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医学检验专业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2025-09-25 17:40:07 责编:小OO
文档


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医学检验专业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

(总分206, 做题时间90分钟)

1. 单项选择题

1.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中,(  )不能被转化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

HbO 2

B Hbred

C SHb

D HbCO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C

解析:血液在Hb转化液中溶血后,除SHb外各种Hb均可被高铁氧化为高铁Hh,再与CN-结合生成稳定的棕红色氰化高铁Hb。

2. 

常作为临床补液依据是(  )。

A WBC

B HCT

C PLT

D RDW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红细胞比积(HCT)增高可见于大面积烧伤和各种脱水病人,测定红细胞比积后可以了解血液浓缩程度,作为补液计算的依据。

3. 

(  )不是血涂片应观察的内容。

A 白细胞分类计数

B 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

C 有无异常细胞

D 红细胞形态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用嗜酸粒细胞稀释液,将血液定量稀释,并破坏红细胞和大部分其他白细胞,使嗜酸性粒细胞颗粒着色,滴入计数室;计数一定范围内嗜酸性细胞数,然后计算成每升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数。

4. 

网织红细胞计数采用染色方法是(  )。

A 瑞氏染色

B 新亚甲蓝染色

C 革兰染色

D 姬姆莎染色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WHO推荐使用的网织红细胞活体染液为新亚甲蓝,其染色力强且稳定,但染色时间不能过短。

5. 

最适宜全血细胞分析的抗凝剂应选用(  )。

EDTA-K 2

B 草酸钠

C 肝素

D 枸橼酸钠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EDTA盐对红、白细胞形态影响很小,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1993年文件建议,血细胞计数用EDTA二钾作抗凝剂。

6. 

尿管型基质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  )。

α 1 球蛋白

α 2 球蛋白

C T-H糖蛋白

β 2 微蛋白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C

解析:管型的形成必须有蛋白尿,其形成基质物为T-H糖蛋白。

7. 

粪便外观呈白陶土色,主要见于(  )。

A 消化道溃疡

B 阻塞性黄疸

C 胃炎

D 服用铁剂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粪便外观呈白陶土色,主要见于阻塞性黄疸。

8. 

常规前列腺液镜检时可见大量(  )。

A 草酸钙结晶

B 中性粒细胞

C 上皮细胞

D 卵磷脂小体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D

解析:卵磷脂小体呈圆形或卵圆形、折光性强,大小不均,多大于血小板,在正常前列腺液涂片上均匀分布,布满视野。前列腺炎者卵磷脂小体减少,分布不均,有成簇分布现象,严重者卵磷脂小体可消失。

9. 

脑脊液采集第一管用作(  )检查。

A 理学检查

B 显微镜检查

C 免疫学检查

D 细菌培养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D

解析:第一管作细菌培养,第二管作化学分析和免疫学检查,第三管作一般性状及显微镜检查。

10. 

下列表示精子活动良好的是(  )。

A 精子呈向前运动

B 精子能活动但不活泼,活动方向不定

C 精子原地打转,活动迟钝

D 精子非向前运动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活动力正常值为射精后60分钟内,精子50%或更多具有前向运动,25%或更多具有快速前向运动。

11. 

缺铁性贫血的RBC直方图表现为(  )。

A 波峰左移,峰底变宽

B 波峰右移,峰底变宽

C 波峰左移,峰底变窄

D 波峰右移,峰底变窄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缺铁性贫血的直方图特点为曲线波峰左移,峰底变宽,显示小细胞不均一性。

12. 

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属于(  )。

A 正色素性贫血

B 低色素性贫血

C 高色素性贫血

D 小细胞低色素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正常红细胞在瑞特染色的血片中为淡红色圆盘状,有生理性空白区,通常称正常色素性。除见于正常人外,还见于急性失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

13. 

诊断白血病的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为(  )。

A 血涂片检查

B 骨髓涂片检查

C 分子生物学检查

D 染色体检查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诊断白血病的最重要实验室检查为骨髓涂片检查。

14. 

