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课老师:杨伯爵
上学期教学工作
情况分析 | 本 学 期 教 学 目 标 | 本学期改进教学 工作的基本设想 |
1、从学生学习习惯分析: 该年级段学生表达力强,有自己的独到的想法,生活习惯上比较讲究自我能力体现,不敢落与他后,学习能动性强,上课纪律上比较活跃。 2、从教师教中分析,每一个班的优劣情况不同。 经过半年对该年级段的了解,每个班级都有着自己独到的特色,根据情况的不同,针对性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五(1)抓美术技能技巧的基本功,多让他们看看优秀作品,多采取鼓励性评语,多发挥他们自我能力的表现,展示每一个的自我特色。 四、措施: 1、强造型能力的培养,对简单的几何形体进行写生,并指导正确的观察方法,以确定如何对事物进行造型处理,特别对困难的学生进行仔细研究分析。 2、具体手工能力比较弱的,多渗透本人最拿手的工艺能力,使该年级的总体水平,有一定能力的提高。 3、班内、班际作品展评及各种教学手段,以增强竞争意识及荣誉感,互相学习,提高美术兴趣。 | (一)造型表现 运用形、色、机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设计应用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三)欣赏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法,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四)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传统文化的关系。 | (一)重点: 1、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艺术概括力,能写生简单的生活物体透视现象。 2、继续传授中国画笔墨技能,学生进行彩墨画练习;欣赏中国现代中国画大师作品,培养民族自豪感。 3、学习浅显的手工技法。 (二)难点: 1、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实物中提炼几何体的能力。 2、提高学生彩墨画的技法与概括能力,能够的完成自己所要想要画的内容。 3、在手工中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能力。 |
周次 | 课题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点、难点 | 教具准备 |
1 | 第1课: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 1、知识与技能:①感知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②了解中国美术作品的相关历史知识及美术表现的形式美。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欣赏评述中,充分感受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丰富情感及历史再现。②在欣赏感受中发现绘画、雕塑的形式美与创造美。③在细节描绘中体验人物形象的情感表达。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思想品德,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感受艺术品的情感力量。 | 重点:从作品的人物造型、动态、表情、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海。 难点:如何解决作品的丰富内海(历史、文化、艺术、手法)与学生的生活阅历及审美经验的差距。 兴趣点:与美术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与历史知识、以及声像欣赏的情景体验。 观察点:美术作品中的人物表情和人物动态。 | 1、 一课时、2、让学生收集有关美术作品中的人物表情和人物动态的作品资料3、准备绘画工具。 |
2 | 第2课: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 1、 知识与技能:①欣赏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②初步了解外国美术作品的相关历史知识及艺术美。 2、 教学过程和方法:①通过欣赏,充分感受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丰富情感及精神状况。②在欣赏感受中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感受,从中了解美术语言的巨大表现力和艺术是无国界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 1、 重点:欣赏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主要通过人物造型、动态、表情、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 2、 难点:如何解决作品的丰富内海(历史、文化、艺术、手法)与学生的生活阅历及审美经验的差距。 3、 兴趣点:人物丰富的情感在艺术作品中是如何造型表现的。 4、 观察点:外国艺术作品中的人物情感动态。 | 1、 一课时、2、让学生从网络收集有关外国美术作品中的人物表情和人物动态的作品资料3、准备绘画工具。 |
3 | 第3课:浩气长存 | 1、知识与技能:认识纪念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建筑或美术作品的特征,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观察与比较中,认识纪念性建筑和美术作品的意思特色。②在欣赏感受与分析讨论中,养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感受纪念性建筑和美术作品传达出的精神和意义,缅怀先烈。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 重点:认识纪念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建筑或美术作品的特征与艺术特殊。 难点:介绍史实、艺术手法的简明性,作业练习的可行性。 兴趣点:①历史事件的 简述。②欣赏作品的艺 术特色和设计风格。③ 考查家乡的伟人,英烈 和发生在身边的重大历 史事件。 | 2课时、让学生收集伟人,英烈和发生在身边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准备绘画工具。 |
