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21届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高三下学期3月第三次大联考化学试题
2025-09-25 17:39:16 责编:小OO
文档
绝密★启用前

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1届高三第三次大联考

化  学

本试卷共8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时,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涉及很多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莲塘乳鸭图》缂丝中使用的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 “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物理变化

C. “著作酒醴(甜酒),尔惟曲蘖(酒曲)”的“曲蘖(酒曲)”是催化剂

D.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中“淘”“漉”相当于分离提纯操作中的“过滤”

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Fe2O3可用作红色颜料

B.铝比铁活泼,所以铁比铝更抗腐蚀

C.硫酸和可用于制化肥,农药和炸药

D.硅酸钠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

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石灰乳与氯气制漂白粉:

B.利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时发生的反应:

C.用Na2S除去废水中的:

D.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

4.某种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Y、Z、Q、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Z、Q形成的单质是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离子的最外层只有两个电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Z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

B. Y与X形成的化合物的熔点一定低于Y与Q形成的化合物

C. Z的简单阴离子的半径大于W+的半径

D. YQ2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5.下列有关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案的设计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

A.图1用于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

B图2用于测定中和热

C.图3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D.图4探究SO2的漂白性和氧化性

6.某析氧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M元素有多种化合价

B.该反应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以发生

C. M能降低该析氧反应的活化能

D.析氧反应过程中每释放1 mol O2,同时会释放出4 mol电子

7.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5 mol Cl2通入FeCl2溶液中,最后溶液中含Fe3+数目为NA

B常温下,1 L的CH3COONa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

C.一定质量的某单质,若质子数为nNA,则中子数一定等于nNA

D. 12 g甲烷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为6 NA

8.我国科学家发明的制取H2O2的绿色方法,原理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剂可促进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B.每生成1 mol H2O2,X膜上转移的离子为2 mol

C. b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D.加大去离子水的流速和工.作电流均可以增大H2O2的浓度

9.一种废料的主要成分是铁镍合金,还含有铜、钙、镁、硅的氧化物。由该废料制备纯度较高的氢氧化镍工艺流程如下.已知常温下,当时表明Ni2+沉淀完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除铁”时H2O2的作用是将Fe2+氧化为Fe3+

B. “除铜”时产生的液渣的主要成分为CuS

C.除钙镁过程中,为了提高钙镁的去除率,氟化钠实际用量应该越多越好

D. “沉镍”过程中为了将镍沉淀完全,需调节溶液

10.布洛芬是一种高效的解热镇痛药,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布洛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B.与苯甲酸互为同系物

C.所有的碳原子可在同一平面

D.苯环上的二氯代物共有6种结构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有关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结论
A将生铁放置于潮湿的空气中,铁表面慢慢出现红棕色的斑点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最终生成Fe(OH)3

B分别将纯净的镁粉和打磨后的镁条放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加热,镁条表面出现红色,而纯净的镁粉附近无现象镁粉能够吸附脱色
C将硫的酒精溶液滴入一定量的热水中得微蓝色透明液体,用激光笔照射,有丁达尔效应微蓝色液体为胶体
D用pH试纸测定同浓度钠盐NaA和Na2CO3溶液的pH,前者的小

酸性H2CO3强于HA

12.环己酮()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可在酸性溶液中用环已醇间接电解氧化法制备,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制备方法可在常温常压下制取环已酮,且可实现部分原料的循环利用

B. a极电动势高于b极

C. 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理论上每生成3 mol环己酮,会有1.5 mol Cr3+生成

13.工业上利用NH3对烟道气进行脱硝(除去氧化物)的SCR技术具有效率高、性能可靠的优势,SCR技术的原理为NH3和NO在催化剂(MnO2)表面转化为N2和H2O,反应进程中的相对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达平衡时升高温度,脱硝反应的正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大于其逆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

B. NH2NO是脱硝反应的活性中间体

C. NH3脱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决定脱硝反应速率的步骤为“NH2NO的转化”

14.常温下,用20 mL Na2SO3溶液吸收SO2气体,吸收液的pH与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至b点之间对应的溶液中可能存在:

