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混凝土挡土墙(完整资料).doc
2025-09-25 17:37:01 责编:小OO
文档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混凝土挡土墙

1、施工方法

(1)由项目部测量人员放线,确定挡土墙准确位置及标高,然后进行基坑开挖,开挖宽度根据基础宽度按照1:1放坡确定。并由项目部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收方。

(2)基坑完成后,按基底纵轴线结合横断面放线复验,确认位置、标高无误并经监理确认后,方可进行随时垫层施工。施工时先将3:7灰土垫层夯实整平至设计标高,为钢筋绑扎提供作业面。

(3)测量放线确定基础尺寸后,进行钢筋绑扎、立模,同时预埋墙身钢筋和墙肋钢筋。挡墙基础的施工按跳槽施工,几个作业面可同时施工,为挡墙的墙身施工提供较多的作业面。基础施工完成后应立即回填,以小型压实机械进行分层夯实,并在表面预留3%的向外斜坡,防止积水渗入基底。基础钢筋的绑扎要注意钢筋的保护层的厚度,垫块采用和基础同强度的砼垫块,以保证砼的质量。

(4)浇筑基础砼,在基础砼施工完成后及时对墙身处的砼凿毛,保证浇筑挡墙的墙身时新浇砼与已浇砼的连接。待基础砼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进行墙身施工。首先绑扎墙身钢筋和墙肋钢筋,钢筋安装完成经监理检查合格后,开始关模,并进行沉降缝、接缝及防水处理。施工中特别注意模板的垂直度、平整度及稳定性。

(5)施工挡墙墙身时其支架要一同搭建,而墙身的斜支撑不得与支架进行连接,避免在施工中因支架的移动引起模板不稳定。

(6)砼的浇筑主要采用泵车进行输送,砼搅拌运输车运送。在浇筑中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不得过振及漏振。

(7)砼养护主要是保证砼表面的湿润,防止砼水化反应的各种影响。定期测定砼内部温度、环境温度,控制砼内外温差,防止砼表面产生裂缝。

(8)砼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可进行拆模施工,在拆模时不要损坏砼,正面模板主要采用整体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注意模板的稳定性、安全性,保证施工安全。

3.钢筋加工

(1)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3)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用I级钢筋制作箍筋其末端应做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主筋的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平直部分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主筋砼净保护层为4cm,主筋焊接采用两面搭接焊,焊接的长度不小于5倍钢筋直径。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焊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积应小于总截面积的0.5倍(受拉区),受压区不。同一根钢筋应尽量少设接头。钢筋绑扎时钢筋的交叉点应用扎丝绑扎结实,亦可用点焊焊牢。绑扎采用满绑。

在钢筋混凝土与模板间设置垫块,垫块与钢筋扎紧,垫块应采用细石混凝土制作,保证垫块的强度与砼结构的强度相同。垫块的安装应该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保证4个/m2。在砼施工过程中要不时检查垫块的位置是否准确。

钢筋绑扎的过程中有高空作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高空作业人员要系安全绳。

4.模板加工

(1)模板的安装应与钢筋绑扎配合进行,先绑扎钢筋再立模板,模板的安装不得影响钢筋的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够继续安装模板,模板不应与脚手架相联,避免引起模板变形和浇注过程中模板的不稳定。

(2)安装侧模时应防止移位和凸出,基础侧模可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墙身的侧模可设拉杆固定,对于小型结构可用金属线代替拉杆。

(3)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结、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其允许偏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允许偏差如下表)。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模板有移位和变形应及时纠正。

(4)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

5.支架搭设

(1)支架宜采用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构件拼装,支架的接头尽量减少,相邻立柱的应尽量设在不同的水平面上。

(2)模板支架的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严禁抛扔。

(3)模板支架拆除后,应维修整理、分类存放。

6.混凝土的浇筑。

(2)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

(2)混凝土自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高度不宜超过2米,以不发生离析为准。

(3)当倾落高度超过2米时时,应通过串筒或溜槽等设施下落,当倾落高度超过10米时,应设减速装置。

(4)串筒出料口下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米。

(5)混凝土按一定厚度、顺序、方向分层(50cm)浇筑。

(6)混凝土捣固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对每一振动部分必须振动到该部分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平板振动器移位间距应以振动器能覆盖已振动部分100mm为宜。

(7)砼浇筑的过程中不得随意向砼运输车中加水,来调整砼的坍落度及流动性。

施工中应注意:在施工过程要认真如实的填写施工原始记录及检查证。

7.沉降缝伸缩缝施工

挡土墙分段长度一般为10cm,两端设沉降缝,每隔两条沉降缝设置一条伸缩缝,个别地方可视情况变化作适当调整,但伸缩缝最大间距不得超过30m,与通道涵,桥台衔接处也设置伸缩缝,沉降缝可采用刷三道沥青或贴两层油毡,伸缩缝宽2cm,从墙顶到基底在墙的内,外,顶三侧填塞沥青木丝板,深15cm。

8.泄水孔施工

挡土墙泄水孔采用Φ8cmPVC管,设置间距为250cm,呈梅花状设置,底排泄水孔应高出地面30cm,泄水孔进水口采用碎石反滤包包裹。

拆除模板当天,对应泄水孔的位置,对进出口进行妥善处理。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