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 序号 | 评估内容 | 主要 | 评分 | 现场发现 |
环 境 管 理 体 系 | 1 | 公司内是否有建立并实施绿色伙伴环境管理体系? | |||
2 | 公司是否有任命绿色伙伴环境管理体系推行与管理负责人? | ||||
3 | 是否有明确定义有关环境禁用物质? | ||||
4 | 是否有明确定义环境管理的职责、权限、工作? | ||||
5 | 环保法规是否鉴定及识别?及定期评估其适应性与有效性? | ||||
6 | 是否有环境管理内部稽核计划并执行? | ||||
7 | 内稽员是否有教育训练与资格鉴定? | ||||
8 | 针对内部稽核之缺点,是否有制定改善措施并确实执行? | ||||
设计及变更管理 | 9 | 当产品有设计变更时,是否有设计变更的程序 | |||
10 | 当产品有设计变更时,是否得到客户的承认后,才进行生产? | ||||
11 | 设计变更的零件是否有提供【SGS检测报告】﹑【材料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调查表】等证明文件? | ||||
12 | 设计变更的零件,是否有作重新承认的动作? | ||||
材料 承认 | 13 | 对于零组件外包,是否建立了不使用环境关联物质的管理体系? | |||
14 | 零件承认时,是否有【材料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调查表】、【RoHS承诺保证书】书和国家认可检测中心之测定数据及料厂商之GP证明? | ||||
15 | 是否要求原材料供应商提供【SGS检测报告】数据和【材料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调查表】等证明未使用禁止物质? | ||||
16 | 材料承认书中是否明确备注不使用有关环境禁用物质(禁止物质、全废物质)? | ||||
采 购 及 进 料 管 理 | 17 | 进料检验程序是否有明确定义有关环境禁用物质的检验程序与标准? | |||
18 | 是否对半成品、材料等有明确且具体的规定其检查标准、检查方法、判定方法? | ||||
19 | 是否根据检查标准,按每个收货批号确认未使用禁止物质? | ||||
20 | 对交货材料是否按照保管的【SGS检测报告】数据和【材料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调查表】,确认实物和数据的一致性,有效期限? | ||||
21 | 使用二次材料时,有无完善的管理,使用有材料证明的材料是否有进行没含有禁止物质的确认? | ||||
22 | 在自己公司内进行环境禁用物质测定时.有无确认测定仪器的精度(检测限度)是否合适? | ||||
23 | 有无测定仪器的保养、校正记录? | ||||
24 | 外部测定时,是否委托机关或相当的机构进行测定? | ||||
25 | 对于供应商,是否也通过监察进行的确认? | ||||
26 | 供应商的选定与评估是否有涵含盖到环境管理体系的评估?且成为运作系统? | ||||
27 | 在供应商评估时,是否要求选择客户认定的绿色伙伴? | ||||
28 | 材料是否被认定为符合各国法律法规禁止使用物质的规定? | ||||
29 | 是否有按绿色环保环境管理体系查检表进行评估? |
采 购 及 进 料 管 理 | 30 | 是否有建立对供应商评估之绿色环保环境管理体系查检表? | |||
31 | 材质变更时是否通知到相关单位,并得到相关人员的核准? | ||||
32 | 是否有要求供应商定期提供【SGS检测报告】、【材料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调查表】、【RoHS承诺保证书】?【SGS检测报告】 | ||||
33 | 针对供应商提供的【【SGS检测报告】】、【材料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调查表】、【RoHS承诺保证书】怎样作控制? | ||||
34 | 对供应商进行绿色环保环境管理体系的稽核记录是否有保存3年? | ||||
35 | 是否有对供应商进行绿色伙伴的相关宣导与辅导? | ||||
纠 正 及 预 防 措 施 | 36 | 发生不良品时,是否查明对象批号,进行处理? | |||
37 | 发生不良品时,是否向环境负责人报告? | ||||
38 | 不良品和良品是否被明确区分? | ||||
39 | 不良品是否被隔离处理,是否有记录? | ||||
40 | 发生不良品后,是否追查原因并采取防止再次发生的措施? | ||||
41 | 检测出有毒物质超过标准时,是否要求供应商立即改善? | ||||
42 | 处理有毒物质时,是否有请有环保执照之单位处理? | ||||
生 产 管 理 | 43 | 是否验证使用的设备、工具、夹具及耗材没有受到禁止物质的污染? | |||
44 | 是否规定了防止禁止物质的污染,防止混入的作业程序? | ||||
45 | 有无禁止物质的种类、数量、使用方法、地点等的记录? | ||||
鉴别与 追溯 | 46 | 从材料到成品的材料履历是否清楚? | |||
47 | 是否有定义产品之鉴别与追溯控制程序? | ||||
仓储 管理 | 48 | 是否采取措施防止不适合批号混入? | |||
49 | 有无进行不适合品的识别管理? | ||||
50 | 当有要求时,是否可以马上提出测定数据? |
出货 管理 | 51 | 出货前是否进行最终确认? | |||
52 | 【RoHS承诺保证书】及环境管理之变更是否每月提供? | ||||
53 | 发生不良品后,有否向环境负责人报告? | ||||
教育 训练 | 54 | 是否有环境管理相关教育训练的规定、标准和计划? | |||
55 | 相关教育训练资料是否有保存完整? | ||||
56 | 是否对所有员工宣导环境管理禁用物质有哪些? | ||||
文件及记录管理 | 57 | 绿色伙伴相关所有文件是否有按程序修行、废止、保存? | |||
58 | 环境禁用物质相关文件是否有发行至相关单位? | ||||
59 | 绿色伙伴相关记录是否规定保存期限?是否有保管3年以上? |
供应商稽核检查表评估标准 | |||
项目 | 稽核评估项目 | 总应得分 | 稽核实得分 |
1 | 环境管理体系 | ||
2 | 设计及变更管理 | ||
3 | 材料承认 | ||
4 | 采购及进料管理 | ||
5 | 纠正预防措施 | ||
6 | 生产管理 | ||
7 | 产品之鉴别与追溯 | ||
8 | 仓储管理 | ||
9 | 出货控制 | ||
10 | 教育训练 | ||
11 | 文件及记录管理 | ||
总计: | S= | A= | |
实际评分(%)=总稽核分/总应得分: | T= |
描述 | 得分 | 评分(T) | 类别 | 备注 | |
无系统 | 0分 | 81%-100% | APPROVE | 1.评分<70%时,则此次评估将不能通过; | |
显着缺陷 | 1分 | 71%-80% | SUSPEND | 2.如有判为主要缺点,此次评估也将不能通过; | |
可接受,唯部分缺陷急待改善 | 2分 | <70% | FAILED | 3.评分≦1分时,此项目不能通过,需提供改善措施。 | |
很好,需维持持续的完善 | 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