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 会计电算化 | 课 次 | 5 | 审批签字 | ||
主要教学内容 | ||||||
5 建立基础信息 任务11 设置部门档案
| 授课时数 | 4 | ||||
授课时间 | 2017.3.22 | |||||
授课班级 | 3+2会计1501 会计1501 | |||||
教材对应范围 | ||||||
项目(章) | 2 | |||||
任务(节) | 3 | |||||
页次 | 59-60 |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学会设置部门档案。 ◆能力目标:正确设置部门档案。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并注重培养学生按照会计法规制度从事会计工作的观念。 | |||||
教学重点 (突破方法) 与 教学难点 (处理方法) | ●(重点)——正确设置部门档案。 (讲解、举例) ●(难点)——正确设置部门档案。 (讲解,举例) | |||||
教学资源 | 《会计电算化上机指导》、多媒体课件 | |||||
学情分析 | 学生对会计知识有了理论基础,学习效果较好。 | |||||
拟留作业 | 预习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备 注 |
任务准备 | 这里的“部门”,是指企业内部具有分别进行财务核算或业务管理要求的单元体,不一定与实际的职能部门相对应,如生产车间、采购部门、销售部门等部门。由于在会计核算中,往往需要按部门进行分类核算和汇总,有隶属关系的上下级部门之间具有数据汇总关系,因此部门档案主要用于设置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信息。部门档案包括部门编码、名称、负责人、部门属性、信用信息等信息。 按照已经定义好的部门编码级次原则输入部门编号及其信息。例如,某部门档案编码规则如下:分三级,各级位数为1-2-2。“第一层”编号长度为1位;“第二层”编号长度为3位;“第三层”编号长度为5位。部门编号应符合编码级次原则,部门编号及名称必须唯一。 | 通过案例引出 |
操作任务 | 在完成任务10的操作后,根据以下资料建立企业的部门档案。 | |
操作步骤 | ①以账套主管身份登录T3软件,进行基础信息设置。在“畅捷通T3-标准版10.8plus1”窗口中,执行“基础设置”|“机构设置”|“部门档案”命令,进入“部门档案”窗口。 ②在“部门档案”窗口中,单击“增加”按钮。 ③在右框中输入部门编码、部门名称及部门属性等有关信息。 ④单击“保存”按钮。 ⑤重复以上操作步骤,可继续增加其他部门,否则单击“退出”返回。 | |
课后小结 | 本节课主要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信息的建立,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会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信息的建立方法和过程,并建立学生按照会计法规制度从事会计工作的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