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学院名称: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2012年 8月 9
关于微博对大学生交友方式和获取信息渠道的影响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的参加者:
实践的主题:微博对大学生交友方式和获取信息渠道的影响
时间:7月19日至8月9日
地点:网络(利用QQ、邮件进行调查问卷)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微博用户规模保持迅猛增长的态势。截至6月底,微博用户数量达到1.95亿,半年内增长超过两倍,增长率为208.9%。网民使用率从13.8%迅速提升至40.2%,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互联网应用。
微博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影响越来越大,已渐渐成为其交流与获取信息资源的主流渠道。CNNIC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6月,我国微博群体占网民总数的57.2%,其中大学生所占的比例为72.3%。
大学生使用微博进行交流,既有普通用户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特性。他们自由选择、关注喜欢的媒体、名人、草根群体,交流的重点集中于社会热点、名流艺人、个人问题、专业知识等,并在微博上零时间获取头条新闻。通过关注热点新闻、转发评论,综合他人的意见,对微博上的海量信息进行判断、甄别,然后表达自己的意见看法。
根据调查结果,分别从微博对大学生使用者获取信息,交友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三大方面来描述、分析微博对大学生使用者的影响。
一.关于微博对大学生使用者获取信息的影响
微博可以实现即时的互动交流,它具有“一对一”的人际传播的特点,同时它也以进行“一对多”的交流,并且通过转载、复制等形式实现瞬间的海量复制。通过传统媒体,一条新闻从发生到传播,中间总是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但在微博上,几乎可是实现事件与传播的同步。一些国家已将微博作为政治的工具,一些企业也把微博列入企业品牌及产品宣传之列。甚至有很多重大新闻事件是第一时间由微博传播的。如11年7月25日的温州动车事件。很显然,微博已经成为一个比传统媒体更迅速地提供信息的信息传播载体。在微博,每个用户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微博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生产基地。这些信息中,有很多是关于身边的突发性事件的。
从统计结果看,44%微博使用者通过微博来了解社会上的新闻时事,而56%微博使用者还是通过电视报纸去了解新闻时事的(表一)。因此可以推论微博并没有取代电视报纸这些传统传播新闻媒介的地位,它只是网络上传播新闻的通道之一。
但从统计结果来看,多数微博使用者并不使用微博来发布自己的经历和心情,大多是转发其他人在微博上发布的信息,这其中多数为网络热点的讨论,微博作为新兴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据百度百科介绍,自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开始,微博才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所以统计数据仍然可以表明微博在获取信息途径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关于微博对大学生使用者交友方面的影响
除了获取新闻信息,微博还是大学生交流信息的平台。心理学家指出“人际关系”是人们重要的幸福感来源。现代社会,由于学习、生活等快节奏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需要通过参与虚拟空间里的社交互动来拓展自己的社交圈,以缓解社交、人际关系、以及日常生活压力。在微博中,很多因害羞、内向等心理原因而难以倾述的情感、生活等问题得以在这里提出,并得到交流和理解。在倾述之后,也许并不能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但因为有了宣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紧张情绪。在微博中,由于用户身份的相对真实,可以给倾述者一种真实感与安全感而不用担心无端招致匿名论坛上的那种冷嘲热讽。在微博上,大家也可以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当下的时事热点就某一问题开展热烈讨论。这样讨论是开放式的,互相之间形成平等的讨论氛围,不必受到身份等的束缚,从而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微博作为众多与朋友沟通交流的方式之一,据调查微博使用者利用微博关注现实中的朋友和并不认识但有相同兴趣的朋友的比率相等都为35%,而关注名人偶像的比率为30%(表二)。腾讯的微博和新浪微博又有一些不同之处,腾讯微博与QQ相连,所以在使用腾讯微博时能很好地与QQ上的朋友进行互动,而新浪微博由于是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它胜在注册人数多,内容广,国内国外各种行业的名人偶像都使用新浪微博。总而言之,对于使用微博的大学生,微博已成为他们与朋友交流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微博也扩大了他们的交友的范围。但在通信方面,微薄只能作为手机互联网和电脑互联网通讯工具的一个辅助功能,并不能替代QQ或其他通信工具。
三、关于微博的优点与隐患
据调查,45%的学生每天利用1-2个小时来浏览微博,有20%的学生基本时时刻刻都在关注微博信息(表三),从而说明了微博上的信息能够让使用者扩大知识面,从而影响了使用者在交际圈中的谈论的信息流结构。
除此之外,微博有随意性和绝对开放性的特点。随意性就是你可以用140个字配上图片或只是利用图片把自己的心情放上网,只言片语组成,这是很好的一种表达自己心情的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而且在语言的编排组织上,没有博客那么高。绝对开放性是只要你关注微博主你就可以看到他写的心情而不受任何。这两个特性使微博在联系方法上占一席之地,因为QQ、邮件、手机短信都是有特定的群体的或者说他们传播信息的速度没有微博快和广。但是这两个特点也带来隐患,由于微博主可以随意发布信息,难免会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发布负面的信息和谣言等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微博通过网络传播,所以网络拥有的弊端,微博也不可避免,甚至有时候会加重网络对我们的负面影响:
1.易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受干扰。青少年身心处于发展阶段,对很多社会现象缺乏正确的认知能力,而这时期形成的价值观念注定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但微博世界的价值观多元,良莠不齐,享乐、功利、媚外、哈日韩等思想似乎更具诱惑力,更易使青少年受到影响。
2.易产生情感冲突。虚拟化的微博交流使大学生缺乏面对面的人际互动,缺少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过程自然流露的情感体感。长期对网络的依赖便使有些大学生回归现实生活后无法适应,进而导致人格异常和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
3.易产生社交恐惧。数字化的人际交往和群体关系拓展了大学生交往的手段和空间,但长时间的与计算机的相处会使他们对于网络世界产生眷恋,从而很难再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渐渐与现实生活产生隔离。
4.易产生道德弱化。现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们真实地表达自我,而微博世界隐藏了人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在一个不受约束的空间里人与人的交流是随意的,没有现实中的社会和社会法则的制约,人们无需要意识自己的言行举止,大学生群体由于先天性的缺乏自我管制能力,更易受到与积极的道德观相违背的享乐思想影响,失去理性思维出现道德危机。
四、关于微博、学生与学校的建议
微博在大学生群体中大受欢迎,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展交流和教育的平台。我建议学校和教师可以尝试通过微博这一媒介,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正面引导。学校可以通过微博,不断发布校园新闻、校园动态、活动信息、服务资讯等,为同学们提供信息服务。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微博,与同学们实现课外的交流,走下严肃的讲堂,走进同学们中间,倾听他们的心声,解决他们的困惑和难题;也可以通过微博,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程振凯 《调查显示微博渐成大学生获取信息资源主流渠道》人民日报
附录
表一 你通过以下哪种路径了解时事新闻?
表二 你微博中关注最多的是哪类?
表三 你上微博大概要多久时间?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