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解答立体几何问题的五大数学思想方法
2025-09-25 17:39:32 责编:小OO
文档
 

解答立体几何问题的五大数学思想方法

学习立体几何,除了要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注意领会与总结解决解答对应问题的常见数学思想方法,下面对解答立体几何问题的五大数学思想方法加以归纳整理,供复习参考.

1 割补思想

分割与补形的思想方法是处理几何图形的重要方法,特别在处理非常规图形时,即使涉及比较熟悉的图形的问题,有时结合割补法也可以更好的得以解决,因此,此考点可明考,即出示陌生图形,也可暗考,即给出熟悉图形,但进行割补实现快速解题.

例1 如图1,在多面体中,已知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均为正三角形,,,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

                     

解析  本题所涉及的为非常规图形,没有可套用的体积公式,故需要考虑割补.

解 如图1,作垂直于,垂足分别为,连结,由,则有垂直于.由图形的对称性,,知,由,,,得.故所求体积为,选.

例2 表面积为的正八面体的各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此球的体积为(  ).

                         

解析 将正八面体嵌入到正方体中,即以正八面体的顶点为正方体各面的中心,则可知正八面体的棱长为1,则正方体底面对角线长为2,正方体棱长为,即为正八面体外接球的直径,故球的体积为,选.

2 分类讨论思想

若题目描述的情形不唯一,就要考虑借助分类与整合的思想方法解答.

例3 如图2,在直三棱柱中,,,,分别为的中点,沿棱柱的表面从到两点的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

解析 分别将沿折到平面上;将沿折到平面上;将沿折到平面上;将沿折到平面上,比较其中长即可.结果为.

3 等价转化思想

一些立体几何问题,借助等价转化思想,可以得到更好解答.

3.1 求距离的转化

点、线与面之间的距离,可以借助平行关系,借助等体积等方法实现距离的转化.

例4 如图3,正方体的棱长为1,是底面的中心,则到平面的距离为(  ).

              

解析 若直接过点作平面的垂线求距离,则难以操作.但若借助“过与平面平行的直线上每个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如图4,点分别是棱的中点,易知过点且与平面平行,于是,只需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又可得所求为的,即.

3.2 求角的转化

求角问题,往往也可以借助平行关系进行转化解答.

例5 如图5,在三棱锥P-ABC中,AB⊥BC,,点O、D分别是AC、PC的中点,OP⊥底面ABC.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

   解析 若直接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不易操作,但若根据,则可转化为求与平面所成的角. ,,取的中点,连结,则,作于,连结,则平面,所以是与平面所成的角.又,所以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大小等于,在中,,所以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

例6 (1)若一条直线与一个正四棱柱各个面所成的角都为,则.

(2)已知一平面与一正方体的12条棱的夹角都等于,则    .

解析 对(1),由于正四棱柱的六个面两两对应平行,根据同一条直线与多个平行平面所成的角相等,问题转化为一条直线与正四棱柱共顶点的相邻三个面所成的角都为,求.如图6,设两两垂直且相等,作平面,则与三个侧面成角相等,连结并延长交于,连结,则,于是,设,则,,即.

对(2),类似可知,一组平行直线与同一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问题可转化为如图6所示的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易知为.

3.3 求最值的转化

一些立体几何的最值问题,往往通过图形变换进行转化.

例7 如图7,已知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1,高为8,一质点自点出发,沿着三棱柱的侧面绕行两周到达点的最短路线的长为                .

解析 问题转化为将三棱柱的侧面沿剪开后展开,并补上展开后全等的部分后,所得矩形对角线的长,如图8所示,易得所求为.    

3.4求体积的转化

一些求体积问题,往往需要借助体积的转化求解.

例8 如图9,在体积为1的三棱锥侧棱上分别取点, 使,记为三平面的交点,则三棱锥的体积等于(    ).

          

解析  如图10,设,,则连结的交点为,设到平面的距离为,则由,可知点到平面的距离为;又由,故到平面的距离为;又由,故到平面的距离为.三棱锥的体积为1,故三棱锥的体积等于.选.

评注 本题通过多次体积间关系的转化,实现了所求体积与已知体积关系的明朗化.

4 向量法

借助空间向量,特别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后,使向量坐标化,能够更加简捷的解答很多涉及位置关系判断及求角,求距离的题目.

例9 已知四棱锥的底面为直角梯形,,底面,且,是的中点.

(Ⅰ)证明:面面;

(Ⅱ)求所成的角;

(Ⅲ)求面与面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解析 根据题目特征,注意到两两垂直,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借助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解答.

解 因为,,,以为坐标原点长为单位长度,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各点坐标为,,,,,.

(Ⅰ)证明:因,,故,所以.由题设知,且与是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由此得面.又在面上,故面⊥面.

(Ⅱ)解:因故,所以,即与所成的角为.

(Ⅲ)解:在上取一点,则存在使.要使,只需,即,解得.可知当时,点坐标为,能使.此时,,有.由,得,所以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故所求的二面角为.

5 极端化方法

一些几何问题,借助想象其极端情形,可以更好的使问题得以解决.

例10 若正棱锥的底面边长与侧棱长相等,则该棱锥一定不是(  ).

三棱锥  四棱锥  五棱锥  六棱锥

解析 对于正六棱锥,当其高趋近于0时,侧棱长趋近于底面边长,但侧棱长始终大于底面边长,而不会相等,故选.

借助极端化方法,同学们可以求一下正六棱锥相邻侧面所成二面角的取值范围.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