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结束了,为了及时地总结经验教训,查缺补漏,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现就语文学科作分析如下:
一、试卷总体情况
试卷偏易,主要考查了必修5的一、第二单元前两篇课文,试卷采用150分制,150分钟完成。题型按照高考最新形势命制,由高二语文备课组集体命制。特别是作文部分紧跟高考趋势,采用了大小作文的模式,占65分。试卷总共九个大题目,分为基础知识、小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名著、大阅读、小作文、大作文等几个部分。本次月考,除字音、字形、默写几题考查了最近一个月学习内容,出自课本之外,大部分采用了课外的内容。相对来说,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
二、成绩情况:
1、平均分统计
文科普通班77.842 理科普通班 85.354
文科重点班102.525 理科重点班101.00
2.及格率:文科重点班97.50% 理科重点班94.74%
文科普通班25.56% 理科普通班44.02%
3.最高分:118分,最低分:0
从平均分和及格率来看,文理普通班的分数并不均衡.
三,难度系数
试卷部分 | 重点班 | 普通班 |
基础题 | 0.4503 | 0.5521 |
小阅读 | 0.4031 | 0.5211 |
文言文 | 0.4292 | 0.6543 |
诗歌鉴赏 | 0.3201 | 0.6283 |
名著 | 0.4122 | 0.6234 |
默写 | 0.4732 | 0.53 |
大阅读 | 0.4722 | 0.6111 |
小作文 | 0.3336 | 0.6029 |
大作文 | 0.2888 | 0.5024 |
第一题字音题,出现的字词都出现在学过的课文中,这说明学生对课内知识的掌握还十分不牢固。文科班同学不肯踏踏实实的去背诵。所以,如何更加牢固的掌握课内的知识,是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重点班\普通班都有一道语病题,从答题上来看,都完成的不是很好,所以以后的教学之中要有意识的培养这些知识.
普通班第五题是标点符号题,除了题目本身的确具有一定难度之外,学生在标点方面的知识贫乏也是很大的一个原因。标点符号的使用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的,到高三再去补充掌握恐怕太过仓促,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开始逐渐积累。
第七题到第九题为小阅读,本次的小阅读普通班是一篇关于皮影戏的社科文,重点班是食品安全的社科文。只要有细心和耐心,将题目选项与原文原句进行比对,就可以找到正确的答案。本次社科文,学生完成的情况较好。
第十题到第十二题为文言文,三个题目当中,第十一题的得分率最低。普通班重点班的得分率都较低.一方面说明学生对于这篇课外文言文理解得不透彻,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对于课内的知识掌握并不牢固。
第二卷的文言文翻译,总分12分,普通班得分很低,某些重点的实词没有掌握之外,对于翻译的方法和技巧的陌生也是一个原因,很多同学翻译出来的句子连最基本的通顺都做不到,还有许多同学根本就没下手,这不能不说明问题。还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翻译能力的训练。
本次需鉴赏的诗歌十分简单,重点班得分率相对较高,但普通班得分率却很低,事后了解有些学生根本连题都没看清楚,就放弃了,原因就是自认为诗歌鉴赏题就是很难,心中有畏难心理.考试中发现学生对诗词常识的了解很少,竟然有许多学生将词牌名理解成诗名,导致对诗歌的内容理解完全错误.答题也极不规范.今后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意识,对常见的诗歌类型及常见意象有一定积累。
本次的现代文阅读是一篇小说鉴赏,内容不难看懂,对于高二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但学生的答题技巧方面十分薄弱,有的人能够理解文章内容却达不到得分点,拿不到分,还有学生答题之时随心所欲,甚至出现了十分“口语”化的现象。这说明学生的答题能力急待加强。主要是没有抓住小说的三要素来答题。
本次小作文是普通班是描写对自然万物的感悟,很多同学没有议论,只有抒情,没有注入情感,修辞手法使用也不到位,得分就不高。重点班是扩写一句诗描写林冲被逼上梁山时的心理.有些学生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导致失分.
此次作文题目是话题作文。暴露出来的问题是作文当中出现的例证十分古老,说明学生的阅读量还停留在初中甚至小学的水平。针对此中情况,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应该是语文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且作文结构不严谨,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对作文结构的训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要针对这些问题对语文教学进行有效的改进和补充,尽可能的取长补短,力争取得更好的效果和成绩。
五、学生试卷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本的语文能力很低,下笔即错(写错字)的现象十分普遍。名句默写虽然是课堂讲过、练过、老师强调过的,但一些学生依然错,且错得离谱。说明学生读书根本不理解,纯粹是死记硬背。回答其他主观试题,在用到铺垫、抒情、衬托等手法的时候,这些字词也常常出错。
2.有的学生读书只管走马观花地读,不去认真地记忆一些东西,导致考试时,死的记不注,活的搞不来,两头落空。这次考试,名句默写、翻译等,都是课文里学过的东西,只需识别记忆即可,但有些学生却丢分严重。
3.答题不规范,不按要求答题。答题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规范、准确、全面六个字。在规范这点上,必须是怎么问,怎么答,问多少,答多少,而且要分点作答,用完整的句子作答。但有些学生却不管这些,乱答一气。有两问的,前一问不答就答第二问,也不用完整的句子回答,而是用词语、短语作答。
4.古文基础差,文学素养低。这次考试的古文,文章理解有一定难度,但题目不是很难,可不少学生文言部分的选择题全错,翻译得分不高。至于诗歌鉴赏,为了降低难度,试题里已经通过题目、注解、试题表述等方式做了多出暗示,好多学生竟然不会找的分点。
5.作文审题意识薄弱,审题能力差。这么一个含义非常明显的材料,竟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偏题、离题,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至今还没有掌握材料作文的写作,议论文的写作,没有事例,不用材料,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是表象,其背后的原因则是阅读理解能力的偏低,是作文训练做得不够。
6.卷面书写差。本届学生书写中卷面脏乱,字形丑陋不堪,也是造成失分的原因。
由于我们的学生上高二了,又像高考迈进了一大步,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更要向高考看齐。所以,做好全备课组教学的齐头并进工作刻不容缓,备考工作贯穿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是每一个教师需要明确的东西,只有明确了当前的任务,才能让高二的教学更好的服务于高考。
六、今后工作的措施
1.坚定不移地抓基础。开学以来,我们根据学生学语文缺乏自觉的语文意识,导致积累严重不足的现状,我们开始有意识地三天两头地对学生进行默写听写训练,不但默写名句,而且听写词语,甚至让学生抄写要背诵的古文。强化早读效果,扩大高效课堂的战果,让课堂高效,学习高效,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加强古代诗文的阅读训练。必修五即将结束,接下来就是先秦诸子散文选修,我们备课组认真研究了《先秦诸子散文》这本教材,对其中有的需要精讲的篇目做了明确的统一.备课组的全体教师将根据这本书的安排,扎扎实实地对学生做好教学拓展与训练工作。
3.加强主观试题答题规范化的指导。采用面批的方式,对那些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做具体的指导。
4.通过基础知识的专题训练,来打好语言文字的基础,在写作方面是多写议论文,打好写作基础。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