4 | 第4课:烽火岁月 | 1、知识与技能:①初步了解人类历史上有关战争的相关历史知识及影响。②能运用不同的绘画语言来表达战争与和平的想法。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收集和整理有关战争题材的艺术作品图片或影象资料等,供学生讨论学习。②在欣赏、感受、评述过程中启发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的理解。③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形式来表现战争带来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在资料欣赏、分析、讨论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合作精神。②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关和世界关。 | 1、重点:能用绘画形式表现烽火岁月的英雄豪杰,或表达人们渴望和平的想法。 2、难点:用什么的绘画语言表现战争与和平的思想。 3、 兴趣点:①有关战争题材的作品欣赏。②不同表现体裁作品欣赏。③互动交流研讨有关战争题材的艺术作品或图片、影片等。 | 2课时、让学生收集伟人,英烈和发生在身边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准备绘画工具。 |
5 | 第5课:我们爱和平 |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平的意义,能用适当的意思手法来表现和平的主题。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欣赏与平述过程总中,感受画家的思想感情和对和平的向往。②在体验和创作过程中、尝试和学习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体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热爱和平,反对战争。②感受美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学会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身边的社会与生活。 | 1、重点:学习借助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或适当的技法来表现和平的美好生活。 2、难点:如何表现热爱和平的主题。 3、兴趣点:举办“我眼中的战争与和平”美术作品展、看谁的作品有创意。 4、观察点:和平的色使者 | 英雄人物的事迹和美术作品,准备绘画工具 学生收集 |
6 | 做个胸卡送老人 |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胸卡的用途,学习制作胸卡的方法步骤。②结合胸卡的外形、色彩、图案、文字等要素进行大胆设计制作。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组织交流、讨论、了解老人的生活及人生经历。②通过欣赏、学习、掌握胸卡设计的基本要素。③通过尝试、探索、从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在欣赏与探讨中掌握胸卡的制作技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做胸卡献给老人,培养学生关心人、尊重人的良好品德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 1、重点:能从胸卡的外形、色彩、图案文字进行大胆创新制作。 2、难点:制作什么样的胸卡让爷爷奶奶喜欢。 3、兴趣点:①胸卡制作的实用性和多样性。②自己做小设计师、为爷爷奶奶制作胸卡的过程。 4、观察点:小胸卡的外形、色彩、图案和文字。 | 1、 一课时、2、让学生收集有关胸卡制作品中3、准备绘画工具。 |
7 | 第7课 画出立体感、空间感 | 了解生活中透视现象的基本特征,学习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与原理。 学习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前后的空间关系。 理解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增强科技意识。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环境的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透视的基本方法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的基本原理。 。 | 各种不同材质的物品。 绘画工具 范画作品 |
8 | 第8课 表现物体表面的特征 | 1.观察不同物体的表面特征,学习运用不同的线条与色彩表现各种物体的表面特征。 2.通过欣赏、体验与尝试,养成勤于观察,善于表现生活,用于创造美好生活得情感。 | 教学重点: 学习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来表现物体表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平滑、粗糙、流畅、生涩、轻快、厚重、柔和、硬朗等不同线条来表现物体的表面特征。 | 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不同表面特征的物品,如实物、图片资料、画、绘画工具。 |
