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谈套管成孔灌注桩施工1
2025-09-26 11:13:02 责编:小OO
文档
浅谈套管成孔灌注桩施工

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建筑物高度正在迅速增长,与此同时,对基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础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危。而套管成孔灌注桩又是工民建筑广泛应用的一种基础形式,施工操作简单,适应性强。但是施工大部分是在地下进行,无法直接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直接开挖验收,同时又是最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重要建筑结构。分析套管成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必要的防范是保证套管成孔灌注桩成桩质量、确保基础工程安全的重要措施。提出在施工中的各种处理措施以预防质量问题的出现。

关键词:套管成孔灌注桩   断桩   问题    原因     措施

套管成孔灌注桩是利用锤击打桩法或振动打桩法,将带有钢筋混凝土桩靴或带有活瓣式桩靴的钢套沉入土中,然后灌注混凝土并拔管而成。配有钢筋时,应在规定标高处吊放钢筋骨架。利用锤击沉桩设备沉管、拔管时,称为锤击灌注桩;利用激振器的振动沉管、拔管时,称为振动灌注桩。套管成孔灌注桩常见的质量问题有断桩、缩颈、吊脚桩、桩靴进水进泥等。

一、为了尽可能的避免成桩出现质量问题,首先选择打桩方法时应该严格按照各种施工方法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

1、当使用锤击灌注桩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拔管要均匀,第一次拔管高度控制在能容纳第二次所需的混凝土灌注量为限,不易拔管过高。

●拔管时应保持连续轻锤低击不停,并控制拔出速度,对一般土层不易大于1m/min,在软弱土及软硬土层交界处,应控制在0.8m/min以内。

●拔管时还要经常探测混凝土落下的扩散情况,注意管内的混凝土保持略高于地面,一直到全部拔出为止。

●桩的中心距在5倍桩管外径以内或小于2米时,均应跳打,中间空出的桩须待邻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后方可施打。

●为了提高桩的质量和承载力,应尽量采用复打扩大灌注桩。并且在前后两次沉管的轴线必须重合,复打施工必须在第一次灌注的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

2、当使用振动灌注桩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沉管时必须严格控制最厚两个两分钟的贯入度,其值按设计要求,或根据试桩和当地长期的施工经验确定。

●振动灌注桩有单打法、反插法和复打法施工方法,单打施工时,在沉入土 中的套管内灌满混凝土,开动激振器,振动5~10s,开始拔管,边振边拔每拔0.5~1m,停拔振动5~10s,如此反复,直到套管全部拔出。在一般土层内拔管速度宜为1.2~1.5m/min,在较软弱土层中,不得大于0.8~1.0m/min。

●反插法施工时,在套管内灌满混凝土后,先振动再开始拔管,每次拔管高度0.5~1.0m,向下反插深度0.3~0.5m。如此反复进行并始终保持振动,直到套管全部拔出底面。反插法能使桩的截面增大,从而提高桩的承载力,宜在较差的软土地基上应用。混凝土最终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0

●复打法要求与锤击灌注桩相同。复打桩充盈系数不应小于1.6。

二、套管成孔灌注桩的各种特殊质量问题及处理分别有:

1、断桩:

断桩一般常见于地面下1~3米的不同软硬层交接处。其裂痕呈水平或倾斜,一般都贯通整个截面。其原因主要有:

桩距过小,邻桩施打时土的挤压所产生的水平横向推力和隆起上拔力的影响;

软硬土层间传递水平力大小不同,对桩产生剪应力;

桩身混凝土终凝不久,强度弱,承受不了外力的影响。

避免断桩的措施除了在两种施工中的相关注意之外,还可以有如下方法解决:

桩的中心距宜大于3.5倍桩径;

考虑打桩顺序及桩架行走路线时,应注意减小对新打桩的影响;

采用跳打法或控制时间法以减小对邻桩的影响;

处理方法:

发现断桩后,应该将断桩拔出,将孔清理干净后,略增大面积或加大铁箍连接,再重新灌注混凝土补做桩身。

2、缩颈:

缩颈的桩又称瓶颈桩。部分桩颈缩小,截面积不符合要求。其主要原因有:

在含水量大的粘土中沉管时,土体受强烈扰动和挤压,产生很高的孔隙水压力,桩管拔出后,这种水压力便作用到新灌注的混凝土桩上,使桩身发生不同程度的颈缩现象;

拔管过快,混凝土量少,或和易性差,使混凝土出管时扩散差等。

处理方法:

施工中应经常测定混凝土落下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一般可用复打法处理。

3、吊脚桩:

桩底部混凝土隔空,或混凝土中混进泥砂而形成松软层。原因为:

桩靴强度不够,沉管时被破坏变形,水或泥砂进入桩管,或活瓣未及时打开。

处理方法:

将桩管拔出,纠正桩靴或将砂回填桩孔后重新沉管。

4、桩靴进水进泥:

桩靴进水进泥常发生在地下水位高或饱和淤泥或粉砂土层中。原因为:

桩靴活瓣闭合不严、预制桩靴被打坏或活瓣变形。

处理方法:

拔出桩管,清楚泥砂,整修桩靴活瓣,用砂填回后重打。地下水位高时,可待桩管沉至地下水位时,先灌入0.5m厚的水泥砂浆做封底,再灌1m高混凝土增压,然后继续沉管。

结语:套管成孔灌注桩施工是一项专门技术,又属于重要的隐蔽工程,这就要求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基础公司负责施工。施工中要有严格的施工管理,正确的技术指导和熟练的技术工人,同时还需要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和质量监督等部门的共同努力。各部门按各自的职能认真工作,严格把关,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套管成孔灌注桩施工这项工作。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