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会计环境的因素分析
2025-09-25 17:44:03 责编:小OO
文档
会计环境的因素分析

姓名:邱美琴      班级:电会三班     学号:**********07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际经济形势,国内经济形势 ,经济全球化三大方面对我国会计发展影响的分析得知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对会计理论体系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会计经济环境是影响会计发展的主要因素。我们会计工作者要想更好的完成任务就必须考虑周围环境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并积极采取对策,还要主动去改善某些环境,或积极改革以适应环境。

关键词:会计环境  因素  分析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使得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空间和规模越来越大,从自然界获得的资源越来越多,但排放的废弃物也与日俱增,给环境带来沉重负担,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严峻的环境问题已引起全球性关注。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组织都曾就环境问题发表研究公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就企业环境披露问题发表建议;联合国也开始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环境披露问题给予越来越多关注,并建议各国研究相关会计准则。一、国际经济形势对我国会计的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经济、经济结构、经济、经济的开放程度等对会计理论的形成、会计法规的制定以及实务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使社会生产总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全球化,客观上会将一国之内的经济运行机制与财政经济形态扩展到全球范围内。

    在新的形势下,企业应以什么为计量依据,对外报告其资产、负债等财务数据;以什么为依据确定因物价变动对净收益的影响,从而正确确认本期的实际净收益,就成了会计理论和实践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全球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会计国际惯例将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本身不仅要求高质量,还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较为成熟的执行机制。在会计改革和会计标准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工作,我国会计的国际协调对于改善我国投资环境、提高信息透明度、吸引外商投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催化下,由于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全球的网络经济已具雏形,网络已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媒介,更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新的场所,开创出全新的经济组织和经营方式。信息技术产业成为当前发展较快的领域。传统经济和网络经济相结合,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投身于网络经济,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效益。会计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预示着会计技术手段跨越到会计信息化阶段。会计通过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对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实务、会计教育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进而建立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知识时代发展的网络经济对会计信息化而言是一次质的飞跃,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再是对会计技术手段的简要替代,或电子计算机的延伸,而是由此引发的对现行会计各方面的挑战。 

二、国内经济形势对我国会计的影响

1、经济发展水平。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会计理论水平的发达程度。经济越发展,经济现象越复杂,必然要发达的会计理论体系与之相适应。会计理论的每一次大发展,都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如:复式记账理论产生于意大利的经济发达时期的15世纪;成本会计产生于英国工业时期,管理会计产生于美国经济发展的20世纪30年代等等。

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对会计理论体系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在农业经济时代,经济活动及其业务比较简单,一般采用简单的会计理论体系即可满足管理需求;在高度工业化的经济时代,随着经济活动及其业务的不断扩大和深化,业务经营和各种关系变得错综复杂,这是必须通过复杂的会计系统来提供各种信息,这就要求有完善的会计理论体系与之相对应。经济的发展不断推动会计理论体系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情况:经济水平欠发达,人口众多,人均国民产值底下,直接导致我国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素质较低,仅对会计人员的统计,我国1200万会计人员中,受过中等以上专业教育的仅为20﹪左右。我国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较低,导致我国目前会计理论体系比较落后。

2、经济。

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初级阶段,宏观中的微观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市场经济主体对利率、汇率、财政、金融等反应还不敏感。针对我国处于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为建立有效的宏观经济机制,对市场运行机制进行监控和导向,弥补市场经济的弱点和缺陷,宏观和市场调节对我国市场经济初级阶段而言同样重要。所以我们在建立我国会计理论体系时,必须考虑到财会工作要为国家宏观提供宏观决策有用信息。

    近年来,我国政治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原有的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而且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经济领域的变化越来越深刻。首先,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实行出资人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两权”分离,企业不再是的行政附属物,而是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对企业的管理也从直接管理方式向间接管理方式转变。在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同时,投资主体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显著,除国家投资外,还有机构投资、个人投资等,经济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许多特有的经济业务不断涌现,也由此引发许多特殊的会计问题,如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问题等。其次,近年来国内资本市场得到快速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资本市场的扩大和复杂化,也使新的经济现象层出不穷,比如上市公司较为频繁和金额较大的资产重组、资产置换、交互持股等,就明显带有特殊性。此外,作为资本市场主体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也比较特殊,除社会公众股外,国有股和法人股通常占有较大比重,且不能流通。特殊的股权结构导致了我国国有企业之间关联交易占相当大的比重。这些现象都引发出许多新的特殊的会计问题。我们知道,会计是与特定的经济相适应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就有什么样的会计。但是,我们现行的会计报告更为关注的是能够真实可靠地反映企业过去交易和事项所形成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在这些经济变革的背景下,要求会计模式也相应地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以对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证券市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会计发展的影响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将成为未来会计环境中占主导地位的影响因素,而且这种趋势下的国际间会计大融合,对于我国今后的会计改革及会计事业的发展将起关键性的影响作用。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经营成败很难确定;各种新的经济业务将不断涌现,使用效果很难确定;由于企业经营的国际化、集约化,企业经营受非自身影响的程度也很难确定,这些都对我国的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会计工作者的任务能否实现或如何实现是很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人们必须考虑周围经济环境及其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并做出反应,努力协调好会计与经济环境的关系,促进我国会计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加入WTO后,整个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首先是世界市场壁垒大幅减少,准入门槛大幅度降低,各种生产要素将更顺畅无阻地按比较优势的原则从区域优化配置迈向全球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公平、公正、合理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其次是市场领域进一步扩大,激化了愈演愈烈的竞争行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法则,其基本原则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根本作用不仅在于实现各种稀缺要素的优化配置,更在于促进了普遍的、自主、理性主体的生成。会计作为记录与报告企业经济活动的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面对经济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加入WTO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今后我国的会计改革及会计事业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新的会计环境意味着我们必须遵循国际通行的贸易规则,使整个会计工作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经济交流等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因此加快会计国际化的步伐显得日益紧迫。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也必将进一步加快。对此,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迅速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对我国当前的会计环境以及会计国际化的本质和趋向有清醒的认识。

中国加入WTO后,我国企业面临新的经济环境。加入WTO后,企业无需层层审批,也无需委托外贸公司,即可直接与国外企业进行贸易往来,也可以直接吸收外国投资和直接参与国际投资。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投资时必须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也必须遵守WTO的各项规定。因此,中国加入WTO后,我国的会计系统应在坚持国际化得同时,必须遵守WTO的各项规定,与WTO双边、多边协议相协调,否则,将无法享受WTO带来的好处,还可能遭受损失和国际官司。 我国加入WTO后,根据资源配置规律和我国对经济、经济布局和国民经济国际战略的调整,重新对经济资源进行配置在所难免,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也将发生变化。会计将迎来又一次“大风暴”——会计国际化。            

总之,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会计信息全球共享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中国的会计应努力排除各种不良影响,积极参与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尽快建立一套既借鉴国际惯例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运作的国际会计准则型会计模式,最终实现我国会计业与国际会计行业协调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良华,会计理论【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

2、李孝林,会计基本理论比较【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2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