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内容 | 第1章 绪论 1.1 计算机的特点 | |
教学 目的 要求 |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特点,发展概况,应用领域,分类以及发展的趋势。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幻灯片的演示等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
教学 重点 | 计算机的特点、发展,应用领域,分类以及发展趋势 | |
教学 难点 | 计算机的分类 | |
教学 方法 | 教师讲解,学生思考、记忆;教与学对应的全链式教学法 | |
教学 用具 | 计算机、多媒体幻灯片演示 | |
教 学 过 程 | 教 师 主 导 活 动 | 学 生 主 体 活 动 |
导入: 提问:计算机由几部分组成? 教师总结归纳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特点,进入教学课题。 板书: 第1章 绪 论 提问:计算机的概念是什么? 计算机概念: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指令对各种数据和信息进行自动加工和处理的电子设备。 讲授新课: 板书: 1.1 计算机的特点 提问:请叙述一下你所知道的计算机的特点? |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并相互补充。 学生思考并回答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并相互补充。 | |
板书:计算机的五个特点: 1.运算速度快 重点讲解:运算速度快是计算机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运算速度由每秒几千次发展到现在每秒上万亿次。 2.计算精度高 重点讲解:计算机的计算精度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来设定,在理论上不受任何。精确度可达十几位或几十位有效数字。 3.具有记忆功能 重点讲解:计算机能够记忆(存储)数据、程序和计算结果,并对记忆的内容进行随机存取。 4.具有逻辑判断功能 重点讲解:计算机不仅具有计算和记忆存储能力,还能够进行逻辑判断。 5.高度自动化 重点讲解:计算机采取存储程序控制方式工作,将设计好的程序输入计算机,在得到命令后再按程序规定的步骤完成计算任务。 板书:1.2 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教师提问: 哪位同学知道计算机发展历史,请和同学们分享。 板书: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教师讲解) 第一代(1946-1958年)是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第二代(1959-19年)是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第三代(1965-1970年)是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1971年-至今)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第五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称为智能计算机 | 倾听教师讲解,理解识记特点 倾听教师讲解,理解识记特点 倾听教师讲解,理解识记特点 倾听教师讲解,理解识记特点 倾听教师讲解,理解识记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并相互补充,并进行小组讨论 | |
板书: 1.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教师提问:请某一位同学首先谈谈你所知道的计算机在哪一方面应用最广泛。 板书: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科学计算 2.信息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教学 5.人工智能 引入:请学生思考并回答你认为计算机是怎样分类呢? 板书: 1.4 计算机的分类 人们为了从不同侧面反映计算机的特征,采用三种标准对计算机进行分类:用途,工作原理和性能规模。 板书:三种标准的计算机分类: 按功能和用途,可将计算机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两大类。 按工作原理,可将计算机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和混合计算机三大类。 按性能和规模,可将计算机分为巨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和单片机六大类。 板书: 1.5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教师提问: 请说出你所了解的计算机发展趋势。 教师总结:计算机发展趋势有四大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并相互补充。 倾听教师讲,识记计算机应用的领域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并相互补充。 采用分组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并相互补充。 | |
板书:计算机发展的四大趋势: 1.巨型化 2.微型化 3.网络化 4.智能化 讨论:请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计算机有这四大发展趋势呢? | 学生讨论回答 | |
板 书 设 计 | 第1章 绪论 1.1 计算机的特点 1.2 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1.3计算机应用领域 1.4 计算机的分类 1.5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 |
教 后 札 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