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张 审核人:七年级科学备课组 时间:12.12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确认分子比细胞小得多。
2、通过观察两种物质混合后体积的变化的实验,让学生懂得分子之间有空隙,并能举例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学习重难点:
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分析能力。2、学习从日常生活或实验观察中发现问题,学会用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能力
3、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控制变量法
温故知新:
1、严寒的冬天,冰冻的衣服过一段时间也会干。
属于 现象,这一过程 (吸热或放热)
2、刚从冰箱内那出的冻肉上结一层冰粉。
属于 现象,这一过程 (吸热或放热)
3、白炽灯用一段时间后灯丝会变细。
属于 现象,这一过程 (吸热或放热)
4、冬天,松花江两岸的树上形成美丽的雾凇。
属于 现象,这一过程 (吸热或放热)
学习过程:
一、学生阅读课本139—140页,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是由_______构成的,我们只有用________来观察它.
2、蔗糖是以一种被称为________的粒子分散在水中,由于分子太小我们无法看见它们。
二、看教材141页活动并填空
从这个活动中你得到什么体会?
阅读140页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和水是由各自的________构成的。
2、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当水和酒精混合时,不同分子相互进入到分子的________中,所以体积会减小。
讨论:举例说明是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还是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
三、分子处于不停运动之中
阅读课本142页活动并观察实验
1、红墨水在注入水中后发生了什么现象?
2、冷水和热水中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3、实验表明水的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
5、打开一个香水瓶的盖子,你很快闻到香味。这是什么原因?
6、阅读141页活动并讨论: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7、阅读142页第二段,并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你还知道类似的现象么?
小结: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时反馈: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如蔗糖是由________构成,水是由________构成,氧气是由________构成。
2、20毫升水和20毫升酒精混合后,总体积40________毫升,这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不是紧密无间的挤在一起,而是彼此间有一定的________,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________,液体和固体不易被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________。
3、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间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
B、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C、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
D、炒菜时,满屋飘香
4、沈阳市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当有人在你身边吸烟时你会闻到烟味儿,这是因为( )
分子很小
分子间有引力
分子间有斥力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巩固练习:
1.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___.
2.“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__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__.
3.晚上在屋里点燃一支蚊香,很快整个房间都可以闻到它的气味,这是气体的______现象,温度越______(填“高”或“低”)这一过程越快.
4.下列事件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扫地时,灰尘四起 B 花开时,花香满园 C 下雪时,雪花飘飘 D 刮风时,黄沙扑面
5.把磨得很光得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很难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这一现象说明了( )
A 固体由分子组成 B 固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固体地分子间存在引力 D 固体地分子间存在斥力
课堂小结:你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