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教案 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工作方式
2025-09-25 17:38:41 责编:小OO
文档
安徽省特殊教育中专学校教学设计

姓名胡 苗

班级教室时间
课程名称康复医学

概论

教学课题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工作方式

课时1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教材体现实用性和操作性,注重对职业院校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内容组织以简明适度、实用够用为原则,强调科学严谨、简明扼要、可理解性强和理论联系实际。本节内容选取第六章第三节《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工作方式与流程》的相关内容。在教学时,对教材做了适当处理,将第三节前一部分内容单独列为1课时,增加了教学容量,扩展了部分重要知识点,从而强化同学们对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和流程的理解。

主要行为了解康复医学专业人员及其工作方式
部分行为了解康复医学复医学专业人员的工作方式与流程。
学情分析目标群体康复专业学生
学情分析1、基础:已经学习了我国康复医学工作人员的分类和职责,有一定基础;

2、优点:积极要求进步,对康复尤其是残疾人康复有极大的求知热情;

3、缺点:基础普遍较差,对康复专业知识比较陌生,学习能力略低。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康复医学协作组的构成;

2、了解康复医学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叙述出康复医学协作组的构成小组成员的职责;

2.能叙述出康复医学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和基本工作流程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康复医学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和流程,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敬业精神,热爱本职工作。

重点难点教学

重点

1、康复医学协作组组成与成员职责;

2、康复治疗师的概念和职责;

3、切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康复医学工作方式。

教学难点1、康复协作组的小组协同工作模式;

2、康复医学工作的基本流程。

教学方法教  法

教授法、演示法、图示法
学  法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分组实践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学案、课件、挂图等。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的小组,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安排师生行为、教学方法
复习旧课

(3分钟)

回顾我国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种类和职责:

1、康复医师(康复协作组的组织者):接诊,主持康复评定和会诊,指挥协调康复计划的制定实施;

2、康复护士:负责患者的基本护理和康复护理,配合康复治疗,或兼任心理和社会康复工作;

3、物理治疗师:负责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如神经肌肉、骨关节、心脏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和训练;

4、作业治疗师:通过作业训练恢复或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能力和职业工作能力,以补偿其功能的不足;

5、言语治疗师:对言语及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评定和矫正治疗,恢复其语言沟通和设施吞咽能力;

6、心理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促进其心理康复;

7、假肢与矫形器师:负责假肢、矫形器的设计和制作,并为使用各种辅具的患者进行培训和维护;

8、中医康复治疗师:将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方式应用于康复过程,以配合其他康复手段;

9、文体治疗师:组织患者参加文体活动进行功能训练,达到康复目的;

10、社会工作者:通过调查走访和联络协调社会各方力量,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11、职业咨询师:通过职业评定、就业咨询和职业培训等方式促进患者实现职业康复。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回顾我国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分类和职责。

提问:哪位同学能回答我国康复医学专业人员都有哪几类?

学生行为:回答问题。

教师行为:鼓励、肯定、补充。

教学方法:引导法、提问法。

意图:强化记忆、巩固知识、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

(1分钟)

我们刚刚回顾了我国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分类和职责,那么在实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各个专业的康复治疗人员又是如何工作的呢?他们之间又是如何实现分工合作呢?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新课内容。

在整个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各类专业人员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开展工作,各司其职,沟通交流,相互协作,共同往常康复治疗过程,从而实现患者功能障碍的全面康复和顺利回归社会。

今天这一节,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国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工作方式。

教师行为:通过提出两个问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内容。

学生行为:听课和思考。

教学方法:引导法、提问法。

意图: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思考。

新课教学

(14分钟)

新课教学

(14分钟)

(一)康复医学协作组的组织形式

康复医学的全面康复原则和多学科共同干预的特点决定了康复医学工作人员是由多个跨学科的专业人员组成的,在解决康复对象功能障碍的过程中,常采用多专业联合的形式,即由各专业共同组成康复协作组,围绕共同的康复目标,各尽其责,综合协调应用各种措施,完成康复任务。

1、康复治疗协作小组的组织结构:

根据示意图可以看出,康复治疗协作组的组织者是康复医师,各学科的专业人员在康复医师的组织领导下,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在功能评价、方案的拟定和修正、功能训练、复查、效果评定等整个康复过程中相互配合,共同解决患者的问题,实现功能的恢复和改善。

2、康复协作组团队工作方式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多学科参与的康复协作组工作方式为全面康复原则的贯彻提供了基础,具有处理问题全面,技术水平精良,工作质量较高等优点;

