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钢筋制作安装施工方案
2025-09-26 11:11:30 责编:小OO
文档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梅河综合治理工程第二标段

液压坝钢筋专项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河南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梅河综合治理工程二标项目部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钢筋原材料检验 (1)

三、钢筋制作安装施工 (2)

四、钢筋质量检查和验收 (11)

五、钢筋施工质量控制 (12)

六、钢筋绑扎的安全控制 (12)钢筋制作安装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梅河综合治理二标起止长空路(k3+480)至晴空路(k6+850)共包括5座拦蓄水建筑物,涉及到钢筋制作安装的建筑物有5#、6#、7#、8#、9#、10#液压坝六座。

工程于2014年12月30日开工,工期10个月,工程总承包施工单位河南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钢筋原材料检验

钢筋在施工前,由工程技术人员根据经过图纸会审后的设计图纸,统计计算出各种规格型号的钢筋和数量,提出釆购计划。

1、钢筋进场时必须有出厂厂家、出厂合格证、出厂批号等质量证明书。

2、钢筋材料堆放要离地面20cm以上,露天堆放要用防雨布遮盖好,防止雨淋和污染。

3、钢筋外观检查:热轧钢筋的表面不得有裂缝,结疤和折叠。钢筋的外形尺寸应符合GB1499-98的规定。

4、对不同厂家、不同规格的钢筋应分批按国家对钢筋检验的现行规定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钢筋方可用于加工。检验时以60t同一牌号、同一炉(批)号、同一规格尺寸的钢筋为一批(质量不足60t时仍按一批计),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和浇筑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的钢筋组成混合批。

5、钢筋检验从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钢筋,每根取两个试样分别进行拉力试验和冷弯试验,如有一项不满足规范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各项试验。

6、钢筋的拉力检验和冷弯检验都要符合DL/T5169-2002《水工砼钢筋施工规范》附录A中表A1所规定的数值。

三、钢筋制作安装施工

钢筋制作安装施工技术要求执行DL/T5169-2002《建筑砼钢筋施工规范》。

钢筋施工的工艺流程

钢筋下料及加工→钢筋运输→钢筋绑扎→钢筋接头连接→钢筋质量检查和验收。

(一)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的一般工艺流程为:

钢筋下料→钢筋长度放线→钢筋切断→钢筋弯曲放样→钢筋弯曲→钢筋接头加工→钢筋验收和分类堆存

1、钢筋下料

(1)钢筋下料依据

①结构图、钢筋图、施工组织设计和钢筋配料单。

②充分考虑施工中的运输、绑扎和安装条件。

③构造要求、施工验收规范与质量要求。

(2)钢筋下料的准备

施工技术员进行钢筋下料前充分阅读、理解设计施工图,根据设计施工图和施工组织设计开出钢筋配料单。经作业队主管技术员复核后送交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核,项目部审核无误后签字送钢筋厂进行加工。一般釆购的钢筋定尺规格大多为12m,在钢筋下料中合理组合钢筋长度和根数,减小钢筋加工中的损耗。

钢筋下料时注意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不得超过50%,同时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钢筋接头位置和相应的接头增加的长度值。

钢筋下料长度要充分考虑运输和浇筑要求,竖向钢筋下料长度与砼分层高度协调一致,水平向带转角钢筋的最大直边长度为便于施工,对下料长度进行适当控制。

(3)钢筋下料注意事项

①钢筋下料的几何尺寸注意留足保护层。

②弯曲钢筋的角度要准确。

③钢筋型号尽量减少。

④便于绑扎。

2、钢筋加工

(1)钢筋加工厂布置

钢筋加工在钢筋厂内进行。因大量钢筋为调蓄池钢筋,钢筋加工厂布置在调蓄池西边。沉井钢筋在沉井附近布置钢筋加工场地,另设置成品堆放场和原材料堆放场地。

(2)钢筋配料、长度标记、切断

①钢筋配料、长度标记

根据项目部审核的下料单,对钢筋进行长短搭配,优化组合下料,尽量减少钢筋损耗量。在钢筋加工前,将需加工的钢筋搬运至加工场地,平铺排齐。根据钢筋下料单的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弯曲延伸长度,得出钢筋的下料长度,并在钢筋上进行长度标记。

②钢筋切断

钢筋长度标记完成后,启动钢筋切断机,将钢筋逐根切断。用检查测量长度工具或切断机工作台的定尺卡板检测切断后的钢筋长度。对根数较多的批量切断任务,先必须进行试切,检查无误后再行加工。钢筋切断采用GJ5-40型钢筋切断机。

