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信息化相关概念汇总
2025-09-25 17:39:45 责编:小OO
文档
晋城信息中心 信息化理论汇总

一 信息化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一)基本概念

1.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特征和变化的反映。信息的范围极其广泛,任何运动着的事物都存储着信息。我们所说的信息,是指人类能够接收和利用的那部分信息。 信息一般表现为四种形态:数据、文本、声音、图像。

2.信息技术:是有关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利用等应用技术的总和,它是信息资源得以广泛开发和利用的基础。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其中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 

3.信息社会:指在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等各方面大规模地生产和利用信息与知识,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在信息社会中,信息与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劳动生产率将大幅度提高;信息将成为社会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信息产业将成为支柱产业,信息社会将是知识密集型社会;人类社会将走向小型化、分散化和多极化。 

4.信息产业:是社会经济活动中从事信息技术、信息服务、信息设备和产品生产的产业的统称。它涵盖了信息采集、生产、存储、传递、处理、分配、应用等众多产业领域。 从狭义上讲,信息产业包括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电信与信息服务业。从广义上讲,还包括印刷出版业、广播电影电视业。

5.信息化:是指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活动各领域中普遍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使之造福于社会,从而极大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并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的历史过程。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更是我国进行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 

6. 信息高速公路:概念在1992年2月美国总统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提出,计划用20年时间,耗资2000--4000亿美元,以建设美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II),作为美国发展的重点和产业发展的基础。倡议者认为,它将永远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相互沟通的方式,产生比工业更深刻的影响。而将NII寓意于信息高速公路(ISHW),更令人联想到本世纪前期欧美国家兴起的高速公路的建设,在振兴经济中的巨大作用和战略意义。

7.信息产业化:是指在信息化过程中,将信息产品制造、信息开发及信息服务等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的行业信息产业,提高信息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并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它内涵比较丰富,主要包括:加快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和系统集成业、电信运营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信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 

8.产业信息化:是指传统产业通过信息机构,大量采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过程。其作用和目的在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管理水平,为信息产业化提供广泛的应用基础,为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提供广阔的应用市场。信息产业化与产业信息化是信息化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

9.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指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推动下,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网络服务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逐渐渗透、引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就其内涵来讲,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包含了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两个层面的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起始阶段,它侧重于经济领域的信息化。而社会信息化则是从全社会大的范围来考虑信息化问题,是国家信息化的全面深入阶段。知识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简单地说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更全面地说就是人类正在步入以知识(主要是智力)资源的占有、配制、生产、分配、消费等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

10.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它是指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指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有条件者可以上网且能从网上得到更多的信息资源,而无条件者则只能徘徊在网络的大门之外,从而造成信息化水平的巨大悬殊。英国广播公司的在线新闻里则直接把数字鸿沟称为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

11. 社会信息化:通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体系内,系统、全面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推动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组织形式和人民生活方式产生性转变的过程。

12.农业信息化:是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全面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合理利用,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过程。 

13.金融电子化:指采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手段,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实现金融业务处理自动化、金融服务电子化、金融管理信息化和金融管理信息化和金融决策科学化,为客户提供多种快捷方便的服务,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14.教育信息化:是指由国家统一计划和组织推动,多渠道进行建设,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信等技术),整合各类资源,加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15.计算机辅助制造:指利用计算机直接进行制造加工和控制生产过程的技术。其主体实际上主要由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物料储运系统、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辅助测试和诊断系统等构成。 

16.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是由管理信息分系统、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自动化分系统、制造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分系统、质量保证分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分系统等组成。它通过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硬软件,将企业的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准确地交换,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从而能够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带来更多的效益。

(二)国家信息化相关理论

1.国家信息化体系的六大要素: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法规和标准。这个体系(即信息化建设六方面所涵盖的内容)是根据中国国情确定的,与国外提出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有所不同。 

2.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市场索引,;政企分开,有序竞争;维护主权,保证安全;军民兼顾,专通结合;产用结合,自主发展;重视人才,强化创新;讲求实效,因地制宜;以法治业,加强管理。

3.国家"十五"期间信息化24字方针:应用主导、面向市场、联合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竞争开放。 

