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申论全面复习资料
2025-09-25 17:39:58 责编:小OO
文档
申论全面复习资料:经济方面

对于经济方面的考查,在申论的考查中出现的几率相对来说比较低,而且考生往往一涉及到经济方面的问题就头大。

其实申论所考查的经济问题往往是我们所了解的一些经济现象,比如06年江西考的自主创新问题、07年甘肃考查的垄断行业问题、08年江苏考查的中国制造——世界工厂问题,这些经济现象是我们都有所了解的。也是我们十七大报告中所明确指出在经济发展中所要改革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

主要考查的方面有: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摆脱传统的工业化模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转变传统的机制,创造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环境。

要完成各项任务,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当前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切实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大力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坚持以人为本,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切实转变观念,实现在“好”的前提下经济“快”发展。

二是进一步完善科学发展的考核指标体系。必须建立健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反映可持续发展要求、体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考核指标体系。完善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增加反映经济发展“好”的指标的权重,加强对地方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的考核。尤其要完善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和考核体系,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约束性目标,使之成为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三是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保持和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要保持宏观经济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落实措施,并根据经济运行的新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主动引导社会预期,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四是创造良好的环境和环境。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宏观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加快职能转变,完善并加强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创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培育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环境。应引导地方和企业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项目,积极开发利用先进技术,降低消耗,防治污染。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要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五是健全相关的监督约束机制。完善能源环保、竞争、技术和产业,健全促进节能降耗减排的考核体系和奖罚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落实宏观经济,加强引导,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鼓励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要加快调整和完善对外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质量与水平,继续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完善利用外资,加强对外资投向的引导。

物价上涨问题  

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已经成为2008年宏观的首要目标。

一、造成物价上涨的原因

1、国际市场价格的带动。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这导致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进而拉动了国内粮食价格上升,并影响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价格。

2、成本推动。近十年来,我国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一直低位运行,与此同时,种植养殖成本随着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村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所以,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

3、供求结构失衡。由于去年上半年生猪价格跌到谷底,导致生猪存栏下降,部分地区出现的疫情,也加剧了生猪供应的紧张。食品类价格上涨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少数经营者串通涨价、合谋涨价,扰乱市场秩序,对价格上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内需增加推动了物价上升。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工资普遍上涨,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活跃,居民总体收入不断增加,有效拉动了内需,推动了物价上涨。

5、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带动。

二、稳定市场物价的对策建议

1、以市场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供给的安全保障机制。要将农副产品的供给保障提高到与粮食安全同等重要的定位,建立预警机制和系统的保障扶持机制,增加短缺农产品的供给,确保农副产品供应渠道畅通。同时,要加强国家对重要农产品储备的调节作用。

2、拓宽资金运用渠道,防止货币供给过快增长。近几年我国贸易顺差大幅度增加,同时外汇储备增加导致货币供给过快增长。为缓解资金流动性过剩和货币供给过快增长产生的压力,需要进一步拓宽外汇储备资金运用渠道,继续鼓励有条件的国内企业到国外投资。

3、要通过信息引导、规范市场行为,减弱通胀预期。尽管目前社会对通胀的预期明显较强,但除部分农产品外,目前大多数工业品是供大于求的,并不存在长期性内在大幅涨价条件。因此,必须通过强化信息引导来规范市场行为,从而达到减弱通胀预期的目的。

4、继续深化教育和医疗改革,抑制公共服务产品(如教育、医疗等)和垄断型产品或服务的“搭车”涨价的势头。同时,要增加对城镇和农村中低收入家庭的食品补贴,提高城镇最低生活标准,解决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困难。

5、加强资产市场力度,整顿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交易中的非法炒作行为。

 

语言归纳:

经济类:1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2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4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

5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6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道理、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

7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8深刻认识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9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

10不同的利益诉求不仅会在干部群众的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也会在不同地方、不同领域、不同部门表现出来。

法律类:1、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2、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

3、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4、真正做到党在心中,民在心中,法在心中。

5、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6、建设一支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队伍。

7、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8、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法为民,坚持司法公正。

9、自觉接受党的监督、监督、政协监督、群众监督。

10、要着力解决好执法不严、裁判不公、执行困难的问题。

11、切实解决执法不严、司法不公和诉讼难、执行难等顽症。

12、着力解决影响司法公正的性、机制性、保障性障碍。

13、让人民群众感到更安全、更方便、更文明、更和谐的要求。

14、实现由防范性管理向平等性、服务性、无偿性管理的转变。

15、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依法行政。

16、完善战略,健全,确保统一。

17、让人民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司法的温暖、方便、公正、高效。

18、保障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19、积极进行制度、、机制、方法创新,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20、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干伍。

21、各级要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全面加强和改善对工作的领导。

22、按照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健全治安防控体系。

23、机关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

24、实现由单一的行政手段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教育等手段的转变。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具有最彻底的人民性、最普遍的公平性、最有效的协调性。

26、领导干部要做勤于学习、执法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敢抓敢管、廉政勤政的表率。

27、努力在执法思想、执法实践、执法作风等各方面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28、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为重点,确保队伍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29、实现由、包办一切向领导、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转变。

30、坚决监督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量刑畸轻、有罪判无罪等执法不严、放纵犯罪的问题。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