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概况
本工程主楼高度为16.65米,外架主要用于结构施工,结构完成后进行拆除。外架随地上结构施工向上搭设。
2、搭设方案的选择
本工程的外架沿地上结构周圈搭设。主体结构施工时采用扣件式双排钢管脚手架,外挂安全网,施工时结构外周圈满铺设脚手板。
3、具体搭设要求:
序号 | 项目 | 参数 | |
1 | 立杆纵距 | 1.5m | |
2 | 排距 | 1.2m | |
3 | 步距 | 1.5m | |
4 | 脚手板铺设层数 | 1层 | |
5 | 扫地杆距地高度 | 0.20m | |
6 | 连墙杆 | 纵向 | 层层拉结 |
横向 | 拉结于柱上 | ||
7 | 钢管规格 | φ48×3.5mm |
(1)搭设程序:
摆放扫地杆(贴近地面的大横杆)逐根树立立杆,随即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或扫地杆扣紧→安装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紧)→安装第一步小横杆→第二步大横杆→第二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道大横杆扣紧,在装设两道连墙杆后可拆除)→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连墙杆→接立杆→加设剪刀撑→加设横向支撑→铺脚手板→挂安全网
(2)外架主要搭设方法:
a)从外架线的一个角或跨中搭设外架的立杆和大横杆,采用小横杆临时固定,开始竖杆时不少于三根。立杆和大横杆要长短搭配,接头位置互相错开。详见右图。
b)第一步大横杆离地面的高度150,大小横杆每步的高度基本为1350。
c)在搭设一步高后进行立杆和大横杆的校正调直。
d)与结构拉结,每一结构层设一拉结,连结采用钢管与柱抱紧.
e)在搭设三步后加设剪刀撑,角度控制在45-60 度。
5、外架搭设重点控制
(1)外架在搭设前应对回填位置进行重点检查,对未夯实的部位进行补夯或加强处理。
(2)架子底部基础处理:回填土夯实,面层做100mm 厚C20混凝土,并设集水坑,避免雨水浸泡使架体下沉,同时地面不平处用C20 砼做200mm*200mm 高的支座,标高由测量工做出统一的标高控制线,然后依据标高控制线进行找平;
(3)地下室顶板用碗扣架支撑,避免荷载过大压坏结构顶板。并在结构顶板上加设脚手板。
(4)搭设外架的扣件、钢管等进行重点检查,发现有质量缺陷的一律弃用。
(5)立于地下室结构顶板上的外架,在其地下室相同部位设置满堂架,保证结构顶板不应架体的重压造成裂缝。
(6)外架搭设人员必须持有管理部门颁发的特殊工种上岗证。
(7)立杆及横杆各自的连接点必须错开,同一断面的接头数不得超过50%。
(8)外架拉结必须牢靠,避免因大风天气造成架体倾斜。
(9)外架搭设时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时刻监督、检查。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