③钢筋切断质量要求

ⅰ钢筋切断要在钢筋调直后进行(盘条调直)。

ⅱ在切断配料过程中,如发现钢筋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曲头等必须切除。

ⅲ切断钢筋的长度应力求准确,加工偏差,符合规范规定。切断面应平整、垂直、不得歪斜。

ⅳ切断的钢筋应分类堆放,以便下一道工序顺利进行,并应防止生锈和弯折。

(3)钢筋弯曲

①划线标志:将要弯曲加工的钢筋分段尺寸标记在钢筋上,并符合设计图纸的尺寸。当形状比较简单和同一形状根数较多的钢筋进行弯曲时,在弯曲机工作台上按各段尺寸要求,固定若干标志,按标志操作。

②试弯和加工:在成批钢筋弯曲操作前,对各种类型的弯曲钢筋和复杂的渐变圆弧钢筋等按1:1比例放出钢筋弯曲大样样图,在钢筋弯曲机上进行试弯加工。将弯曲后的钢筋与样图比较,直至钢筋弯曲角度和弧度与样图相同为止,然后进行成批生产。

③钢筋弯曲的质量要求

ⅰⅠ级钢筋末端需作1800弯钩时,其圆弧弯曲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ⅱ箍筋加工时,弯曲部分需确保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且箍筋双肢相互平行。

ⅲ弯曲钢筋弯折处圆弧内半径应大于12.5倍钢筋直径。

ⅳ弯曲加工的钢筋尺寸偏差不得超过下表中的允许偏差值。加工后钢筋的允许偏差如下:

④钢筋加工技术要求

ⅰ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刷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禁止使用。

ⅱ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

ⅲ钢筋的弯钩或弯折符合规范要求,箍筋弯钩长度和角度符合设计要求。 项

次 偏差名称 允许偏差值 1

受力钢筋全长净尺寸的偏差 ±10mm 2

箍筋各部分长度的偏差 ±5mm ±20mm 3

钢筋弯起点位置的偏差

厂房构件 大体积砼 ±30mm 4

钢筋转角的偏差 ±3°

ⅳ受力钢筋加工全长净尺寸的偏差允许值±10mm,钢筋转角的偏差3°,箍筋各部份长度的偏差±5mm。

⑤钢筋分类堆放

每组钢筋加工验收合格后,将钢筋按施工需要的先后顺序分类、分区、分块堆存,且挂牌标识,注明钢筋的型号、尺寸、使用部位及数量,防止使用时发生误用。钢筋相互不堆压,施工损耗部份废钢筋及时清扫,堆存在指定位置,可利用的钢筋采用焊接处理后可作为架立筋用。厂内钢筋加工的成品,堆放时间尽量缩短,以避免钢筋生锈。

(二)钢筋安装

1、钢筋安装工艺流程

在进行钢筋绑扎前,再次核对钢筋加工配料单和料牌,并检查已加工成型的成品钢筋的规格、形状、数量、间距是否符合图纸要求。仔细考虑钢筋的绑扎安装顺序,然后进行钢筋安装和绑扎。

钢筋安装和绑扎的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搭设工作脚手架→焊架立筋→钢筋绑扎→接头连接→垫撑砼块和预留保护层→检查校正钢筋位置、尺寸→接头取样→钢筋验收

2、钢筋安装绑扎

按设计严格控制好钢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竖向结构插筋绑扎时先在垫层上弹好其位置线,然后再进行绑扎,并在底板上层钢筋网上将竖向结构导筋点焊固定,避免砼浇筑时插筋移位,另外在绑扎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1)双层钢筋网片之间设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2)板筋绑扎好后,严禁踩在上面行走。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工人踩坏钢筋,铺设脚手板作行走平台,供人行走。

3)孔洞应预留,当洞口尺寸小于250 mm时不另加钢筋,板内钢筋不得截断,由洞边绕过;当洞口尺寸大于250 mm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洞边附加筋。

3、钢筋接头连接钢筋接头采用分散错位布置,同一截面内的钢筋接头百分率不超过50%,并且错开35d钢筋直径。钢筋接头连接形式:钢筋直径大于或等于φ25的钢筋接头以机械直螺纹连接为主,焊接为辅,直径小于φ25的钢筋接头采用焊接,直径小于20的钢筋可采用焊接,也可采用绑扎搭接。

(1)钢筋绑扎连接

直径<20mm的钢筋可采用绑扎连接。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的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间隔交错扎牢;双向受力筋必须全部扎牢。搭接接头部位全部扎牢。绑扎搭接的接头点按规范错开50%,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②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③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④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下表中的要求。