过氧化物酶染色体呈阴性的细胞是(  )。

A 早幼粒细胞

B 中幼粒细胞

C 淋巴细胞

D 单核细胞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C

解析:正常人群粒细胞呈阳性(胞质内含蓝绿色或棕褐色颗粒);单核细胞呈阴性或弱阳性:幼红细胞、浆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呈阴性。

15.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有意义的实验异常是(  )。

A 骨髓原核细胞增多

B 血小板寿命缩短及血小板抗体阳性

C 毛细血管脆性实验阳性

D 出血时间延长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有意义的实验异常是血小板寿命缩短及血小板抗体阳性。

16. 

急性时相反应时含量下降的是(  )。

α 1 -抗胰蛋白酶

B C-反应蛋白

C 铜蓝蛋白

D 前白蛋白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D

解析: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包括α 1 -抗胰蛋白酶、α 1 -酸性糖蛋白、结合珠蛋白、铜蓝蛋白、C 4 、C 3 、纤维蛋白原、C一反应蛋白等。其血浆浓度在炎症、创伤、心肌梗死、感染、肿瘤等情况下显著上升。另外有3种蛋白质即前白蛋白、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则相应低下。

17. 

GHb一般可反应糖尿病人(  )内血糖平均水平。

A 1~2周

B 3~4周

C 5~6周

D 6~8周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D

解析: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因此GHb的浓度反映测定日前2~3个月内受试者血糖的平均水平,而与血糖的短期波动无关。所以目前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只作为糖尿病病人6~10周前血糖水平的定量指标。

18. 

目前血糖测定的参考方法是(  )。

A HK-G6PD

B 氧化还原法

C 葡萄糖氧化酶法

D 邻甲苯胺发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己糖激酶法(HK法)是目前公认的参考方法。

19. 

肝脏清除胆固醇的主要方式是(  )。

A 转变成类固醇

B 转变成维生素

C 转变成胆汁酸

D 转变成胆红素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C

解析:肝脏清除胆固醇的主要方式是转化为胆汁酸。

20. 

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脂蛋白是(  )。

A ADL

B β-VLDL

C OX-LDL

D HDL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D

解析:高密度脂蛋白(HDL)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HDL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呈明显的负相关。

21. 

胆酶分离是(  )的先兆。

A 急性心肌梗死

B 肿瘤

C 胆道梗阻

D 肝坏死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D

解析:“胆酶分离”现象是指急性重症肝炎时,病程初期转氨酶升高,以AST升高明显,如在症状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佳。

22. 

儿童GH过度分泌会导致(  )。

A 侏儒症

B 巨人症

C 肢端肥大症

D 柯兴氏综合征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儿童生长激素(GH)过度分泌会导致巨人症。

23.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的标本采集时间一般选择在(  )。

A 任何一次用药后1个半寿期时

B 药物消除相

C 药物分布相

D 血药浓度达稳态浓度后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D

解析: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的标本采集时间一般选择在血药浓度达稳态浓度后。

24. 

卵巢癌诊断的首选肿瘤标志物是(  )。

A CAl9-9

B CA125

C CA50

D CA153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CA125为卵巢癌诊断的首选肿瘤标志物。

25. 

在分析仪上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血肌酐方法类型应选择(  )。

A 终点法

B 速率法

C 两点终点

D 两点速率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D

解析:在分析仪上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血肌酐方法类型应选择两点速率。

26. 

自动生化分析仪交叉污染与(  )无关。

A 光度计

B 试剂针

C 搅拌棒

D 比色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发展迅速,具有多项目、多样本的处理能力,检测速度不断提高,但由于共用吸样针、试剂针、搅拌棒以及比色杯,当生化仪长期使用致其清洗能力下降、比色杯老化后引起吸附力增加、生化仪内污垢的积聚、测试顺序安排不当,且常规清洗不能有效消除交叉污染时,就会增加试剂问化学污染的可能性,引起测定结果偏高或偏低。

27. 

人体血液的正常pH是(  )。

A 7.15~7.25

B 7.25~7.35

C 7.35~7.45

D 7.45~7.55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C

解析:血液酸碱度(pH)正常范围为pH7.35~7.415。

28. 