9 | 第9课 用线条、色彩画感觉 | 1、学习以线条与色彩进行造型表现的基本知识; 2、 学会用线条与色彩的美妙组合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养成积极观察自然、传达情感和表现美好生活的良好习惯; 4、培养细心欣赏、善于想象、大胆表现的学习态度。 | 教学重点: 能运用不同的线条或色彩画出自己的感觉; 能运用线条或色彩的美妙组合表达感觉。
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线条或色彩的组合与搭配进行有主题的造型表现。 运用线条与色彩的组合表现自己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感受。 | 有关表现自然景物和水果的图片以及绘画资料,多幅线描与色彩的抽象画。 |
10 | 第10课 变幻的色彩 | 1.掌握色彩退役的三种方式。 2.应用色彩退役的设计手法去装饰常见的器皿或包装盒。 教学重点: 运用色彩退役方式,装饰一件常见的器皿或一个包装盒。 | 教学重点: 运用色彩退役方式,装饰一件常见的器皿或一个包装盒。 教学难点: 有规律地排列色彩,根据不同的装饰对象选用不同的色彩退役方法去设计。 | 有关色彩退役的十五和图片,纸杯或包装盒、笔、颜料等。 |
11 | 第11课 重复与渐变 | 掌握重复与渐变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 运用重复与渐变构成原理装饰手提袋。
| 教学重点: 运用城府于渐变的构成原理装饰手提袋,加深对上述构成原理的理解。
教学难点: 重复与渐变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及较精确的徒手绘制的表现能力。 | 有关重复、渐变的实物和图片,手提袋、画笔、颜料等。 |
12 | 第12课 线材与面材的立体造型 | 通过线构成的制作使学生认识到,用常见的普通的线材料可创造出美丽的艺术品。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点、线、面的造型原理和方法,并给以心灵手巧的训练。
| 平面构成是现代设计基础的重要部分。本课是用平常的细线按照某种规律缠绕在底板上,设计出具有韵律感的平面构成的作品。在平面构成中,线构成属线材工艺范畴,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时可以看到这种线材构成的形式,如课本列出的照片,把细竹枝捆扎在一起,再以螺旋状扭转散开竖放在地,就会出现这种具有韵律感的构成形式。在现代社会中,不少新型建筑物前面也安置上用金属线材造成的现代雕塑,与现代建筑物成为一体,具有很强的装饰作用和现代感。 | 教师制作示范教具(或选用优秀学生作品)。 教师统一准备学生作业用具:稍厚的咭纸两小块(不同颜色),色线三至五种(采用稍粗的缝衣线)。 |
13 | 第13课 生动的纸造型 | 1.能够认识“浮雕”是雕塑的一种,并能够区分几种不同的艺术创作形式 2.运用剪贴、卷曲、折叠、雕空及压线屈折等技巧制成纸浮雕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现纸张的特性,增强对雕塑的兴趣 |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运用纸浮雕的五种基本造型方法塑型,并能对其进行综合运用 2.能够发挥纸张的特性,做出多样化的“浮雕”效果 | 多媒体的演示、作品范例 剪刀、胶水、美工刀、彩色纸 |
14 | 第14课 别致的灯 | 通过学习立体纸工,运用剪切卷接的造型手法,制作出多变的柱体纸工,培养他们现代设计意识和严格、精巧的手工制作能力。 |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基本的立体造型技术,设计制作一件漂亮的灯饰。 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恰当地把不同形体进行组合,设计出新颖别致的灯饰。 。 | 教师的范品两三件及课堂演示用品(展示图),界刀,直尺,铅笔。 |
15 | 第15课 博古架 | 1. 了解博古架的历史渊源、独特的文化品味、美学价值和使用价值; 2. 学校“多宝格”的成型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设计制作一个结果别致的博古架。 | 教学重点 学习(纸制)博古架的几何图形组合造型设计的制作方法,设计制作一个别致的博古架。 难点 用纸袋刻制、插接成型的技法的掌握与运用。 | 用纸袋刻制成型的、插接成型的、组合成型的博古架作品各一个。 |
16 | 第16课 我为奥运做贡献 | 1、 了解奥运会的历史及意义; 2、 学习设计制作奥运会场馆或其它设施、纪念品模型的方法技能。 | 教学重点 学习制作模型的造型方法,体验制作乐趣。 教学难点 体育场馆模型的组合成型。 | 1、 图片准备: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一些奥运会场馆、火炬、吉祥物、标志等纪念品的图片资料。 |
17 | 第17课 群居的动物 | 1.掌握制作手拉手的动物的设计和制作技能,设计出新颖可爱的立体造型作品。 2.通过设计和制作,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教学重点: 掌握设计、描绘、剪裁、插接等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动物形象设计和插口设计。 | 教具准备: 多种手拉手的动物、幻灯片 卡纸、剪刀、彩色笔 |
18 | 第18课 彩车大巡游 | 一、了解车的类型、结构、功能等,并学会运用多种媒材制作造型美观的车。 二、掌握制作车的基本方法。 三、在实践操作中感受用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材料制作车的乐趣和成就感。 四、训练学生积极地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实践与创造,养成善于思考、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协作精神。 | 教学重点: 利用生活中显而易见的材料,制作汽车。 教学难点: 车型设计新颖美观,结构合理。 | 自备的制作汽车的各种材料(如,塑料瓶,易拉罐,各种蔬菜、瓜果,橡胶泥,剪刀,小刀,钻子,牙签,旧鞋,袜子,玩具赛车车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