4.国家"十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原则: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应用、促发展;立足国情,讲求实效;自主开发与对外合作相结合;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主体;促进信息服务业的发展;高度重视信息安全。 

5.国家信息化三大任务: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6."十五"期间国家拟推动的信息化重大工程 :(1)加速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新一代高速信息传输骨干网络和宽带高速计算机互联网,构筑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信息基础平台;(2)建设电子政务系统,构筑网络平台,形成联接到地方的业务信息系统,实现网上信息交换、信息发布、信息服务;(3)制定中国电子商务框架,完善金融支付清算系统,建立全国和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4)推进数字化城市工程,加速"三网合一"的城市数字化建设;(5)加快移动通信网,特别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网络规模;(6)重点发展软件产业、集成电路设计业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提高信息化的装备水平;(7)加强网络产品和信息安全产品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工作,组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8)发展以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数字音频和视频新产品,加快广播电视向数字电视广播的过渡;(9)大力发展新型元器件和新型电子材料;(10)加强面向下一代光通信产品研究开发及产业化。

二 信息化最新术语

1.“云”概念

(1)云计算:概念是由Google提出的,这是一个美丽的网络应用模式。狭义的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广义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务,它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可靠安全等独特功效;“云计算”图书版本也很多,都从理论和实践上介绍了云计算的特性与功用。

(2)云测试:是基于云计算的一种新型测试方案。服务商提供多种平台,多种浏览器的平台,一般的用户在本地用Selenium把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好,然后上传到他们网站,然后就可以在他们的平台上运行Selenium脚本了。

(3)云安全:是网络时代信息安全的最新体现,它融合了并行处理、网格计算、未知病毒行为判断等新兴技术和概念,通过网状的大量客户端对网络中软件行为的异常监测,获取互联网中木马、恶意程序的最新信息,传送到Server端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再把病毒和木马的解决方案分发到每一个客户端。

(4)云存储:是在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 当云计算系统运算和处理的核心是大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时,云计算系统中就需要配置大量的存储设备,那么云计算系统就转变成为一个云存储系统,所以云存储是一个以数据存储和管理为核心的云计算系统。

2.三网融合:"三网"是指电信网、计算机通信网和有线电视网。所谓三网融合概念上可以从多种不同角度和层次去观察和分析,至少可以涉及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行业融合和终端融合及网络融合。表现为技术趋向一致,网络层次可以实现互联互通,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使用统一的通信协议。

3.物联网(IOT):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4.传感网:定义为随机分布的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的微小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

5.网络舆情: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

6.网络发言人:是传统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互联网空间的延伸和拓展,其背后是一个完整的团队和制度,涉及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报、交办、回应等环节。其实质在有关部门针对网友的质疑,以实名方式进行直接和及时的解释与沟通。

7.3G:其实它的全称为3rd Generation,中文含义就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数字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而1996到1997年出现的第二代数字手机便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如接受电子邮件或网页;第三代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8.4G:是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 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4G与固定宽带网络在价格方面不相上下,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 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9.虚拟化技术:在计算机方面通常是指计算元件在虚拟的基础上而不是真实的基础上运行。虚拟化技术可以扩大硬件的容量,简化软件的重新配置过程。CPU的虚拟化技术可以单CPU模拟多CPU并行,允许一个平台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并且应用程序都可以在相互的空间内运行而互不影响,从而显著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

三 电子政务相关概念

1.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是指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运作模式。其模型可简单概括为两方面:部门内部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部门与社会各界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充分进行信息共享与服务、加强群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及促进政务公开。而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一般包含网络,设备,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服务器).网络+设备+系统软件+政务平台软件(门户平台、数据交换器、工作流管理系统)。

2.办公OA: 办公自动化,英文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是办公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它利用先进的技术,使人的各种办公业务活动逐步由各种设备、各种人机信息系统来协助完成,达到充分利用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生产率的目的。办公自动化由70年代未80年代初在我国的提出,到现在已有了近二十年发展历史。由于办公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办公自动化新产品不断的出现,办公自动化的内涵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最早的办公自动化指的是传真机、打字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的使用。接着,办公自动化指的是用电脑进行文书存贮、排版、及输出工作,用电脑进行人事、财务等进行管理。 <