临床上检测血清淀粉酶主要用于诊断(  )。

A 急性胰腺炎

B 急性心肌梗死

C 肝硬化

D 急性肝炎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临床上检测血清淀粉酶主要用于诊断急性胰腺炎。

29. 

诊断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是(  )。

A CK

B LDH

C CTnI

D Mb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C

解析:cTnI是唯一存在于心肌中的收缩蛋白,对心肌坏死或损伤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由于在血中含量极低,因此少量的心肌坏死,血液中浓度快速升高,是目前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好的确定标志物。

30. 

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较敏感的指标是(  )。

A 血尿素

B 血肌酐

C 内生肌酐清除率

D 血尿酸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C

解析:多数急性肾小球。肾炎内生肌酐清除率低到正常值的80%以下,但血清尿素氮、肌酐测定仍在正常范围。故内生肌酐清除率为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较敏感的指标。

31. 

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

A 螺旋体

B 放线菌

C 真菌

D 细菌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C

解析:真菌属于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

32. 

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理是(  )。

A 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

B 抑制细菌的核酸代谢

C 抑制细菌的酶活性

D 破坏细菌细胞壁中的肽聚糖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D

解析: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青霉素通过抑制肽聚糖的合成,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的细胞壁产生缺损,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33. 

研究细菌形态选用(  )生长期的细菌。

A 对数期

B 迟缓期

C 稳定期

D 衰亡期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对数期细菌的生物学特性较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敏感。因此,研究细菌的形态染色、生化反应、药物敏感试验等应选用该期的细菌。

34. 

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

A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B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大肠埃希菌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常见的致病菌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35. 

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局部感染常见于(  )。

A 失血性休克

B 烧伤或创伤后

C 尿路感染

D 肠道感染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局部感染常见于烧伤或创伤后。

36. 

分离脑膜炎奈瑟球菌的最适培养基是(  )。

A 血平板

B EMB培养基

C 巧克力培养基

D 麦康凯平板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C

解析:脑膜炎奈瑟球菌的营养要求较高,需在含有血清、血液等培养基中方能生长。最常用的是经80℃以上加温的血琼脂平板。由于血液经热变色似巧克力,故名巧克力(色)培养基。

37. 

引起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是(  )。

A 志贺痢疾杆菌

B 肠炎杆菌

C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

D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D

解析:肠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有高度传染性,严重者可致死。

38. 

关于破伤风的特异治疗,正确的是注射(  )。

A 破伤风类毒素

B 破伤风抗毒素

C 抗生素

D 抗毒素+抗生素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破伤风抗毒素血清是针对破伤风感染的一种特异性抗体,可以中和破伤风梭菌产生的毒素。

39. 

与结核分枝杆菌毒力有关物质是(  )。

A 细菌的细胞壁

B 索状因子

C 内毒素

D 外毒素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索状因子为分枝菌酸和海藻糖结合的糖脂,因与有毒结核分枝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索状蜿蜒生长有关而得名。索状因子与结核分枝杆菌毒力密切相关,它具有破坏线粒体膜及酶类,抑制白细胞游走,引起慢性肉芽肿等作用,同时还有佐剂作用。

40. 

支原体与L型细菌的最主要区别是(  )。

A 缺乏细胞壁

B 可通过细菌滤器

C 能生活

D 呈多形状生长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C

解析:支原体与L型细菌的区别

41. 

引起鹅口疮的是(  )。

A 皮肤癣菌

B 白色念珠菌

C 隐球菌

D 口腔螺旋体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鹅口疮是一种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炎症,多发生于新生儿和婴幼儿。

42. 

病毒体的基本结构为(  )。

A 核心

B 衣壳

C 包膜

D 核衣壳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D

解析:核心位于病毒体的中心,为核酸,为病毒的复制、遗传和变异提供遗传信息;衣壳是包围在核酸外面的蛋白质外壳。核心和衣壳形成核衣壳,核衣壳是任何病毒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结构。

43. 

与鼻咽癌有关的病毒是(  )。

A 腺病毒

B EB病毒

C 原核细胞病毒

D 单纯疱疹病毒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密切。

44. 