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砼强度等级

C25 C30 C34

钢筋级别

受拉区

受压

受拉

受压区

Ⅰ级钢筋30d 20d 25d 20d

Ⅱ级钢筋40d 30d 40d 25d

Ⅲ级钢筋50 d 35d 40 d 30 d

注:如在施工中分不清受拉区或受压区时,搭接长度应按受拉区的规定办理。

(2)焊接连接

直径小于25mm的Ⅱ、Ⅲ级钢筋的接头,均可采用焊接。焊接主要采用电弧焊,电弧焊目前主要采用搭接焊和帮条焊。

①搭接焊

搭接电弧焊适用于10~40mm直径的热轧钢筋,本工程对直径<25mm的Ⅱ级钢筋采用搭接焊。焊缝高度应为钢筋直径的0.3倍,但不得少于4mm;焊缝宽度应为钢筋直径的0.7倍,但不小于10mm。

搭接电弧焊的质量要求:

ⅰ搭接焊接头的两根搭接钢筋的轴线,应位于同一直线上,在大体积砼结构中,直径不大于25mm的钢筋搭接时,钢筋轴线可错开1倍钢筋直径。

ⅱ钢筋搭接(帮条)焊长度规定见下表

钢筋搭接(帮条)焊长度

钢筋级别焊缝型式

搭接(帮条)焊长

Ⅰ级

单面焊

双面焊≥8d ≥4d

Ⅱ、Ⅲ级

单面焊

双面焊≥10d ≥5d

ⅲ钢筋搭接(帮条)焊焊接参数见下表

钢筋搭接(帮条)焊焊接参数

焊接位

钢筋直径(mm) 焊条直径(mm) 焊接电流(A)

平焊

10~22

25~40 3.2~4

4~5

90~180

180~240

立焊

10~22

25~40 3.2~4

4~5

80~150

120~170

②帮条焊帮条焊适用于直径10~40mm的Ⅰ~Ⅲ级钢筋,水电工程施工中主要用于直径大于25mm的Ⅱ级钢筋。帮条焊采用同级别、等截面的钢筋作帮条,一般采用双帮条,焊缝高度、宽度及施焊方法等有关规定均与搭接焊的要求相同。

③焊接接头钢筋位置要求

ⅰ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相互错开。

ⅱ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35d(钢筋直径)范围内同一根钢筋不能有两个接头。

ⅲ同一排钢筋接头位置按35d错开。

(3)钢筋镦粗直螺纹连接

本工程Φ25的钢筋接头采用直螺纹连接。钢筋镦粗直螺纹连接施工程序如下:钢筋切头→镦粗→套丝→现场连接。

①钢筋直螺纹接头加工

在钢筋厂内布置直螺纹接头的加工场地和堆放场地,按加工程序布置钢筋切断机,镦粗机和套丝机,设备和场地必须满足施工需要。钢筋直螺纹接头加工过程和技术要求如下。

ⅰ钢筋的切头

钢筋用砂轮或带锯进行切头,以保证切口平直。切断口不能成马蹄形,钢筋端部不能弯曲,钢筋的长度符合工程的要求。

钢筋端面原则上要和轴线保持垂直,之间的夹角α>10°时应重新截头。

ⅱ钢筋镦粗操作

a、对钢筋端面有外向的毛刺、飞边用砂轮打平,钢筋端部不能有弯头,否则应重新切头后加工。

b、镦粗后钢筋头部尺寸见下表

镦粗后钢筋头部尺寸(单位:mm)

项次Φ22 Φ25 Φ28

L 28+2.0 32+2.0 35+2.0

d 25+2.0 28+2.0 32+2.0c、每班或每批正式加工前应调整好镦粗机,并先镦粗3个钢筋头,检查一下尺寸是否合格,待3个试样合格后,才投入批量生产。

d、不得因第一次镦粗不足而重新镦粗一次,应在切头后再镦粗。

e、每镦粗钢筋头20个,要用卡尺检查3个钢筋头,是否有超差,如有超差应全部检查这20个钢筋头。超差的钢筋在切头后重新镦粗。设备要重新调整,经试验合格后再投入生产。

f、在第一次进行镦粗操作时,应取镦粗头总数的3%,作抗拉试验,其抗拉强度不小于母材的抗拉强度。

ⅲ套丝机操作

每班或每批正式加工前调整好套丝机,并试套3个丝头,待全部合格后才投入成批生产。

用套丝机机头进刀时要缓慢,避免发生冲击,打坏梳刀。

用套丝机套丝后的螺纹长度应达到表中的名义尺寸。每30个丝头用螺纹卡尺抽查3个丝头的套丝长度和螺纹中径,如有不合格的要调整套丝机,试验合格后再投入生产。不合格的丝头,应重新套丝到合格长度或切头后重新镦粗和套丝。

