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工法编写要求
2025-09-26 11:01:44 责编:小OO
文档
施工工法编写

施工工法是由工艺技术和管理方法所构成的综合配套的先进施工方法

施工工法编写的误区  

     (一) 工法与技术总结概念混淆

    工法是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由于工法具有技术先进、提高工效、降低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等特点,经过专家评审可分为国家级工法、省级工法、企业级工法。因此,工法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实用性、适用性。

    技术总结是企业对项目施工技术和技术管理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总结,是一种编写形式多样化的文件。它主要针对工程实例中某项技术设计、材料应用、工艺改进、质量整改等问题进行归纳,作为企业自身施工管理经验的积累和交流。因此,技术总结对外只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和借鉴性。 

(二) 选题具时效性

    工法要反映企业施工技术水平的先进性,使其科技成果具有推广意义,了解自身企业目前掌握的施工技术在同行业中的先进程度是十分重要的。已在各施工企业中广泛应用的成熟技术不是一个好的工法编制选题,因此,工法编制选题应具有时效性。 

(三) 前言冗长,精练性

    工法的前言是概述工法的形成过程和关键技术的审定及获奖情况。因此,前言用语要准确规范,文字要言简意赅,切忌词语冗长,更不能将工程概况全部写入前言。 

(四) 此特点非彼特点

    工法内容的第二条“特点”是指本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换句话说,采用本工法施工较以往传统施工方法上的优点。不能将工法中涉及的材料、构件的特性理解为工法的特点,更不能理解为要向大家介绍你这篇工法的写作特点。

(五) 工艺原理明确性

    工艺原理是说明本工法工艺核心部分的原理。通过工法中涉及的材料、构件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说明本工法技术先进性的真正成因。 

(六) 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对应性

    工艺流程是施工操作的顺序,在工法编制中一般用流程图表示。因此,操作要点一定要对应流程图中施工顺序进行详细地阐释。不能流程图中提到的施工步骤在操作要点中没有解释,也不能把操作要点中需要说明的问题在流程图中没有反映。 

(七) 材料说明全面性

    为保证工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工法中涉及的有关“材料”的指标数据一定要严谨、准确。在介绍工法“材料”内容时,如工法使用的是新型材料,则除了材料规格、主要技术指标、外观要求等,还应提供相应的检验检测方法。 

(八) 质量要求明确性

    有些工法的质量要求可依据现行国家、地区、行业的标准、规范规定执行,有些工法由于采用的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国家现行的标准、规范中末规定质量要求,因此在这类工法中质量要求应注明依据的是国际通用标准、国外标准,还是某科研机构、某生产厂家的试行标准,使工法应用单位明确本工法的质量要求,使质量控制有参照依据。 

(九) 效益分析全面性

    工法之所以要推广是因为它的技术先进,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在工法的效益分析中,人们往往只注意成本效益的分析而忽略了工期效益、质量效益的分析。其实,有些工法要推广的技术前期成本投入并不低,然而它带来的工期效益、质量效益、安全效益、环保效益等综合效益却很高。因此,我们不能认为前期成本投入高的工法就不是一篇好工法,更不能认为这类高技术含量的工法在效益分析上没有可比性,这样会走入效益分析片面性的误区。

(十) 书面文字是工法表达的唯一方式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工法编制工作也进入新的阶段,传统的书面文字、表格、图片已不再是工法表达的唯一方式。运用声像技术、多媒体技术、声像文字混合技术可以提高工法的表达效果,使其更直观、更真实、更易懂。

施工工法编写的语言结构要求  

    1、工法不同于技术总结或科技论文,在编写工法时应按照《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的要求,采用科技词汇潜词造句,不要象撰写技术总结或科技论文那样进行分析、论证、推导或总结,更不要用文学的语言对客观事物进行修饰。

2、工法的语言结构要点如下:

   (1)严格掌握规定的程度,表示严格、非这样做不可时,采用“必须”或“严禁”,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时,采用“应”或“不应”,表示容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时,采用“宜”或“不宜”。

   (2)文字简练准确、无赘述、无重复。

   (3)采用科技词汇,避免口语化或方言,杜绝模棱两可或多重理解,名词、术语、物理量代号必须正确,所用的专用名词和术语应前后一致,切忌任意编造和使用自已杜撰的不规范的词语。

   (4)重点实出、层次分明、阐述连贯、逻辑性强,要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和内在规律的因果关系进行描述,避免出现因果倒置和次序紊乱。

   (5)数据真实准确,不含糊、不作假,在进行工法编写工作中要作好选题,一般地说,即将编写的工法不要与已有的工法重复,除非新编的工法有新的发展与提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原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对施工中发生的重要问题要作好记录,在工法的编写过程中,对收集到的资料要认真研究分析,以发掘其内在规律性,通过研究分析,把实践中获得的信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6)要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制,并以规定的符号表达量值,要保持上下文的一致。

   (7)图表与文字叙述要相互配合,避免重复,图表应作为文字的补充紧跟在文字之后,表格应主题集中,内容简洁,以提供统计、对比与分析的价值为主,每个图表都应有编号、名称,图的编号、名称应列在图下居中位置,表的编号、名称应列在表上居中位置,图表内所列数据应核对无误,数据之间不能相互矛盾。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