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5届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期中)考试试题
2025-09-26 11:12:01 责编:小OO
文档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5届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期中)考试试题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2015.4

一、积累运用(3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绯(fēi)红     锃亮(zèng)      栖息(qī)     拈(zhān)轻怕重

B.摇曳(yè)      狭隘(ài)        苦涩(sè)     相形见绌(chù)

C.汲取(jí)      粗犷(kuàng)     滑稽(jī)     戛(gá)然而止

D.匿(nì)名      干涸(hé)       迸溅(bèng)    污言秽(suì)语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我是歌手》第三季总决赛上,孙楠中途退赛引起轩然大波。

B.一个民族如果历史变得晦暗不明,那么这个民族就会成为迷惘的民族,就会走向迷途,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C.4月的扬州,春如四季,昨天还热得穿夏装,今早气温骤降,让人不寒而栗。

D.柳敬亭拜说书艺人莫后光为师,虚心学习,成为扬州评话的一代宗师,真可谓青出于蓝胜于蓝。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专家建议:不要吃很脆的四季豆,要煮烂一点,需要二、三十分钟。

B.电影《王牌特工》上映以来一直广受好评,你是打算周末到电影院看呢?还是中考后再点播?

C.郑板桥做官期间,关心民生疾苦,曾赋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D.我家只有一个忙月(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4月7日我国著名的田径运动员刘翔通过个人微博,发布题为“我的跑道,我的栏”,正式宣布退役。

B.安倍越是歪曲历史,日本市民社会需要宣扬历史的声音就越来越大,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

C.安全重于泰山。对于学校来说,安保工作是否到位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前提。

D.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影响和吸引了相当一批的读者。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鲁迅作品的主题有的轻松,如《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叙写的是童趣;有的沉重,如《呐喊》中的《故乡》《孔乙己》反映的则是社会的病态。

B. 月亮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在文学作品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宋代的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和美好的祝愿,唐代诗人王建写过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精彩诗句,诗仙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更显潇洒浪漫。

C.关注生命是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海伦·凯勒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依然热情地启迪人们“享受生活”;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通过主人公艰难求生的故事告诉读者,人的生命如此强大;从苏联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身上,人们读到了坚强、勇敢的美好品质。

D.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浸染人的心灵。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揭露了愚氓灭美的现实,让人无比痛心;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让我们明白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懂得珍惜当下的生活;而丰子恺的《给我的孩子们》又让我们永葆一颗纯真的童心。

6.根据拼音将汉字填写在题后的田字格中(4分)

穿过2500年的春水、柳枝与花瓣,要在这个最美的季节读懂你。读懂你文mài(   )相传,沿着大运河的一hóng(   )碧水,汇聚为今日绽放;读懂你生机àng(   )然,秉承江河之壮,永葆湖山之美;读懂你生生不息,不屈不náo(   )……读懂你,就是读懂2500年的骄傲,460万扬州人的自豪!

7.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                         ,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3)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4)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6)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8)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不再独霸课堂,要把思考的时间、话语的权利交给学生,教师只能适时引导、恰当启发,如孔子所言:“                   ,                  。”这样才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论语〉八则》)

8.综合实践活动。(10分)

“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某学校繁星文学社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青春故事】

(1)在“青春故事”活动中,文学社要求大家积极参与“名著里我印象深刻的青春故事”读书交流活动,你想和大家分享哪部名著中谁的故事呢?请仿照例子填写表格。(4分)

名  著

人  物

青春事迹
《居里夫人自传》居里夫人年轻时只身到巴黎求学,心无旁骛,专心于学业。
   
【青春擂台】(2)在“青春擂台”活动中,同学们走上辩论台,正方辩题是“感恩源于内心”,反方辩题是“感恩源于社会”。小琳担任正方一辩,她将辩题中的“感恩”两字做成图片(如下图),她想在辩论中将此作为一个有力的论据。请你用几句话句话帮她完成与之相关的陈述。(4分)

                  