3.门户网站: 是一级(或各级地方)在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建立起跨部门的、综合的业务应用系统,使公民、企业与工作人员都能快速便捷地接入所有相关部门的业务应用,组织内容与信息,并获得个性化的服务,使恰当的人能够在恰当的时候获得恰当的服务。 

4.电子:指在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服务和政务信息。

5.信息网络: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是信息传输、交换和共享的必要手段。信息网络是现代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目前,人们通常将信息网络分为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这三种网络有各自的形成过程、服务对象、发展模式。三种网络在功能上有所交叉,又互为补充,其发展方向是互相融通、取长补短,逐步实现三网融合。

6.网上审批:指各级部门以网络技术为依托,在网上对居民和企业提出的各类申请进行审查,并做出决定或答复的活动。其主要功能是为管理者进行各种项目的审批管理提供一种方便、快捷和有效的工具。

7.资源数据库: 是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结构化的,无有害的或不必要的冗余,并为多种应用服务;数据的存储于使用它的程序;对数据库插入新数据,修改和检索原有数据均能按一种公用的和可控制的方式进行。当某个系统中存在结构上完全分开的若干个数据库时,则该系统包含一个数据库集合。

8.政信通:它是利用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构建一个无线办公系统,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提供短信服务,实现信息即时传递的平台。

9..电子政务专网:电子政务的业务应用系统提供信息资源组织管理、信息的收集转换、智能信息处理、信息交换传送的完整性保障、信息访问的安全控制等通用信息服务和安全保证功能。 

10.电子政务内网:泛指各国家行政机关内部的行政办公网(简称内网),其中分别运行各类相对的政务管理应用系统,其服务对象主要是领导和党务、政务工作人员。

11.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包括基于WEB的应用服务,以及客户服务C/S结构的各类客户应用模块。目前各类网站和用于向社会提供服务的网上服务系统应用均属于此类系统。

12.电子政务网络传输平台:仅从字面而言,就是指政务及相应的硬软件设备。但人们现在实际上已把它指为是除了各种政务应用系统之外的所有设备,它可用来开发、运行各种政务应用系统。一般包含网络,设备,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服务器)。网络+设备+系统软件+政务平台软件(门户平台、数据交换器、工作流管理系统)。

13.信息资源数据库:在网上一切信息的统称,一般包括文件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数据仓库、XML数据库等。

14.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在随IT技术的发展而增加,一般指防火墙、加密机、防病毒设备(硬软件)、防电磁干扰的屛蔽设备、入侵检测设备、容灾备份设备等,用于防止未经过授权的数据访问或恶意的系统攻击。

15.信息交换:这里特指电子政务中的信息交换,是指部门之间信息系统间的协同工作所进行的信息交换。这种信息交换要求解决异构系统(不同的数据库、不同的开发工具开发的系统、不同的开发商用不同的标准开发的系统都是异构的)的信息交换,并且是安全的、有权限区别的信息的自动交换。

16.物理隔离:指两个系统之间没有任何的直接物理连接通路。在网络中指从光缆、设备、计算机都自成一套的系统。它们之间的信息交换完全倚赖人工利用盘、人工输入来实现。必须指出在网络之间用网闸进行隔离也是一种物理隔离。用网闸隔离可实现信息的可信自动交换。

17.逻辑隔离:同一套物理设备,但利用软件的方法实现互相隔离。一般持有特别的权限就可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最典型的逻辑隔离技术有防火墙、虚拟子网。

18.政务呼叫中心:利用有线、无线通信设备向向公众(包括那些无法使用INTERNET的公众) 、企业(包括那些无法使用INTERNET的企业)提供服务的机构,服务包括:与相关的咨询、投诉、查询等。公众对发出电话、传真信息,要求办理有关事务(咨询、投诉、查询),而为了接待这些要求专门设立有一个专门机构处理、回答各项事宜。这些设备、人员就组成了一个呼叫中心。

