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教育惩戒办法
2025-09-25 17:44:06 责编:小OO
文档
               《教育惩戒实施办法》(试行)

惩戒,即通过处罚来警戒;教育惩戒,是指采用与学生身心特点相符合的处罚方式来警示学生改掉不良习气,达到教育的目的。

教育惩戒是教育的辅助手段,目的是让一部分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借助外力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增强教育的实效。

教育惩戒的对象是那些严重违反校纪校规,给学校声誉造成重大损害或是经常违反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错不断,屡教不改,在同学中造成不良影响的学生。

制定本办法的理论依据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条),实践依据是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

现将《教育惩戒实施办法(试行)》予以公布,请各位老师仔细阅读,掌握尺寸,积极运用。这是尝试,也是实际需要。希望大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改善,增强效果。

通过观察发现,以下几种现象是学生不良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典型表现:

(1)上课不能认真听讲,还要影响别人。

(2)不带学习用品,屡教屡犯。

(3)不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经常不做回家作业,抄袭作业。

(4)课间不能遵守活动规则,经常打打闹闹,甚至给其他同学造成身体的伤害。

(5)升国旗及做操班级纪律不好,有学生讲话,打闹等。

(6)学生在校园内不讲普通话。

    (7)说粗话、脏话,使之在同学中扩散;为掩饰自己的错误说谎话,不诚实。

(8)在校园周边买零食吃或带零食进学校,乱扔垃圾等。

(9)携带危险品进入校园:如管制刀具、鞭炮、弹弓、烟酒、以及伤人的支和各种液体等。

(10)打架斗殴,侮辱和殴打老师,导致严重后果。

(11)吸烟、喝酒、谈恋爱。

(12)过马路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翻围栏等。

(13)在学校用手机玩游戏、上网、浏览不健康网站,到网吧上网、到游戏厅打游戏等。

(14)随意损坏公物,乱涂墙壁、课桌,使用学校白板、电脑时违反操作规定,造成设备损坏。

(15)学生在校内外偷东西,造成严重后果。

以上问题表面看来是小事,但如果长期得不到纠正,变成一个人的坏习惯,必将后患无穷,不仅影响小学、中学的学习成绩,而且影响到他的终生;其二,学校是一个未成年人集聚的地方,如果某种现象因为得不到遏制蔓延开来,那么受害者将从一个人变成一大片,学校的校风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所以我们从“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高度出发,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试图通过合理的教育惩戒来获取理想的教育效果。

具体办法如下:

(1)对三番五次扰乱课堂纪律,使同学无法听课、教师中断讲课,教学任务不能完成者,视情况作停课1-3天的处罚,由班主任移交学校思政处接受教育。思政处将安排该生朗读、背诵、默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相关条文,要求他写出改进措施,在全班宣读;还要把该生的问题、处理的方法等及时告知家长,以求得家校教育的一致。

(2)对不带学习用品、上课无所事事、经提示仍无改观者,任课教师将于上课前一天的晚上通过电话告知家长,由家长督促其做好准备;仍不奏效,将请家长来到学校,与思政处共商纠正之计。此现象在一学期中发生3次,要求家长到学校协助处理。

(3)对因主观不努力不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者,取消课间活动及体育活动时间用以补做作业,争取每天清偿不堆积;对经常不做回家作业者,校方将与学生父母签订合作协定,要求家长履行义务,监督学生完成回家作业。此现象在一学期中发生3次,学校要求家长到校协助处理。

(4)对自控能力弱、友爱精神差,喜欢欺负同学者,班主任将他的课外活动,并让他利用课余的时间做一些整理班级橱柜、擦拭讲台黑板门窗等公益性的劳动,从为同学、为集体服务中获得乐趣,逐步纠正坏习惯。

(5)升国旗及做操不认真班级,活动结束后全班同学集中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关条文,时间不低于20分钟。

(6)在校园内不说普通话,由思政处布置2篇美文,要求熟读并背诵,摘抄好词佳句。

(7)对在学生中传播粗话、脏话者,由语文老师每周布置2篇美文,要求熟读并背诵,摘抄好词佳句;同时请家长找寻孩子得到脏话的渠道,做到堵疏结合,以杜绝此类情况的再度发生;对说谎话者,班主任将在弄清事实的前提下进行严肃的教育,让学生写出改进的保证;如果学生不能很好认错,将予以停课,由思政处进行教育,直至认错为止。

(8)在校园周边买零食吃或乱扔垃圾者,负责学校室外卫生保洁一天,并到思政处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此作为案例写一篇短文,在红领巾广播中向全校同学宣传拒绝零食的道理。

(9)携带管制刀具入校者,情节轻微者批评教育,到思政处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关条文。情节严重者通知家长到学校协助处理,写500—1000字的改进保证。一学期出现第二次,学校要求家长带学生回家教育,经学校考核合格方可回学校读书,并全校通报批评。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报机关依法处理。

(10)打架斗殴,侮辱和殴打老师者,通知家长到校处理,视情节轻重要求家长到校陪读,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相关条文,熟读、背诵至默写;写500—1000字的改进保证,并全校通报批评。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报机关依法处理。

(11)凡是吸烟、喝酒、谈恋爱的学生,根据情节轻重者通知家长到校陪读,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相关条文,熟读、背诵至默写;写500-1000字的改进保证。一学期出现第二次,学校要求家长带学生回家教育,经学校考核合格方可回学校读书,并全校通报批评。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报机关依法处理。

(12)过马路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翻围栏者。学生到思政处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交通安全知识。

(13)学生在校用手机玩游戏、上网、浏览不健康网站,到网吧上网、到游戏厅打游戏者。一经发现一律没收,视情节轻重没收一周至一个学期,归还时请家长到校领取。根据情节轻重者通知家长到学校陪读,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相关条文,熟读、背诵至默写;以此作为案例写一篇短文,在红领巾广播中向全校同学宣传玩游戏、上网、浏览不健康网站等的危害。写500-1000字的改进保证,并全校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报机关依法处理。

(14)对损坏公物者,一是停课半天,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相关条文,熟读、背诵至默写;二是按价赔偿;三是以此作为案例写一篇短文,在红领巾广播中向全校同学宣传爱护公物的道理。

(15)学生在校内外偷东西,轻者交思政处批评教育,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相关条文,熟读、背诵至默写;情节严重者,如果学生不能很好认错,将予以停课,通知家长到校协助处理,直至认错为止。学生写500-1000字的改进保证,并全校通报批评。触犯国家法律法规者报机关依法处理。

本办法的实施主体是思政处负责人、班主任和相关学科教师,具体执行时必须遵守下列程序:

(1)相关教师提出请求;

(2)思政处与校级领导共同商议;

(3)填写《开阳五小学生教育惩戒备忘录》;

(4)实施惩戒,校级领导办公室或思政处或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或班干部见证。

2015年4月2日

家长同意实施签字: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