【青春书吧】(3)学校食堂新开了一个小书吧,是同学们临时阅览的好去处,“书吧”入口处有“读者须知”,没有文字,只有标识。请你将标识转化为温馨的提示语。(任选一种)(2分)

【示例】第1个标识的温馨提示语:静静地听书的声音。

第     个标识的温馨提示语:                     

二、阅读理解。(5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恨别①(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②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③。

【注】①这是杜甫760年在成都写的一首诗。②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③760年,校检司徒李光弼在此大败叛军。

9.(1) 请联系写作背景,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2)联系诗中“四千里”“五六年”,品味“兵戈阻绝边”中的“老”字的表达效果。(3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0-13题。(15分)

扬州清明(明   张岱)

扬州清明,城中男女毕出,家家展墓。虽家有数墓①,日必展之。故轻车骏马,箫鼓画船,转折再三,不辞往复。监门小户,亦携肴核纸钱②,走至墓所,祭毕,则席地饮胙③。自钞关南门、古渡桥、天宁寺、平山堂一带,靓妆藻野,袨服缛川④。随有货郎,路旁摆设古董古玩并小儿器具。……

是日,四方流离及徽商西贾、曲中名妓,一切好事之徒,无不咸集。长塘丰草,走马放鹰;高阜平冈,斗鸡蹴踘;茂林清樾,劈阮弹筝。浪子相扑,童稚纸鸢,老僧因果,瞽者说书⑤。立者林林,蹲者蛰蛰。日暮霞生,车马纷沓。宦门淑秀,车幕尽开,婢媵倦归,山花斜插,臻臻簇簇,夺门而入。余所见者,惟西湖春、秦淮夏、虎丘秋,差足比拟。然彼皆团簇一块,如画家横披;此独鱼贯雁比,舒长且三十里焉,则画家之手卷矣。

南宋张择端作《清明上河图》,追摹汴京景物,有西方美人之思⑥,而余目盱盱⑦,能无梦想!

【注释】①展墓:扫墓。 ②监门小户:一般平民人家。肴核:肉类和果类食品。

③饮胙:扫墓之后,参与祭祀的人分食祭品。④袨,华美的衣服。缛,繁多的彩饰。

⑤瞽,目盲。  ⑥西方美人:原意是心中爱慕的人在遥远的西方。后世学者认为是诗人对圣明君主的企盼,对故国的思念。⑦盱,瞪大眼睛直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路旁摆设古董古玩并小儿器具(       )  (2)无不咸集(           )

(3)此独鱼贯雁比(            )           (4)舒长且三十里焉(           )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故轻车骏马             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

B.祭毕,则席地饮胙       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是日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马说》)

D.然彼皆团簇一块         吴广以为然            (《陈涉世家》)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余所见者,惟西湖春、秦淮夏、虎丘秋,差足比拟。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13.本文作于明亡之后,是《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向读者展现了一副栩栩如生的扬州风俗画。文中介绍了扬州清明的哪些习俗?结合结尾段,说说本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14-17题。(15分)

知耻胜乎勇(曹南才)

    ①一个文静的姑娘按图索骥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发现给人占了。“先生,请问您的座位是——”她问。占位者是个十足的帅哥,皮白肉嫩,光头靓脸。他毫不理睬,安之若素,抱着部最新款手提电脑在点点戳戳。她耐心磨了好久,周围的人在纷纷议论,但占者依然岿然不动。眼看讲座要开始,姑娘怕影响他人,只好十分无奈地离开,走到最后一排找了个空位。我目送着她远去的背影,不禁充满了同情和赞叹。

    ②假如不是亲历,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在某大学举办的哲学大师周国平讲授“道德人生”上发生的事。能进这种研修班听课,按说囊中不菲,至少不是菜市场上吆喝买卖的穷人,不是垃圾堆里寻找生计的乞丐,但在众目睽睽之下,为何脸不变色心不跳?真让人始料不及。

