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四川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骨干教师远程培训研修成果
最初接触电脑是在达县师专读大学时,说是计算机一级考试,其实是开机、打开文档、关机这一类的简单操作,毕业参加工作后基本上荒废了。2002年,学校有两台电脑,我们都感到稀奇,围一大堆人在跟前看热闹,有个老师给我申请了QQ,天天都想猫在电脑前,那时人多电脑少,要排队,很多时候是半夜在那儿弄。但关于电脑在教学上的应用还为零。
2004年,我校建立了一个电子备课室,有十来台电脑,据说是别人捐献的,但经常死机,或者连不上网络,“僧多粥少”,也是要排队,偶尔去看别人在电脑上玩游戏、上QQ、编辑文件,很是羡慕,于是偷师学艺,勉强可以玩游戏、上QQ。那时我校老师60多人,大多数是电脑盲。
2006年我买了一台电脑,整天猫在电脑旁,也没别的嗜好,仅仅是玩游戏、上QQ而已。在几个我校“电脑高手”的指导下,逐渐接触office,学习编辑文档,偶尔下载一些教学资料,算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基本运用,也是最原始的。在各方努力下,学校从一个职业学校协调了30多台电脑,但多数是淘汰产品,内存低,反应慢,所以也没大派上用场。那时电脑的最大用途就是分析期末成绩,比以前方便多了。还记得1998年秋季期末,教导处找我们几个年轻人去算期末成绩,三天才弄清楚,其中还有误差不上算。现在方便多了,一个人几个小时搞定全校成绩分析,准确性大大提高。
2008年是转折点,我校也发了一笔地震财。鉴于灾后重建,在县电教馆的眷顾下,我校配置了30多台新电脑,装备了一间多媒体教室,还派了专人管理。从此,多媒体教室就是我们向往的地方,大多数时候的电教活动就是在这里开展,但此时我们学习的内容有局限于PPT了。哪个老师能制作课件,那他就是能人。老师把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当做荣幸,这也是公开课的选择。我们经常开展校本教研,主题就是制作课件。那时的赛课(时至今日)主要就是比拼课件的制作。只要有县级赛课,肯定是学科组全体出动,先在校内赛课,成绩最好的代表学校参加县级赛课,这时大家为其出谋划策,你一言我一语,“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效果往往良好,给学校和个人带来荣誉。我校县级赛课荣获一等奖五人次,二等奖20多人次。学校也开展PPT制作大赛,赛课活动等,以提高老师对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至于WORD、EXCEL等就是偶尔的运用了,主要是教导处、办公室编辑文档、核算数字的运用了,老师平时用的较少。
真正给老师带来信息技术革新的是2012年。在学校的多方努力下,县电教馆给我校配备了32套班班通设备。老师基本上多采用课件上课,既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也带来了听觉上的冲击。2012年我校还开通了校园网,实现了网络班班通,这给学生带来了福音。每个班还有视频展示台。我校年级办公室配备了电脑,方便了老师备课,查阅资料,了解时事。各功能室配备了电脑,很大程度方便了管理,规范了管理。
2012年我校加大了对教师应用班班通的培训。首先是课件的基本操作,包括图片的插入,音频、视频的插入与播放,图片的出现频次,文档的编辑,特别是数理化教学对PPT的应用,那更是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空间,可以更大范围的拓展迁移。数理化课件的制作最难得就是图片的插入和绘图,我校委派了一名教师到川师大学习培训,回来后培训全校教师。同时加大老师对课件运用的考核。我校教师要求每堂课运用课件,要求提前备课。其次培训的是班主任,要求每位班主任可以运用Excel分析班上学生成绩,建立班级档案,跟踪学生发展。再次培训老师运用Word编辑文档。我们经常运用的office功能基本上就这三种。
现在,我校基本上实行了网络管理。学校建立了QQ群,发放文件或通知只需放上去就可。老师上课基本上都用PPT,习惯了少用嘴,少用粉笔,效果却好得多。特别是视听效果,让学生震撼。每节课余时间,学生可以搜搜时事新闻,听听流行歌曲,释放一下紧张心理。我校德育处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每个班建立班级学生成长档案,跟踪学生三年的发展轨迹。每个班在自己班级教室里的电脑上完成个人信息的录入,在连接到学校管理平台,学校有账户和密码,学生信息通常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习成绩、健康状况、思想品行的记录等,都有记录,一旦在册,终身记录,方便了学校跟踪管理。每个老师的信息也是一样,学校建立信息库,主要包括教职工的人事、教学业绩和科研水平档案等,方便管理。教导处建立试题库,每学期期中考试只需在其中随机抽取即可。班班通配备了展示台,这大大方便了作业的检查,方便了学生了解参。总务处建立学校财物档案,学校的财、物信息主要指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拨款、各种渠道捐款、其它收入以及学校的支出,学校经费的预算、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电教器材及其它固定资产的信息,这些信息的管理和使用,对管理人员掌握学校财务收支情况,改进和提高财、物资源的利用效益,起着重要作用。教科室保留有教师的科研信息,科研信息主要指,教职工在教育教学过程所开展的教学研究的信息、学生在课内外从事的小发明、小创造活动信息。对这部分信息的掌握和分析,对于师生从事创造性的教与学活动有着激励作用。对上述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可以通过校园管理系统,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或校园网进行。运用这些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学校管理信息比人工处理要准确、高效、快捷得多。根据学校管理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任务,我校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划分为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职工信息、图书管理、财务管理、其它事务管理等,每个系统又划分为若干小的信息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大大方便了学校管理。
目前,我校的网络管理系统陈旧落后,还需完善,很多地方还存在漏洞,很多管理还需细化和责任化。我们将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的管理学习系统,完成考察学习、版本升级、裨补缺漏、完善系统。我们相信不久我校将大大提高管理水平,达到学校的全信息化管理。
总之,纵观近年来学校信息技术发展,由原来的计算机盲到现在的家家户户互联网,学习生活离不开电脑,特别是现在各个部门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学校大小事务,大大方便了管理,既有效又快捷。将来信息技术将会更大的运用到各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