缺点:康复过程涉及多个方面,人员分工过细意味着需要众多专业人员,成本较高,对于康复事业不发达的国家、地区或规模较小的康复机构不易实现;

康复协作组的工作方式对管理和分工的科学性合理性要求较高,如没有良好的组织,可能造成相互依赖、相互脱节,甚至相互影响或削弱治疗效果。

3、康复治疗师:

WHO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倡培养一专多能的康复治疗专业人员,以解决专业分工过细,编制人员过多,不易实现的问题。

由于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现状和现实条件的制约,康复医学从业人员还没有比较详细的专业分科,而是提倡一专多能,即我国目前对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培养目标是专业知识较全面的康复治疗师,而非单纯的物理、作业、言语治疗师等。

康复治疗师:在我国的基层康复机构,由于人员较少,无法实现按专科精细分工,配备的多为一专多能的康复治疗师,其职责包括:

(1)对患者进行基本的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物理治疗,在需要时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言语矫治和心理治疗;

(2)对患者进行简单的手法按摩、推拿治疗及针灸治疗。

教师行为:讲授知识点,使用图示和举例帮助学生了解康复治疗协作小组的组织结构和团体工作方式的优缺点。

学生行为:听讲和思考。

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图示法。

意图:通过讲解、举例和图标展示,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加深对康复治疗协作组工作方式的了解。

教师行为:讲授知识点,介绍康复治疗师的概念、产生原因和在我国康复机构中的作用。

学生行为:听讲和思考。

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

意图:通过讲解和举例,使学生掌握康复治疗师的概念和职责,为专业课学习指明方向。

(二)我国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工作方式

从康复对象的接诊到出院的整个康复治疗工作流程图如下:

1、根据图示可知,整个康复治疗过程包括:

1、康复医师接诊由康复门诊及各临床科室转诊的患者;

2、进行临床观察和医学检查,组织协作组成员会诊;

3、各专业人员对患者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严重程度进行初期评定(初期评价),并结合障碍的发展趋势、预后和归转等方面的因素各自提出近、中、远期的康复目标;

4、由康复医师总结归纳出全面完整的康复治疗目标和计划,由各专业分头付诸实施;

5、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召开治疗组会议,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中期评价),根据治疗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对计划进行修改和补充;

6、治疗结束后再次召开会议,对康复疗效进行总结,评定患者康复的总体进展情况和功能现状(末期评价);

7、提出下阶段治疗安排或出院后回归家庭和社会后的康复安排。

2、我国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组织和工作特点:

在我国,康复治疗协作组的组织形式既要体现康复医学的一般要求,也应当切合工作实际。尤其在规模不太大的基层康复机构,治疗组的人员组成应该在满足治疗需要的基础上尽量精简,人员要实现一专多能,随康复对象的需要动态变化。

一般情况下,康复治疗组是以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康复护士为主体,其他专业工作人员机动组织。若患者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就加入言语治疗师矫正语言和吞咽功能;若患者为运动功能障碍就加入康复工程师进行假肢和矫形器的适配;若患者还存在心理问题就加入心理治疗师;若暂无作业治疗师则由物理治疗师替代进行作业训练;若无言语治疗师则可由康复医师代替;心理和社会康复的工作也可由康复护士或管理人员代替,等等;在特殊情况下,如现有工作人员无法完成某些治疗工作,可根据实际需要邀请相关专家参与治疗。

总之,康复治疗组的人员组成应该是动态的,围绕实现患者功能障碍全面康复这一目标,在康复的不同时期,根据患者实际需要随时做出调整。

教师行为:讲授知识点,使用图示和举例帮助学生了解完整康复治疗过程。

学生行为:听讲和思考。

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图示法。

意图:通过讲解、举例和图标展示,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加深对康复治疗过程的理解。

教师行为:讲授知识点,通过举例帮助学生了解符合我国实际的康复治疗协作组的动态组织形式和工作特点。

学生行为:听讲和思考。

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

意图:通过讲解和举例,使学生理解我国国情下的康复治疗过程的人员组成和工作特点。

归纳小结

(1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归纳出本节重点。
布置作业

(1分钟)

1、复习本节知识点,重点回顾康复治疗协作组的人员组成、工作流程,理解和掌握我国康复治疗组的动态人员组织形式;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种关注的功能障碍类型,查找网络和书籍资料,结合本节知识,试着组织一个康复治疗协作组,并拟定出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案。

课后反思通过大量的举例和亲身实践,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了深刻印象,并激发了学习兴趣。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尤其是很多学生以前从未接触过康复医学的相关内容,还不能对教学内容形成全面深入的理解,课后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指导,并通过任务导向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扩展知识面。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