    ③看小说常常有这么一句责备话:“真不知道世界上有羞耻事。”通俗地说是:“不脸红么?”话音虽轻,却蕴含着严厉的分量,我想,用在这个人身上一点也不为过。

    ④孔子说:“知耻近乎勇”;孟子说:“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除了有“六欲”,还有“七情”,有头有脸,有眉有目,有情有义,懂得按照社会的要求来调整规范自己的行为。知耻就是一种人皆应有的品赋。一个诚实的人,做了错事或者偶尔讲了假话,肾上腺素立刻分泌,刺激神经皮肉,也刺激良知人格,立刻会脸红耳热、心跳气促、手抖脚颤,瞒不住谁。因此,脸红是正常人的保护色,也是检验人格的判别色。脸红就是懂得知耻,懂得惜荣,懂得面子,懂得收敛,懂得改错。连《智取威虎山》的座山雕都懂得问“脸红什么?”来试探杨子荣。同样,懂得知耻,也就得到别人的尊敬和器重。相反,有些人利欲熏心,以邻为壑、前倨后恭、勾心斗角、争利于市,甚至损了别人却恶人先告状反咬一口……最可悲的是周围的人都看在眼里嗤之以鼻,斥之“恬不知耻”了,自己却一点儿不知不省,还在那里少廉寡耻、大行其道,以至脸面丢尽、尊严丧尽。所以,孟子告诫我们:“无耻之耻,无耻矣”(“之”作“到”字解)。就是要从不知道羞耻到学会知道羞耻,才能真正免于羞耻。

⑤我常想,知耻不但近乎勇,其实应该“胜”乎勇。人有多种优秀品质,譬如:勇敢、慷慨、谦虚、善良……但我认为,最难能可贵也最难做到的是“知耻”。因为其一,知耻就是知道自己的过失。很多人只知道用手电筒照别人,却不能用镜子自照,常被人斥之“撒泡尿照照自己吧”;其二,知耻就是知道这种过失已经掉到社会道德底线以下,值得羞愧,自觉脸红,是一种自尊自爱的表现;其三,知耻就是敢于向自己开刀向自己挑战。“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叱咤风云敢作敢为固然是勇者强者,但向自己身上的陋习恶行宣战,更是真正的勇者强者。一个人总不是十全十美的,总会有各种瑕疵、不足、过失乃至错误,只有懂得知耻,懂得自省自勉,清除污垢,像每天必做的洗脸刷牙、洗澡洁体一样,“三省吾身”,才能做到轻装上阵、奋发图强。这是很多成功人士的共同体会。孔子把“知、仁、勇”视为做人的三种境界,其实,要知耻先要“知、仁”,缺少知己知人的明智、没有虚怀若谷的仁德,何言知耻?因此,你能说知耻不是“胜”乎勇吗?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5.文章开头写在某大学举办的哲学大师周国平讲授“道德人生”上发生的事有什么作用?(3分)

                                                                                 

16.第④段划线处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7. 认真阅读第⑤段,理清本段的论证思路,完成填空。(5分)

 首先,①                                     。其次,从“知耻就是知道自己的过失”, ②“                          ”,③“                              ”三方面论证为什么最难做到的是知耻。再次,运用了讲道理的方法,论述了只有懂得知耻,懂得自省自勉,才能成功。然后,结合孔子关于做人的三境界,告诉人们知耻首先要④   

                                       ,最后用反问句的形式,得出⑤“                                  ”的结论。

(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8-21题。(18分)

想北平(老 舍)

①伦敦、巴黎、罗马与康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康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虽然“近似”两字要拉扯得很远——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②论说巴黎的布置已比伦敦、罗马匀调的多了,可是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  

③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对于物质上,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此地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么,可是到底可爱呀。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④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生产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它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大概把“南”字变个“西”或“北”,也没有多少了不得的吧。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点清福了。    

⑤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选自1936年《想北平》有删节)