丙型肝炎病毒传染的主要途径是(  )。

A 呼吸道传播

B 血液传播

C 虫媒传播

D 粪-口传播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丙型肝炎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输血后最易感染。

45. 

AIDS的病原体是(  )。

A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B 人类白血病病毒

C 人类乳头瘤病毒

D 泡沫病毒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AIDS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46.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是(  )。

A 易发生肿瘤

B 易发生超敏反应

C 易发生感染

D 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若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则易发生肿瘤。

47. 

在局部黏膜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Ig是(  )。

A IgM

B IgE

C IgG

D IgA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D

解析:分泌型IgA(SIgA)由呼吸道、肠道、泌尿生殖道黏膜中的浆细胞产生,是黏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能阻滞病原体黏附到细胞表面,在局部黏膜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有中和毒素的作用。

48. 

具有抗原呈递功能的是(  )。

A B细胞

B 辅助性T细胞

C 杀伤性T细胞

D 抑制性T细胞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抗原呈递细胞(APC)是指能够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处理过的抗原呈递给T、B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APC主要包括单核一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以及内皮细胞、肿瘤细胞的病毒感染的靶细胞等(其中树突状细胞的抗原呈递能力最强)。

49. 

抗体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因为(  )。

A 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是牢固的

B 抗体活化补体后介导对自身细胞溶解

C 抗原阻断自身细胞受体

D 抗原引起对自身细胞的吞噬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抗体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因为抗体活化补体后介导对自身细胞溶解。

50. 

HLA属于哪类抗原?(  )

A 同种异体抗原

B 异种抗原

C 自身抗原

D 肿瘤相关抗原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HLA属于同种异体抗原。

51. 

下列不属于细胞因子的是(  )。

A 生长因子

B 白细胞介素

C 过敏毒素

D 集落刺激因子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C

解析:过敏毒素是指补体激活所产生的C 3a 和C 5a ,二者均可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C3 aR 、C5 aR 结合,触发靶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和其他血管活性介质。不属于细胞因子。

52. 

最常用的人类T细胞有丝原是(  )。

A LPS

B PHA

C ConA

D SPA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常用的诱导T细胞发生增殖的致有丝原有刀豆素A(ConA)、植物血凝素(PHA)和PWM。在临床上常用PHA来刺激人外周血的T细胞,观察T细胞增殖的程度,称为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是一种细胞免疫功能的体外检测方法。

53. 

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  )。

A APC对抗原处理和传递

B T细胞在胸腺内的分化与成熟

C T、B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

D 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与作用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①感应阶段即抗原识别阶段,指抗原呈递细胞(APC)捕获、加工、呈递抗原和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的启动活化阶段;②反应阶段是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T、B淋巴细胞)受抗原选择性刺激后活化、增殖和分化的阶段;③效应阶段免疫效应细胞和免疫分子发挥效应的阶段。免疫效应分为细胞免疫效应和体液免疫效应。

54. 

酶联免疫试验最常用的酶是(  )。

A 酸性磷酸酶

B 核酸内切酶

C 辣根过氧化酶

D 乳酸脱氢酶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C

解析:ELISA中最常用的酶为辣根过氧化酶(HRP)和从牛肠黏膜或大肠杆菌提取的碱性磷酸酶(AP)。

55. 

抗体再次应答的特点之一是(  )。

A 抗体亲和力低

B IgG为主

C 抗体持续时间短

D 潜伏期长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特点的区别:①潜伏期长短不同,初次应答潜伏期较长,再次应答潜伏期显著缩短;②抗体种类不同,初次应答产生最早的抗体为IgM,再次应答产生的抗体大部分为IgG,而IgM很少;③抗体量不同,初次应答产生的抗体总量比再次应答产生抗体含量少,维持时间较短;④抗原不同,初次应答为TD和TI抗原,再次应答为TD抗原;⑤抗体亲和力不同,初次应答低,后者高。

56. 

HIV的受体就是免疫细胞表面分子的(  )。

A CD4

B CD8

C CD28

D CD40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细胞表面CD4分子是HIV受体,通过HIV囊膜蛋白gp120与细胞膜上CD4结合后由gp41介导使病毒穿人易感细胞内,造成细胞破坏。

57. 