19.政务导航系统:一般是指在公众门户上设立的、引导各类人员方便、快速使用政务各项功能的指导工具系统。它可以是一个说明书,或一个可视化的图形引导说明系统。

20.容灾备份:为了应对地震、火灾、水灾、战争、所造成的对信息系统的破坏:信息丢失、设备故障停运等,而设立的、远离网络设备管理监控中心的一套备用设备。这套设备每天或实时对中心的内容进行动态备份,一旦事故发生,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备用系统,由备用系统代替中心系统的工作。

21.信任服务体系:电子政务系统必须为市民、企业、工作人员提供可信赖的服务,这涉及到安全、管理措施、设备所构成的一套完整的体系。具体包括:在一定范围内,提供一种有法律效力的保证.例如:设备的可信接入、信息的可信传输与接收、安全的可靠认证、权限级别的可靠控制、信息的可靠存储等。总之,要使各类人员能放心大胆的使用系统提供的所有服务。

22.无纸化办公:是指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进行办公。主要传媒工具是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工具,可以实现不用纸张和笔进行各种业务以及事务处理。从二十世纪末开始,在本世纪初逐渐增加,预计在本世纪头十年达不到普及。 无纸办公,即不用纸张而办公.在无纸化办公环境中,计算机、应用软件、通信网络是三个最基本的要素。

四 常见英文术语翻译

1.ATM:Asynchronous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的缩写,意为"异步传输模式"。

2.Back Door :后门,指绕过安全性控制而获取对程序或系统访问权的方法。在软件的开发阶段,程序员常会在软件内创建后门以便可以修改程序中的缺陷。如果后门被其他人知道,或是在发布软件之前没有删除后门,那么它就成了安全风险。

3.Bandwidth:带宽,是网络信号可使用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这个术语也用来描述指定网络介质或协议的额定吞吐能力。 

4.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缩写,即电子公告牌系统。是配备有一个或数个调制解 调器作为信息的传递或信息中心源的计算机系统。这种电子公告牌系统通常只为特定专门行业服务,并且一般由软件销售商和不同pc用户组织起来建立。

5.Bit Library:数字图书馆。 

6.Bluetooth:"蓝牙"技术,"蓝牙"技术其实质内容是指通用型无线信号传输接口及其操控软件的公开标准。 

7.BTOB:Business To Business的缩写,意为"企业对企业"。 

8.BTOC:Business To Consumer的缩写,意为"企业对用户"。 

9.CA:Certificate Authority的缩写,意为"数字证书认证中心机构"。CA认证,主要负责产生、分配并管理所有参与网上交易的个体所需的身份认证数字证书。

10.CAD:Computer Aided Design的缩写,意为"计算机辅助设计"。

11.CAM:ComputerAidedManufacturing的缩写,意为"计算机辅助制造"。

12.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缩写, 意为"码分多址"。

13.CERNET:China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etwork的缩写,"意为中国教育科研网"。

14.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的缩写,意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5.CMIS:Compute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的缩写,意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16.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的简写,意为"能力成熟度模型",是一种用于评价软件承包能力并帮助其改善软件质量的方法。 

17.Coaxial:同轴电缆,是指有两个同心导体,而导体和屏蔽层又共用同一轴心的电缆。最常见的同轴电缆由绝缘材料隔离的铜线导体组成,在里层绝缘材料的外部是另一层环形导体及其绝缘体,然后整个电缆由聚氯乙烯或特氟纶材料的护套包住。

18.Computer Virus: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19.DDN:Digital Data Net的缩写,意为"数字数据"。

20.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缩写,意为"电子数据交换"。它是一种在公司之间传输订单、等商业文件的电子化手段。

21.Email Bomb:邮件,使得攻击目标主机收到超量的电子邮件,使得主机无法承受导致邮件系统崩溃。

22.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缩写,意为企业资源计划。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23.Fiber:光纤是以光脉冲的形式来传输信号,材质以玻璃或有机玻璃为主的网络传输介质。它由纤维芯、包层和保护套组成。

24.Firewall:防火墙,一种确保网络安全的方法。防火墙可以被安装在一个单独的路由器中,用来过滤不想要的信息包,也可以被安装在路由器和主机中,发挥更大的网络安全保护作用。防火墙被广泛用来让用户在一个安全屏障后接入互联网,还被用来把一家企业的公共网络服务器和企业内部网络隔开。另外,防火墙还可以被用来保护企业内部网络某一个部分的安全。例如,一个研究或者会计子网可能很容易受到来自企业内部网络里面的窥探。

