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育课期末考试试卷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合计 |
标准分 | 20 | 10 | 70 | 100 |
实得分 |
一、选择题(每题1分,计10分)
1、( )是美国美术教育家。他的美术教育思想被称为工具论。他说:艺术教育对我们的教育系统和社会的主要贡献在于强调个人和自我创造的潜能。
A、罗恩菲尔德 B、杜威 C、艾斯纳 D、西泽克
2、( )认为,评价的目的主要在于改进教学的计划与方法,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A、罗恩菲尔德 B、杜威 C、艾斯纳 D、西泽克
3、对于儿童美术欣赏的发展( )岁是本能直觉期。
A、1-2 B、3-4 C、0-2 D、3-7
4、( )时期儿童画在纸上的是一些随机的点和杂乱的、不规则的线条 。
A、未分化涂鸦 B、控制涂鸦 C、圆形涂鸦 D、命名涂鸦
5、( )期儿童常用所画的图象来表达自己的意想,儿童笔下出现“蝌蚪人”的形象。
A、圆形涂鸦 B、象征 C图式 D、涂鸦
6、皮亚杰认为幼儿( )岁对自己和经验不加区分,认为一切事物都与自己一样有相同的心理。
A、0-4 B、0-5 C、4-6 D、2-6
7、( )又称异方向同存式或视点游走式。
A、透明式 B、拟人化 C、展开式 D、圆圈式
8、()画法是将静止的物体赋予动感,将没有表情的静止的物体赋予喜、怒、哀、乐等。
A、夸张 B、省略 C、概括 D、拟人
9、( )就是将画面中要表现的内容合理地确定位置,有美好的视觉感受。
A、立意 B、构图 C、归纳形体 D、主次
10、所谓( )是指画面上所表现的物象在有主次的同时,还要有虚实关系,就是说,物象的安排要有疏密和轻重之分,是画面均衡。
A、轻重均衡 B、主与次 C、立意 D、构图
11 、教师以和谐的态度营造一种温馨的气氛,让幼儿有足够的自由,能培养幼儿的( )。
A、创造能力 B、审美能力 C、实践性 D、感受
12、( )可以靠外出参观扩大视野和谈论生活中的经验来获得
A、立体经验 B、平面经验 C、审美经验 D、色彩经验
13、贯彻( )原则要注意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通道进行美术活动。
A、创造 B、审美 C、实践 D、体会
14、美术欣赏的第二个阶段是( )。
A、感受阶段 B、观察阶段 C、思考阶段 D、判断阶段
15、美术欣赏的( )也经历了感知 想象 理解 情感的过程
A、感受阶段 B、观察阶段 C、思考阶段 D、判断阶段
16、( )指有由教师提出绘画的主题和要求,幼儿按照这一要求完成绘画。
A、意愿画 B、命题画 C、创作画 D、想象画
17、( )指由幼儿自己地确定绘画的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作为支持者协助完成绘画。
A、意愿画 B、命题画 C、创作画 D、想象画
18、( )指制作一件手工作品的动机是什么。
A、构思 B、命题画 C、构图 D、装饰
19、( )美术活动是一次幼儿美术能力和情趣得到充分展示的机会。
A、随机 B、外出 C、节日 D、家庭
20、( )是把握教育活动的价值活动。
A、教育评价 B、教育组织 C、教育目标 D、教育准备
二、判断题(每题1分,计10分)对划,错划X
1、从把握儿童艺术的角度,我们主要侧重在艺术的活动层面来论述。( )
2、“透明”画和展开的画法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产物。( )
3、儿童手工发展分为:无目的的活动期和基本形状期。( )
4、现代西方美术教育目标基本上是以20世纪以来西方的两大理论流派工具论和本质论为理论依据的。( )
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为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
6、教育部指出幼儿园美术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既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
7、审美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活动实践应具有审美性。( )
8、幼儿的创造包括两个方面,一类是实在的可视形象的创造,另一类是审美心理意象的创造。( )
9、美术欣赏的第一个阶段就是主体审美判断形成的阶段。( )
10、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评价的参照系统是教师对自己设计和实践的美术教育活动作出价值判断所参照的条件。( )
三、详答题(共计70分)
1、幼儿涂鸦活动具有哪些特征? 对于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成人应该如何去做?(10分)
2、分别从几个方面概括儿童美术处于图式期的特征?(10分)
3、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的制订应主意什么?(10分)
4、、撰写幼儿园大班的活动目标,课程内容自拟。(10分)
5、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具体内容的选择有那些?(10分)
6、在儿童美术创造教育中,贯彻创造性原则应注意那些?(10分)
7、对幼儿的发展进行评价,主要目的是什么?(10分)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