ELISA目前最常用的固相载体是(  )。

A 琼脂糖

B 玻璃

C 聚苯乙烯

D 硅橡胶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C

解析:可作固相载体的物质很多,最常用的是聚苯乙烯。

58. 

SLE患者体内出现特征性抗体为(  )。

A ENA抗体

B Sm抗体

C SS-A抗体

D SS-D抗体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抗Sm抗体是SLE的特异性抗体,为SLE的诊断指标之一。

59. 

免疫复合物病引起血管炎的发生机制是(  )。

A Ⅰ型超敏反应

B Ⅱ型超敏反应

C Ⅲ型超敏反应

D Ⅳ型超敏反应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C

解析:Ⅲ型超敏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主要是lgG、IgM,也可以是IgA)结合,形成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系统,吸引白细胞和血小板聚集,引起以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组织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病理性免疫应答。

60. 

下列哪一种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抗原?(  )。

A AEP

B CEA

C CA125

D PSA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D

解析: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前列腺癌最敏感的肿瘤标志物。

2. 判断题

1.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红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目,对于提示红细胞系统的疾病有重要意义。

2.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网织红细胞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3.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当血沉管垂直而立时,红细胞所受阻逆力最大。当血沉管倾斜时,红细胞多沿一侧下降,而血浆在另一侧上升,致使血沉加快。

4.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低色素性是指红细胞的生理性中心浅染色区扩大,甚至成为环圈形红细胞,提示其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幼粒细胞性贫血,某些血红蛋白病也常见到。

5.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瑞氏染液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溶于甲醇,后解离为带正电的美蓝和带负电的伊红离子。

6. 

ABO血型抗体系IgG型,能在生理盐水介质中与红细胞抗原结合而发生凝集反应。(  )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IgM型抗体存盐水介质中能与含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传统AB0血型鉴定);而IgG型抗体在盐水介质中只能使相应抗原的红细胞致敏,不能使红细胞凝集。

7.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正常脑脊液中无红细胞,白细胞数极少,几乎完全为淋巴细胞,偶见内皮细胞。

8.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当尿液中维生素C浓度大于1000mg/L时尿糖测定结果会极低,也会出现假阴性。

9.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豆腐渣样白带常见于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霉菌性阴道炎。

10.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渗出液是指由局部组织发炎引起的炎性积液,渗出是炎症病灶内血管中的液体成分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或体腔过程。滤出液是指血管内的水分伴同营养物通过毛细血管滤出,这种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的非炎症性组织液称滤出液。

11.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降钙素(CT)的作用主要是降低血钙和血磷:①对骨的作用CT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动,减弱溶骨过程,增强成骨过程,使骨组织钙、磷释放减少,增加钙、磷沉积,使血钙和血磷下降;②对肾的作用抑制肾小管对钙、磷、钠、氯的重吸收,增加它们在尿中的排出量。此外,还可抑制小肠吸收钙和磷。

12.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加速葡萄糖合成为糖原,贮存于肝和肌肉中,并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酸,贮存于脂肪组织,导致血糖水平下降。

13.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在临床自动分析仪上最常用速率法测定ALT。

14. 

K m 愈大,表示酶与底物亲和力愈小,反应速度愈慢。 ( )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Km就是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Km值小,表示用很低的底物浓度即可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一半,说明酶与底物亲和力大。如一个反应的正逆方向由同一个酶催化,则Km值较小的那向反应催化效率较高。故Km愈大,表示酶与底物亲和力愈小,反应速度愈慢。

15.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血气分析的血液标本包括动脉血、静脉血和混合静脉血等,其中又以动脉血气分析的应用最为普遍。

16.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室内质控就是用一种稳定物质,通过重复检测得到这种物质在检测系统上的一个检测值,然后通过统计方法建立质控范围,用来监控室内精密度的质控方法。室间质控指用一种稳定物质,分发到各个实验室,用各种仪器分别检测该物质,得到一组检测值,用统计方法得到该物质的检测值可接受范围,用来评判试验系统是否与其他试验系统结果一致的质控方法。所以,室内质控是控制一台仪器精密度的方法,也就是稳不稳。室间质控是控制仪器一致性的方法,也就是准不准。

