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
2025-09-25 17:38:33 责编:小OO
文档
一、《认识更大的数》

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数级……亿级万级个级

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

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

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
2、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4、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5、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二、《线与角》

1、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

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 :直线AB或直线BA。

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2、画直线。

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个点能画一条直线。

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

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3、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1)平行线的画法。

①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②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③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2)能够借助实物,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寻找出图中的平行线。

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如:AB∥CD。

3)、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互相垂直:就是直线OA垂直于直线OB,直线OB垂直于直线OA)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说明了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必须相交,相交还要成直角。)

4)画垂线:

①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要让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给定的点重合。

②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画图时一般左手持三角尺,右手画线。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必须通过给定的这个点。

5)会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系。如:OA⊥OB。

明确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

4、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1)认识平角、周角。

平角 :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

180°,等于两个直角。

周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四个直角。

2)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大于180度小于270度叫做优角(此为补充内容);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

3)动手画平角、周角。

认识度。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4)认识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

5)看角的度数时要注意是看外刻度还是内刻度。交的开口向左看外刻度线,角的开口向右看内刻度线。

6)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

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点一个点(一看),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

三、《乘法》

1、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2、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3、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使用时机: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数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4、500和2等。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数:(a+b)×c=a×c+b×c或(a-b)×c=a×c-b×c

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式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四、《图形的变换》

1、绕中心点旋转的方向:顺时针,即顺着钟表时针走的方向,从上往右走,再往下,最后向上。  逆时针,和顺时针的方向相反,从上往左走,再往下,最后向上。

2、对照方格纸能准确的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

3、体会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并能进行简单的制作。如利用一个三角形,通过旋转和平移制作出不同的复杂图形。

五、《除法》

1、用竖式求除数是两位数(整十数)除法。注意: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要写在个位上。

2、除数是整十数,商也是整十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注意在商的末尾必须补0,它起到占位的作用。

3、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利用上面三个关系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方法,试商时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

1)了解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为验算做好准备。

2)体验改商的过程,掌握改商的方法。在试商的时候,如果在估商的时候,把除数变大了,商就可能变小;如果把除数变小了,商就可能变大。(或者当所得的余数大于等于除数时,商小了需要调大;当试的商与除数的乘积大于被除数的时候,则商要调小。)

3)能够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进行估算。

4)确定商是几位数的方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前两位够商1,商则是两位数;如果前两位不够商1,商则是一位数。

5)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A、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商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B、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商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6)、中括号的作用,能够改变运算顺序。

明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六、《方向与位置》

1、数对的表示方法:先表示横的方向,后表示纵的方向,即根据直角坐标系,确定某一点的坐标(x,y).

1)数对的写法:先横向观察,在第几位就在小括号里先写几,再点上逗号;然后再纵向观察,在第几位,就在小括号里面写上几。如小青的位置在第三组,第二个座位,用数对表示为(3,2)。

能根据数对说出相应的实际位置。如某个同学在(5,6)这个位置。他的实际位置是,班级中(从左往右数)第五组第六个座位。

2)认识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3)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1)以某一点为观测中心,标出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将观测点与物体所在的位置连线;用量角器测量角度,最后得出结论在哪个方向上。

七、《生活中的负数》

1、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在温度前面写上“—”号,如“—2℃”“—12℃”通常读作零下2摄氏度、零下12摄氏度。

2、能够正确地比较两个零下的温度的高低:0℃和零上的温度高于零下的温度;零下温度的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正数:比0大的数字都是正数,有的时候我们在正数前面添上“+”号。

负数:比0小的数字都是负数,我们在负数前面提案上“—”号。

3、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能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问题,要确定以什么作为标准(即以什么作0点)

八、《统计》

1、统计图中1格表示不同单位量,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判断1个表示几个单位。数据大,每1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多,数据小,每1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小。

1)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2)明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直观、方便、便于察看。

3)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确定水平方向,标出项目;确定垂直方向代表的数量(一格代表的数量);根据数据的大小画出长度不同的直条;写出标题。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