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操作窗口与对话框
2025-09-25 17:36:59 责编:小OO
文档
《操作窗口与对话框》说课稿

远安职教中心 石毅

一、说教材

1. 教材及选材:本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XP+Office 2003)》第二章第一节任务四。本教材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获取、加工、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材从实用性和操作性出发,采用主题引导、任务驱动的方式编排。上一节中,学生了解了窗口和对话框的组成,而本节内容——窗口和对话框的操作,它承上启下,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应用,又是学习下一节知识的必备条件。

2. 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进一步熟悉windows xp窗口和对话框的构成;

b. 能力目标:能进行基于窗口和对话框的基本操作,体验对话框对系统设置的作用;

c. 情感目标:拓展学生思维,培养竞争意识、协作意识与计算机文化意识。

3.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窗口和对话框的基本操作;

难点:拓展学生思维,培养竞争意识、协作意识与计算机文化意识。

二、说学生

本课面向中专一年级学生,他们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意识都相对薄弱,而且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缺少学习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自信心严重不足,然而这群学生单纯、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只需要一点点成就感和学习优越感就可以点燃他们学习的热情,再加上一点点激励就可以唤醒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三、说学法

结合学情本次课采用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的方式,并采用竞赛的方式激励学生参与交流与合作。在学生中建立学习小组,在老师和导学案的帮助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在组内讨论,综合得到解决问题的更多方法,最后在小组竞争中展示学习成果。在学习中培养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和相互学习的习惯。

四、教法分析

结合本课的特点和学情,本次课将采用发现法与实验法相结合完成,而推动教学进度的是竞赛机制。本课中,学生人手一份的导学案将是一位无声的老师,由它呈现实验任务——需要解决的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动手探索、实验,找到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同时,在竞赛机制的激励下展示和分享学习成果。而基于计算机教学的特点,实验法将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有感于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的“i+1”理论,i表示学生当前的水平,1表示略高于学生现有水平的学习内容。只有当我们预设的学习目标略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即i+1时,学生通过努力达成目标。反之,i+0则太少,学生没有新的收获,i+2则太多,学生会吃不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低起点,小步子,高密度,将知识点细化,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并增加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探索、实验、演示,让学生通过有效地操作取得学习成果,更深刻地体验学习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和创造欲望。

五、教学过程

本课拟采用六步完成教学:

其中二至五这四个环节为两轮的实验与展示环节。将本节课的内容划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让学生探究窗口的基本操作,然后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中展示学习成果;后一部分让学生体验探究对话框的基本操作,然后又由小组抽题展示学习成果。

1. 视频导入、温故知新。我将跟学生一同欣赏一段戴尔电脑广告视频,让学生从精彩的广告片段中感受到计算机时时处处都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唤起同学们对计算机的热情和共鸣。接着利用一个名为“对号入座”的小游戏来复习窗口的组成等相关知识,从而温故知新,承上启下,在兴奋而又轻松的状态下进入新课。本阶段预计耗时6分钟。

2. 实验探究、小试牛刀。本阶段的学习任务是窗口的基本操作,包括窗口的关闭、最大化、最小化、移动、改变大小、切换窗口和排列窗口等,同时还有一些窗口的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学习,在导学案中学习任务都以问题的方式呈现,对一些有难度的操作还给出提示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同时在导学案中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设置,其中“探究任务”板块是必须完成的,而“试试看”板块则由学生根据情况取舍,拓展学生思维。同时鼓励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积极主动与老师或同学交流。本阶段预计耗时10分钟。

3. 抢答展示、快乐闯关。这一阶段是同学们展示学习成果的阶段,拟邀请学生自由发言或自主到前台演示,得分计入小组成绩,其他同学的补充发言也计入小组成绩。这一展示过程中老师结合同学们的表述给予必要的肯定或补充说明。本阶段预计耗时10分钟。

4. 拓展提升、组内互助。本阶段采取的学习方法与实验探究阶段基本一致,都由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学习任务。这一阶段的学习任务是体验对话框的操作,感受它带来的改变。一共有四个探究任务,呈梯度设计:前两个是设置鼠标和屏幕保护程序,根据提示不难操作;后两个稍有难度,一个是体验“确定”、“取消”和“应用”的区别,还有一个是比较对话框和窗口的区别,这就需要同学们进行探索、观察和总结,鉴于这一点,我将导学案中的这一环节设计成了填空题,大大地降低了难度。本阶段预计耗时8分钟。

5. 抽题展示、二度比拼。根据第一轮竞赛的成绩决定各小组抽签顺序,领先者优先抽题并展示答案。本阶段预计耗时6分钟。

6. 学有所得、思有所悟。本阶段要根据实际情况给出总结,并评出优胜小组,给以鼓励。本阶段预计耗时5分钟。

六、教学后记

期望通过本次教学帮助95%以上的同学掌握窗口的操作,并能对对话框进行一些基本操作。同时也旨在鼓励学生敢于尝试、乐于尝试、善于尝试。

结合本次教学实际谈谈以下几点想法: 

1. 低起点,小步子,高密度,细化知识内容,降低操作难度,激发学生的热情与信心,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的意识;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本次教学以学生主动探究、摸索实验为主、教师启发引导为辅的方式进行;

3. 教师启发不要过细过全,也不要急于给学生答案,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解决,错误的原因让学生讨论并自我纠正,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4. 教师要有耐心,及时表扬与鼓励,使学生探究心理得到有效的支持,使他们大胆尝试与表现,而不要急于求成。

5. 必须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因此在设计时,我尽量分配基础差的学生做较容易的活动项目,逐渐增强难度,增进其能力,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要大胆放手让其担负有挑战性的活动,并鼓励他们积极帮助活动中遇到困难的同学。

教中学,学中教,教学无定法。正如我向学生倡导的那样,细心观察,用心尝试,留心总结,我会带着对计算机学科的热情,跟我的学生一起摸索、成长。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