17.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癌胚抗原(CEA)是从胎儿及结肠癌组织中发现的一种糖蛋白胚胎抗原,属于广谱性肿瘤标志物。血清CEA正常参考值<5μg/L。CEA在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依次为结肠癌(70%)、胃癌(60%)、胰腺癌(55%)、肺癌(50%)、乳腺癌(40%)、卵巢癌(30%)、子宫癌(30%)。部分良性疾病如直肠息肉、结肠炎、肝硬化、肺病疾病也有不同程度的CEA水平升高,但升高程度和阳性率较低。CEA属于黏附分子,是多种肿瘤转移复发的重要标志。

18.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未结合胆红素在肝细胞内转化,与葡糖醛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用凡登伯定性试验呈直接反应,故将这种胆红素称为直接胆红素。

19.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肾小管分为三段,近曲小管、髓袢和远曲小管。近曲小管是重吸收最重要的部位,原尿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蛋白质等几乎全部在近曲小管重吸收,Na + 、K + 、Cl - 、HCO 3 - 等也绝大部分在此段重吸收。髓袢主要吸收一部分水和氯化钠,具有“逆流倍增”的功能,在尿液的浓缩稀释功能中起重要作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可继续重吸收部分水和钠,但它的主要功能为参与机体的体液酸碱调节。

20.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现在国内外均推荐以血清TSH作为甲状腺功能紊乱的首选筛查项目,其原因是血清TSH比甲状腺激素更敏感。血中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可负反馈地导致血清TSH水平出现指数方次级的显著改变;而且TSH不和血浆蛋白结合,其他干扰因素也比甲状腺激素少,更可靠。

21.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外毒素是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毒性强;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当菌体死亡崩解后游离出来。

22.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革兰阳性(G + )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革兰阴性(G - )菌的肽聚糖仅由多糖骨架、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G + 菌细胞壁由肽聚糖和穿插其间的磷壁酸组成,特点是肽聚糖含量高、层数多、结构致密,具有高机械强度的三维立体空间结构。磷壁酸有膜磷壁酸与壁磷壁酸两种,是G + 菌细胞壁内特有的成分。G - 菌细胞壁特点是肽聚糖含量少(1~2层),结构疏松,在肽聚糖之外具有外膜。外膜由内向外依次为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LPS)。脂多糖由脂质A、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所构成。脂质双层的结构类似细胞膜,其上镶嵌有孔蛋白,参与菌体内外物质交换。

23.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对痢疾病人通常采集黏液脓血便做细菌培养。

24.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白喉棒状杆菌胞质中有一种主要成分是核糖核酸和多偏磷酸盐的颗粒,嗜碱性强,用Albert或Neisser等法染色时着色较深,称为异染颗粒。有重要鉴别意义。

25.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消毒是指杀灭物体上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不一定杀灭芽孢。灭菌是指杀灭所有微生物。

26.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结核杆菌具有耐酸、耐碱特性,4%NaOH和6%H 2 SO 4 中30分钟,结核菌仍存活。

27.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鞭毛是指多数杆菌、所有螺形菌在菌体上附着的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有利于细菌主动地趋向高浓度营养物质和逃避有害环境,可用以鉴定细菌。有些细菌,如霍乱弧菌、幽门螺杆菌、空肠弯曲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

28.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可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

29.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芽孢是某些细菌(主要是革兰阳性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核质脱水浓缩而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芽孢不能繁殖,是细菌的休眠体。芽孢若遇适宜的环境条件,可形成新的繁殖体,一个细菌只能形成一个芽孢,一个芽孢也只能形成一个繁殖体。

30.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Dane颗粒是指HBV的大球形颗粒,具有感染性。

31.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抗体分子是一种蛋白质,也具有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性能。故一种物质既可以是抗原又可以是抗体。