  【注】文中说的“北平”是1928-1949年间对北京的旧称。

18.文章题目是“想北平”,为什么要写到伦敦、巴黎、罗马和康司坦丁堡?巴黎和北平各有什么特点?(4分)

                                                                             

19.分析第①段中“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一句在文中的含义。(4分)

                                                                                   

20.第②段中,作者说“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结合本段内容,概括说明“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21.文章以“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收笔,这样写好在哪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三、作文(60+3分)

22.请以“不忘初心”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

注释:“不忘初心”:不要忘记最初时候的本心,比如那一颗与生俱来的善良、真诚、无邪、进取、宽容、博爱之心,也可以指最初的追求和梦想,多应用在感情、学习、事业、生活等方面,提醒人们去感恩,去看清人生与自身。“不忘初心,才能始终”是比较常见的说法。

九年级语文参:

1-5:BCDBA  6.脉、泓、盎、挠  7.略

8、(1)(4分)示例1:《简爱》  简爱   出身卑微,相貌平凡,却能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最终获得幸福。   示例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在战场上英勇战斗,伤残退伍后坚持创作。 (2).(4分)示例1:对方辩友且看我手里的“感恩”两字,下面都有一个“心”字,这两个字的字形在提醒我们:“感恩”与我们的“心”密不可分,因此感恩源自于我们的内心。  示例2:对方辩友且看我手里的“感恩”两字,我完全可以把它们读成这样的一句话:感恩“咸”“因”“心”,即“都是因为我们的心”嘛!这两个字的字形无可争辩地告诉我们:感恩源于内心。(3)略(2分)

9.(1)思念家乡、忧国忧民的情感(1分),诗人听到唐军战胜叛军后的喜悦,以及对尽快平定叛乱的渴望。(2分)

(2)“四千里”,恨离家之远(1分);“五六年”,伤战乱之久(1分),“老“传神地写出了诗人久久不能返乡的无奈、悲凉的处境。(1分)

10、并(   和    )  (2)咸(都  )(3)比( 排列,跟随   ) (4)且(  将近  )

11.(2分)(    C  )    

12.(6分) 

(1)我所见到的,只有西湖的春天,秦淮河的夏天,虎丘的秋天,能与扬州清明游春的盛况相比。

(2)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3)即使乘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13.文中介绍了扬州清明扫墓、踏青、游春的习俗。结尾处用《清明上河图》来含蓄地表达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习俗2分,感情1分)

14.(3分)知耻不但近乎勇,其实应该“胜”乎勇。(“知耻胜乎勇”即可)

15.由这个故事引出关于“知耻”的话题;吸引读者,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本身作为一个反面论据,论证了中心论点“知耻胜乎勇”。(各1分,共3分)

16.正反对比论证(1分),拿不懂羞耻的人和懂得知耻的人做对比(1分),有力地论证了“懂得知耻,也就得到别人的尊敬和器重”。(2分)(共4分)

17.①提出本段的论点:知耻不但近乎勇,其实应该“胜”乎勇  ②耻就是知道这种过失已经掉到社会道德底线以下   ③知耻就是敢于向自己开刀向自己挑战   ④要“知、仁”,要有知己知人的明智、虚怀若谷的仁德   ⑤知耻“胜”乎勇(5分,每空1分)

18.作者写这些城市是为了和北平对比(1分),突出北平复杂有边际、幽静自然的特点,表达作者对北平的喜爱、思念之情(1分)。巴黎的特点:总体上太热闹,空旷处太空旷;(1分)北平的特点是:既复杂又有个边际,热闹处动中有静。(1分)

19.“能摸着”表明北平有个边际(1分),“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表现北平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1分),全句表达我对北平的亲切感和依恋之情。(2分)

20.(1)既不挤得慌,也不太僻静(2)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3)既能看见人文景观,又能看见自然景观(一点2分)

21.(1)点明题旨,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2)直抒胸臆,把“想北平”的感情推向了高潮,动人心弦,引起了人们心灵上的共鸣(3)戛然而止,耐人寻味。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