25.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的简写,是tcp/ip协议中用于向网络登入显示文件及目录清单的传输文件的协议。ftp支持多种文件类型和文件格式,包括ascii文件和二进制文件。

26.Gateway:网关即将两个使用不同协议的网络段连接在一起的设备。它的作用就是对两个网络段中的使用不同传输协议的数据进行互相的翻译转换。

27.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意为"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货币价值。  

28.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缩写,意为地理信息系统,它是将计算机硬件、软件、地理数据以及系统管理人员组织而成的对任一形式的地理信息进行高效获取、存储、更新、操作、分析及显示的集成。 

29.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的缩写,意为"全球定位系统",它由空中卫星、地面跟踪监测站、地面卫星数据注入站、地面数据处理中心和数据通讯网络等部分组成。用户只需购买GPS接收机,就可享受免费的导航、授时和定位服务。 

30.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的缩写,意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31.HFC:Hybrid Fiber Coaxial的缩写,意为"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 

HTTP:超级文本传输协议的缩写,用于管理超级文本与其他超级文本文档之间的连接。

32.HTML:超级文本标识语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的简写,用于建立web页面和其他超级文本语言。

33.HUB:集线器是计算机网络中连接多个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的连接设备,是对网络进行集中管理的最小单元。英文Hub就是中心的意思,像树的主干一样,它是各分支的汇集点。HUB是一个共享设备,主要提供信号放大和中转的功能,它把一个端口接收的所有信号向所有端口分发出去。一些集线器在分发之前将弱信号加强后重新发出,一些集线器则排列信号的时序以提供所有端口间的同步数据通信。

34.ICO:企业信息主管。 

35.ICP:互联息提供商。 

36.IP: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意为"网际协议"。 

37.INTERNET:国际互联网。 

38.IT: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缩写,意为"信息技术"。 

39.ITA:Information Technology Agreement的缩写,意为"信息技术协议"。 

40.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的缩写,意为"国际标准化组织"。 

41.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的缩写,意为"互联网服务提供。

42.IP Security:网际协议安全,IPSec作为安全网络的长期方向,是基于密码学的保护服务和安全协议的套件。因为它不需要更改应用程序或协议,您可以很容易地给现有网络部署IPSec。IPSec对使用L2TP协议的VPN连接提供机器级身份验证和数据加密。在保护密码和数据的L2TP连接建立之前,IPSec在计算机及其远程隧道服务器之间进行协商。

43.LAN:local area network的缩写,意为"局域网"。 

44.Paperless Office:无纸办公室,是理想的办公室,所有的信息都以数字方式,而不是以纸张形式存储、操作和传送。 

45.Moore's Law:摩尔定律,Intel公司创建人之一戈登·摩尔的经验法则,他预言微处理器的处理能力每18个月到24个月将增加一倍,实际情况证明这一定律是对的。

46.Port:端口,进出计算机的路径。个人计算机的串口和并口是用于插接通讯线、modem和打印机的外部插槽。在编程过程中,端口可以是符号接口,也可来自于应用程序或实用工具。 

47.RS:Remote Sensing的缩写,意为"遥感"。"遥感"一词通常是指获取和处理地球表面的信息,尤其是自然资源与人文环境方面的信息,其最后反映在主要通过使用飞机或卫星获取的像片或数字影像上。 

48.SDH:同步数据序列传输。 

49.Switch交换机是一种基于MAC(网卡的硬件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50.TCP/IP协议:包含了在internet上的网络通信的标准,以及一组网络互联的协议和路径选择算法,TCP是传输控制协议,保证在传输中不会丢失;IP是网 络协议,保证数据被传到指定的地点。

51.TM:智能卡。 

52.Twisted Pair(双绞线)是由两根相互绝缘的铜导线按照一定的规格互相缠绕在一起而成的网络传输介质。它的原理是:如果外界电磁信号在两条导线上产生的干扰大小相等而相位相反,那么这个干扰信号就会相互抵消。

53.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的缩写,意为"波分复用"技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