B. b至c点之间某个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存在:

C.在通入SO2气体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

D.常温下,H2SO3第二步电离常数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15—17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8、1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此题包括3小题,共39分。

15.(13分)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储能技术,广泛应用于便携电子设备上,将锂离子电池废料进行处理并进行综合利用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不仅节约资源,还能减少锂离子电池废料对环境的危害。锂离子电池的正极铝钴膜主要含有LiCoO2、Al等,处理该废料并制取Co单质的一种工艺如下图所示: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提高“碱浸”速率的措施有             (任写一条)。

(2)“酸溶1”时不同的浸出剂,钴的浸出率如下表:

浸出剂钴浸出率%

HCl

98.4
②H2SO4

72.3

98.1
浸出剂①中HCl与浸出剂③的作用均为                            。浸出剂①的浸出率最高,而工业上一般不选用浸出剂①,其原因为                        ,选用浸出剂③时,温度不宜过高,其理由为                                                           。

(3)氨水调节pH后所得滤渣主要为               。

(4)“沉钴”的离子方程式为            ,“沉钴”时若溶液中为,则此时溶液中的                  。

(5)“电解”时装置如图所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电解后a室中的电解质溶液可以返回                环节循环使用。

16.(13分)配合物乙二胺四乙酸铁钠(NaFeY)可溶于水,具有促进膳食中其他铁源或内源性铁源吸收的作用,同吋还可促进锌的吸收,是常见的铁营养强化剂。某化学小组模拟工业生产原理制取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并测定所制取样品的纯度。回答下列问题:

I.制备乙二胺四乙酸铁钠晶体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①称取2.7 g于烧杯中溶解,分批次加入适量浓氨水,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将Fe(OH)3、乙二胺四乙酸(H4Y)、H2O加入三颈烧瓶(装置如下图),搅拌,80℃水浴反应1 h.用Na2CO3溶液调节pH,经过一系列操作,过滤洗涤,晾干得到产品。

(1)“步骤①”中制取Fe(OH)3时通常采用加热的方式,原因为               。

(2)判断“步骤①”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为              。

(3)滴液漏斗中导管a的作用为            。

(4)“步骤②”中的“一系列操作”为             ,若直接将溶液蒸干会造成             。

II.测定样品中铁的含量

称取所制取的样品mg.加稀硫酸溶解后配成100mL溶液。取出1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向锥形瓶中加入稍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淀粉溶液,用c Na2S2O3标准液滴定,重复操作2~3次,消耗Na2S2O3标准液平均体积为V mL(已知)。

(5)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

(6)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17.(13分)甲醚(CH3OCH3)具有优良的燃烧性能,被称为21世纪的“清洁能源”。一步法合成二甲醚是以合成气(CO/H2)为原料,在一定温度、压强和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器中发生了下列反应:

①  

②  

③  

(1)一种新合成二甲醚的方法为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的        ;在体积恒定的绝热密闭容器中,下列能作为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序号)。

A. 

B.容器内CH3OCH3体积分数不变

C.容器内温度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断裂6 mol 键,同时断裂3 mol 键

(2)可采用CO和二甲醚催化合成乙醇。

反应①:  

反应:  

a.压强为pkPa时,温度对二甲醚和乙酸甲酯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如图甲所示,则       (填“>”或“<”)0。

图甲  温度对反应平衡转化率的影响          图乙  温度对平衡体系中产物百分含量的影响

b.温度对平衡体系中乙酸甲酯的含量和乙醇的影响图乙所示,在300~600K范围内,乙酸甲酯的含量逐渐増大,而乙醇的百分含量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

c.若压强为p kPa、某温度时,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H3OCH3和1 mol CO只反生反应①,二甲醚的转化率为90%,2 min时达到平衡,则前2 min内CH3COOCH3的平均生成速率为          ,该条件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p=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此时容器内的压强为             (用p表示).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所给的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按照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8.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冶炼金属铼(Re)的工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铼被誉为超级金属,具有特殊的功能,生产发动机叶片离不开金属铼。已知铼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5d56s2。

