:

  100---9594---90---8584---8079---7574---7069---65---60
数学1701000114610
170201000355
170300021758
1704002015510
170500001238
1706000013512
1707000102710
1708001012412
170900000121
171000000010
    整体来看,尖子生少,考分低的学生多,尾巴大,培优补差工作急需加强,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二、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选择填空题难度较大,选择8道,普遍只能做对4道,填空7道,普遍只能做对3或4道,其中,第5题是中心对称与坐标的结合,第7题旋转与勾股定理方程思想的结合,学生对知识运用不熟,又缺乏考试技巧,导致做错,第6题是九年级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虽然特定方法用现在知识能做出来,但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很少同学能想到,第8题,运用到九年级下学期《圆》的知识,学生没有学到,导致失分;而填空题,难度仍然很高,第11题,学生忽略对结果的筛选,第14题、第15题分类讨论,学生考虑不全面,分数也没拿到;解答题中第16题、17题,计算题一部分学生计算不认真,第18题,尺规作图,一部分学生不会做等腰直角三角形,20题几何证明做出来的同学不多,第21题、第22题作为压轴题虽然难度不大,并且类似的题之前也练习过,但由于前面耗费太长时间与精力,大多同学时间不够,得分不全。

三、失分原因分析

①学生基本概念掌握不够扎实。对于知识的迁移不能正确把握,也就是不能正确使用所学的知识。

②学生审题不够仔细,计算能力还需培养,几何证明的思考和推理过程,过程过于简单,书写不够严谨。

③综合能力欠缺,解决问题能力较弱。逻辑推理能力薄弱,开放性问题、探究性问题的分析、判断到结论的形成思维能力淡薄、综合解题能力不强,数学方法运用不当,从而致使对问题的结果分析模糊不清(主要是后面的几个简答题)。 

考试经验不足。由于以往考试卷题量难度较低、时间较为充足,成绩优秀的学生已经养成低效的应考模式,而这张试卷的难度、题量、灵活性都比以往有所增强,学生往往难以适应,也就必然造成整体成绩降低的情况发生。本次试卷选题难度较大,学生不能整体安排时间,选填花费大量时间,最终也没能做出来,没有时间意识,导致后面的解答题没时间写,导致会做的也没写,分数上不去。

四、改进措施

通过期中考试表现出来的问题,在今后教学中,需要作好以下工作:

做好集体备课以及组内教研工作,让有经验的老师多分享经验,年轻老师多听课学习,多学习理论,研究教材,探索教法,努力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多研究本班学情,有针对性的进行分层教学、分层练习,面向每一个学生,全面提高数学成绩。从试卷分析中,发现低分的学生比例偏高,这些学生对很容易的基础题也不会做,应注意对他们进行分层教学、分层练习,降低要求,起点放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备课精心,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在平时教学中要进一步把握好具体目标要求,深入分析教材,重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落实,重视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多种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操作探究、表述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做好作业的检查以及课堂的反馈工作。一味的讲解不了解学生,造成学生见过的题目仍不会做,课堂上要及时检测反馈,根据反馈情况调整教学,让“学”落实在学生身上,主动学会,主动学透。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