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谈谈土壤环境与作物生长的关系
2025-09-26 11:14:30 责编:小OO
文档
谈谈土壤环境与作物生长的关系

摘要: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地,合理开发利用土壤资源,如何改良土壤更好的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土壤中的水、肥、气、热是土壤肥力的四个因素。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协调程度决定着土壤肥力的高低。

关键词:土壤;环境;作物生长;关系

中图分类号:s1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108-1

1 土壤水分

1.1 土壤水分类型

土壤水分常以三种形式存在于土壤中。束缚水:紧紧吸附在土粒表面,不能流动,也很难为作物根系吸收的水分叫束缚水。土粒越细,吸附在土粒表面的束缚水越多;毛管水:土粒之间小于0.1毫米的小孔隙叫毛细管,毛细管中的水可以在土壤中上下、左右移动,是供作物吸收利用的主要有效水。因此,毛管水对作物生长发育最为重要;重力水;是土粒之间大于0.1毫米的大孔隙中的水分。由于受重力作用只能向下流动,所以叫重力水。在水稻田中,重力水是有效的水分。在旱田中,重力水只能短期被植物利用,如较长期地充满着重力水(即地里积水),则土壤空气缺乏,对作物生长非常不利。

1.2 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土壤水分并不能全部被作物吸收利用,束缚水和重力水都是不能被作物利用的无效水,只有毛管水是能被作物利用的有效水。当土壤中只存在着束缚水时,因作物不能利用,而表现出萎蔫,这时的土壤含水量叫萎蔫系数。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毛细管中开始充水,当土壤中毛细管全部充满水时的含水量,叫田间持水量。土壤有效水的数量是田间持水量减去萎蔫系数的数值。土壤有效水含量的多少,主要受土壤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砂土和粘土有效水都低于壤土。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毛细孔隙增加,有效水含量高。

2 土壤养分

2.1 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根据作物吸收土壤的难易,可把土壤养分分为两类。一类是速效态养分又叫有养分,另一类是迟效态养分又叫潜在养分。速效态养分以离子、分子状态存在于土壤溶液中和土壤胶粒表面上,能够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迟效态养分存在于土壤矿物质和有机质中,难溶于水而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需经化学作用和微生物作用,分解成可溶性的速效养分才能被作物吸收。理想的土壤,不但要求养分种类齐全,含量高,而且要求速效和迟效各占一定比例,使养分能均衡持久地供给作物利用。

2.2 土壤中氮的转化

各类土壤中一般全氮含量约为0.05%~0.2%。其中绝大多数为迟效的有机态氮,而速效无机态氮只占全氮含量的1%~3%。有机态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和腐殖质等有机化合物中,它们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水解和氨化作用形成铵态氮,可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铵态氮经过细菌的硝化作用,氧化成硝态氮,供植物吸收利用。但硝态氮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保存,因而容易随水流失。当土壤通气不良时,又可经反硝化作用变成氮气挥发,造成氮素损失。因此,氮素化肥应深施,以防止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再还原成氮气面挥发损失。旱田作物注意中耕松土,能防止硝态氮因缺氧而还原成氮气挥发。

2.3 土壤中磷的转化

土壤中的磷大多数是迟效性磷,速效的磷很少。迟效的磷素化合物要在适宜条件下,经过磷细菌的作用转化成水溶性或弱酸性的速效磷,这个过程称为磷的释放。反过来,土壤中水溶性或弱酸性的速效磷又可转化为难溶性迟效磷,这个过程为磷的固定。土壤中磷的固定过程使速效磷减少,释放过程使速效性磷增多。磷素的释放与固定,难溶与易溶,迟效与速效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互相转化。在农业生产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如增施有机肥,磷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磷肥与生理酸性化肥混施、集中施,可减少固定,提高磷的有效率。

2.4 土壤中钾的转化

土壤中钾素含量虽不少,但大部分是迟效的矿物态钾,有效钾的含量很少。迟效性钾不溶于水,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通过有机酸及钾细菌的作用,可以转化成速效性钾,供植物吸收。土壤中施用钾细菌肥料、酸性肥料和有机肥料,都能提高钾的有效率。

3 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由于作物根系、土壤微生物和其他动物不断的进行呼吸,吸收氧气吐出二氧化碳和水汽,同时土壤空气流通比地表的大气流通缓慢,因而与大气成分比较,土壤空气中氧气少,二氧化碳和水气多。土壤空气能供作物根系和好气微生物呼吸所需要的氧气。在通气良好的土壤环境中,作物根系发达,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增强,好气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分解快,土壤中有效养分增加;相反,在土壤通气不良,氧气不足时,就会影响作物根系生长和微生物活动,同时还会增加土壤有毒物质(一氧化碳、硫化氢等)的积累,引起黑根、烂根、死根,影响作物产量。土壤水分和土壤空气都占据土壤孔隙,水多气就少,水少气就多,所以可以通过控制土壤水分来改变土壤通气性。在农业生产上,水稻实行浅灌、湿润、间歇灌水的方法,旱田利用中耕松土等手段,都是加强土壤通气性的措施。

4 土壤温度

土壤温度是指封的冷热程度,它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极为密切。各种作物发芽和根系生长都有一个适宜的土温范围,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作物就不能正常生长,甚至会造成死亡。土壤温度还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质的分解与转化,影响土壤中各种化学反应的速度和土壤水分的运行。决定土壤温度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的地区,土壤接受的热量多,土温高。一般说,高纬度地区土温低于低纬度地区,冬季土温低于夏季土温,地势高的土温低于平原区的土温,北坡低于南坡土温。此外,土壤质地、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腐殖质含量等因素也影响土壤温度。

作者简介:孙永秀(1976-),女,汉族,本科学历,吉林镇赉人,吉林省镇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