(1)基态铼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的形状为           ,Re3+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

(2)已知元素锰与铼为同族元素,研究发现锰的熔点明显高于铼的熔点,其原因可能是           。

(3)化合物铼酸铵(NH4ReO4)可被H2还原为Re单质:,其中的空间构型为            ;中N采取的杂化方式为           ,中N—H键键角比NH3中N—H键键角大,其原因为                 。

(4)化合物甲基三氧化铼CH3ReO3的结构式如图所示。1 mol CH3ReO3中键的数目为           ;已知甲基三氧化铼的熔点为111℃,易溶于水,则三氧化铼的晶体类型为            晶体(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5)铼的晶胞与堆积方式如图所示,则晶胞中铼原子的配位数为             。已知铼原子的半径为r cm,摩尔质量为M,晶体的密度为            (阿佛加德罗常数取NA).

19.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化合物H常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 i.(其中一种产物)。

ii.

iii.烯醇式()结构不稳定,容易结构互变,但当有共轭体系(苯环、碳碳双键、碳氧双键等)与其相连时变得较为稳定。

(1)化合物G的化学式为           ,化合物H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酯基、           。

(2)①⑤反应类型为          和           ,化合物C的图谱有          种氨原子。

(3)反应E→F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写出化合物D(分子式C9H6O3)的结构简式                    。

(5)化合物F满足以下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共有           种。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但不能和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1 mol该有机物能与2mol NaOH恰好完全反应;

③苯环上只含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只有两种。

(6)参照以上合成路线,设计一种以E和乙醛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          。

化学参和评分标准

1.B

2.B

3.C

4.B

5.A

6.B

7.D                                                                                                                                                                                                                                                                                                                                                                                                                                                                                                                                                                                                                                                                                                                                                                                                                                                                                                                                                                                                                                                                                                                                                                                                                                                             

8.D

9.C

10.B

11.BC

12.D

13.AD

14.AC

15.(13分)

(1)增大NaOH的浓度、升高温度、将铝钴膜粉碎等合理即可(1分)

(2)将LiCoO2中的+3价Co为还原为+2价(2分)    氧化产物为Cl2,污染环境(2分)   温度过高时H2O2易分解(1分)

(3)LiOH(1分)  

(4)Co2+ + CO32- == CoCO3↓(2分)   1.5×10-11 mol·L-1(1分)

(5)2H2O - 4e- == O2↑ + 4H+(2分)     酸溶2(1分)

16.(13分)  

(1)加快Fe(OH)3沉淀的产生,使得颗粒大,易于过滤(2分)   

(2)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AgNO3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已经洗涤干净(2分)  

(3)平衡三颈烧瓶与滴液漏斗间压强,使液体能顺利流下(2分)   

(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2分)   NaFeY∙3H2O分解(2分)  

(5)蓝色褪去,且保持半分钟不变色(1分)     

(6)  ﹪(2分)

17.(13分)  

(1)-122.5(2分)  BC(2分)         

(2)a. <(2分) 

b.在300~600内,随温度升高,反应①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程度比反应②的小 (2分)   

c.0.225mol•(L•min ) -1(2分)  (2分)    0.55p (1分)

18.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1)球形 (1分)   5d4(1分)

   (2)二者均为金属晶体,锰与铼同族,价层电子数相同,但是锰的半径小,金属键强,熔点高(2分)      

   (3)正四面体 (1分) sp3(1分) 原因是NH4+中的氮原子上均为成键电子,而NH3分子中的氮原子上有一对孤对电子,孤对电子和成键电子之间的排斥力强于成键电子和成键电子之间的排斥力(2分)

(4)7NA(2分)  分子(1分)

(5)12(2分)   (2分)

19.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1)C10H10O(1分) 羟基、羰基(每个1分,共2分)

(2)取代反应(1分)  消去反应(1分)     6(2分)

(3)(2分)

(4)(2分)

(5)4(2分)

(6)(共2分,其中前两步1分,后两步1分)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