32.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①电解质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后,虽由亲水胶体变为疏水胶体,若溶液中无电解质参加,仍不出现可见反应,为了促成沉淀物或凝集物的形成,常用0.85%NaCl或各种缓冲液作为抗原及抗体的稀释液;②酸碱度抗原抗体反应必须在合适的pH环境中进行,蛋白质具有两性电离性质,因此每种蛋白质都有固定的等电点,抗原抗体反应一般在pH6~9进行,有补体参与的反应pH为7.2~7.4,pH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抗原与抗体反应;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可加速分子运动,抗原与抗体碰撞机会增多,使反应加速,一般为15℃~40℃,常用的抗原抗体反应温度为37℃,温度如高于56℃,可导致已结合的抗原抗体再解离,甚至变性或破坏,每种试验都有其独特的最适反应温度要求。此外,适当振荡也可促进抗原抗体分子的接触,加速反应。

33.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IgE为亲细胞抗体,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34.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正常Ig分子的基本结构是由4条多肽链组成,即2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小的轻链(L链)和2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大的重链(H链)。

35.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在接触某种抗原后形成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或称负免疫应答),表现为再次接触同一种抗原时不发生可查见的反应,但对其他抗原仍保持正常应答。

36.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中应用的标记物为电化学发光反应的底物三联吡啶钌,其衍生物N-羟基琥珀酰胺(NHS)酯可通过化学反应与抗体或不同化学结构的抗原分子结合,制成标记的抗体或抗原。

37.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固相酶免疫测定(ELASA)可用于测定抗原,也可用于测定抗体。

38.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过敏性疾病是Ⅰ型变态反应。

39.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产生自身抗体或自身反应性T细胞,导致自身组织的损伤并出现临床症状。

40. 

A 正确

B 错误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肿瘤特异性抗原(TsA)是指该类抗原系肿瘤细胞所特有,只表达于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任何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正常细胞。肿瘤相关抗原(TAA)是指非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抗原成分,也少量地存在于正常细胞,但在肿瘤发生的机体可异常表达。

3. 简答题

1. 

简述病理性蛋白尿的常见类型及形成原因。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

正确答案:病理性蛋白尿是指因各种肾脏及肾外疾病所致的蛋白尿,多为持续性蛋白尿。 (1)肾小球性蛋白尿。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蛋白尿。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及电荷屏障受损,血浆蛋白大量滤入原尿,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原发性肾小球损害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继发性肾小球损害性疾病。 (2)肾小管性蛋白尿。炎症或中毒等因素引起近曲小管对低分子量蛋白质的重吸收减弱所致,常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重金属(如汞、镉、铋)中毒、药物(如庆大霉素、多黏菌素B)及肾移植术后。 (3)混合性蛋白尿。肾小球和肾小管同时受损所致的蛋白尿,如肾小球肾炎或肾盂肾炎后期,以及可同时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4)溢出性蛋白尿。因血浆中出现异常增多的低分子量蛋白质,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的蛋白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即属此类,见于溶血性贫血和挤压综合征等。另一类较常见的是凝溶蛋白,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病、轻链病等。 (5)组织性蛋白尿。由于肾组织被破坏或肾小管分泌蛋白增多所致的蛋白尿,多为低分子量蛋白尿,以T-H糖蛋白为主要成分。 (6)假性蛋白尿。由于尿中混有大量血、脓、黏液等成分而导致蛋白定性试验阳性。一般不伴有肾本身的损害,经治疗后很快恢复正常。肾以下泌尿道疾病,如膀胱炎、尿道炎、尿道出血及尿内掺入阴道分泌物时,尿蛋白定性试验可阳性。

2. 

简述革兰染色法的步骤。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

正确答案:革兰染色方法是细菌学中最经典、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染色步骤为:①初染。细菌涂片经火焰固定,加结晶紫染液染1min,清水冲去染液。②媒染。加碘液媒染1min,水洗,甩干。③脱色。用95%乙醇脱色,轻轻摇动约30s,至无紫色洗落为止,水洗,甩干。④复红。加稀释石炭酸复红或沙黄染液数滴进行复染,约30s,水洗。⑤干后显微镜下镜检观察结果,革兰阳性菌染成紫色,革兰阴性菌为红色。

3. 

临床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包含哪几个指标?论述其常见组合模式的临床意义。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

正确答案:传统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常为五项联合检测,俗称“乙肝二对半检测”,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