每批(30个)丝头套丝完毕并检查合格后,立即戴上保护帽或拧上套筒对丝头进行保护。填写螺纹加工检验记录表,并记录在案。

套筒拧紧到丝头上,外露螺纹不超过两个完整扣为合格。超过两个完整扣时,要拧开套筒,检查套筒和丝头的尺寸,重新加工达到要求后才能重新拧上。

镦粗机和套丝机的操作人员都应经过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ⅳ直螺纹施工连接过程

直螺纹连接时除掉丝头保护套,用钢筋插入套筒,用手拧动钢筋2~3圈以上,然后用管钳拧紧,形成钢筋接头。螺丝接头的连接,要求用管钳或其他工具,用一个人的力量拧紧就行,具体拧紧力矩不作要求。接头拧紧后,要检查接头的外观,套筒两端露出的螺纹长应大致相同,有螺纹露出套筒两个完整扣以下时为合格。超过两个完整扣时,要拧开接头,检查拧合长度,撤下钢筋处理。

丝牙有损坏的要重新理牙。当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丝牙不能到位的要及时通知技术员改用其它方式连接。

连接和检查完成后,要填写接头质量检查记录。

(4)竖向钢筋接触电渣焊

①接触电渣焊焊接前,应先将钢筋端部l00mm范围内清除干净,夹具钳口应夹紧钢筋,并使其轴线在一直线上,两钢筋端部间隙为5mm~l0mm。采用铁丝圈引燃法及431号焊剂进行焊接。

②进行接触电渣焊之前,应采用同型号、同直径的钢筋和相同的焊接参数,制作5个抗拉试件。在试验结果符合要求后,才能按确定的焊接参数施焊。

③钢筋接触电渣焊的接头,应全部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的要求为:接头四周铁浆饱满均匀,没有缝隙,被焊钢筋的轴线应一致,其最大的偏移不得超过0.1倍钢筋直径,且不得大于2mm。外观检查不合格者应断开重焊。当对焊接质量有怀疑时,应视实际情况抽样进行拉力试验。

四、钢筋质量检查和验收

(一)钢筋质量检查和验收程序

钢筋绑扎和接头连接完成后,按钢筋质量检查项目对钢筋进行质量自检,并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钢筋接头取样,钢筋接头试验检查合格后,施工技术员通知质检员进行钢筋复检。最后由质检员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钢筋验收。

(二)钢筋接头检验

1、接头的工艺检验

对每种规格钢筋,制作不少于3根的试件,进行单向拉伸试验,当三根试件的接头抗拉强度均大于母材抗拉强度或1.05倍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时,接头工艺检验合格。

2、接头现场验收

钢筋接头检测主要依据《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96,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和验收;不足500个的也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和验收。不同型式的接头分开按以上要求进行取样。

对同一验收批,随机抽取3个试件或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试件作单向拉伸试验。若有一个试件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如再有一个不合格,则该验收批评定为不合格。对不合格接头,应查明原因,并会商有关部门处理,处理方法及接头部位记录存档。

3、钢筋质量检查项目

(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钢号、直径、根数、间排距是否正确;

(2)检查钢筋接头、位置及绑扎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规定;

(3)检查砼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

(4)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松动变形现象,钢筋绑扎点应梅花型布置;

(5)钢筋表面不允许有油渍、漆污和颗粒状(片状)铁锈。

五、钢筋施工质量控制

1、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全面学习《规范》内容;

2、钢筋进厂前进行单向拉伸检验及外观检查,加工过程中进行抽查,发料时质检员再一次检查接头的质量,要求每一个工序都要达到设计标准;

3、钢筋进料及收料、加工过程要进行详细记录并有当事人签名;

4、加工过程及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加工设备必须由专人操作;

5、定期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

6、在砼浇筑过程中,严禁为方便浇筑擅自移动和割除钢筋,若必需移动或割除时,应通过监理和设计同意并严格按相关技术措施执行;

7、建立建全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定期技术交底会,不定期对钢筋成品和半成品进行检查。

六、钢筋绑扎的安全控制

1、在高空绑扎和安装钢筋,须注意不要将钢筋集中堆放在模板或脚手架的某一部位,特别是悬臂构件,更要检查支撑是否稳固。

2、在脚手架上不要随意放置工具、箍筋或短钢筋等,避免这些物件放置不稳定或其他原因滑落伤人。

3、在高空安装预制钢筋骨架或绑扎钢筋时,不允许站在模板或墙上操作,操作部位应搭设牢固的脚手架,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

4、从沉井井口向下吊运钢筋及设备过程中,除必要的施工人员外,其余施工人员不得进入井内。

5、应尽量避免在高空修整、扳弯粗钢筋;在不得已必须操作时,一定要带好安全带,选好位置,人要站稳,防止滑脱造成人员摔倒。

6、在安装钢筋时不要碰撞电线,在深基础或夜间施工需要移动式照明时,选用低压安全电源,以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7、焊工必须持证上岗,露天下雨时,禁止进行焊接施工。

8、施工现场用电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