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从「佛教大学国际协会」的成立看佛教教育的未来展望释惠谦
2025-09-25 17:44:29 责编:小OO
文档
從「佛教大學國際協會」的成立看佛教教育的未來展望

釋惠謙

臺灣圓光佛學院、副院長

內容摘要:國際間佛教教育間的交流合作,無疑是佛教因應全球化極其重要的一環。有鑒於此,「佛教大學國際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University, IABU)成立於2007年,目前共有17個國家,62個會員大學。如何好好經營使其發揮應有之功效,實乃當今佛教教育應當面對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全球化 佛教教育 佛教大學 國際交流

1、全球化的挑戰與契機

全球化,這是目前全人類的重要課題。舉凡政治、經濟、文化等等,都必須考慮到全球化的問題。當然,佛教,乃至佛教教育,也無法置身事外。以臺灣圓光佛學院為例,筆者於1999-2002曾任教務長之職,初到任時,本地臺灣生與海外僑生的比例(本僑比)約為5:1 ,爾後每年僑生不斷增加,至2002年底將赴美留學時,本僑比約為2:1。04年到08年間,本僑比已為1:1左右,有時甚至僑生還比本地生多。當本僑比從5:1變成1:1的時候,這也意味著校園文化產生了重大的改變,教學策略與生活管理也必要作相當程度的調整。這對學校的經營者來說,當然是一個傳統文化的全新挑戰,卻也是邁入全球化的最佳契機,更是一個不可逃避的現實趨勢潮流。必須對全球化作好準備,掌握時間、地理、人眽、乃至時事等等的機緣,擬定出適當的發展方針,才能在此全球化的巨變中生存乃至成長壯大,否則只有落入被邊緣化或是滅亡的慘運。

陳瑞貴(2001)指出:「全球化是一種創造跨國性社會條件與跨國性社會空間,提高區域文化的價值和推動各種第三文化產生的過程。在此一過程中,主要的影響變數有三:一是空間上之擴展,二是在時間進程之穩定性,三是跨國網路、聯繫與圖像流通的密度。如果能創造此三變數的正向成長,就可透過溝通與行動的製造與保存開啟一個具多樣性和非整合性的世界視野」。這對佛教及佛教教育全球化的過程,提出了一個很好的說明與方向,而在2007年5月成立的「佛教大學國際協會」(簡稱:佛大國協)(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University, IABU),更是個很好的例子來作為佐證。首先,「佛大國協」的成立,開創了更佳的佛教教育跨國性條件與空間;其次,「佛大國協」透過交流合作與相互暸解,也提高了佛教區域文化的價值;最後,「佛大國協」也將推動形成各種別於現行區域文化的「第三佛教文化」(如:混合式或轉變式的新興佛教文化)。無疑地,「佛大國協」已抓住全球化的契機,而陳瑞貴所提出影響全球化過程的三個變數(空間之擴展、進程之穩定、聯繫之密度),也正是「佛大國協」所要面對的挑戰。

2、「佛教大學國際協會」簡介

「佛教大學國際協會」成立於2007年5月27日,當時是在泰國曼穀舉行國際衛塞節(United Nations Day of Vesak)國際會議中的佛教大學座談會中(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University [IABU], 2008),與會的各國佛教大學代表,皆有共識並且同意成立一常設性的組織,來促進各國佛教大學的交流與合作,終而誕生了「佛教大學國際協會」(總部即設於泰國曼穀的摩訶朱拉隆功大學:Mahachulalongkornrajavidyalaya University, Bangkok, Thailand),而筆者也有幸親與此盛會。

根據IABU的官方網站(http://www.iabu.org/)記載,目前共有62個佛教大學為會員,分佈於柬埔寨(2所)、中國大陸(1所)、臺灣(6所)、匈牙利(1所)、印度(5所)、印尼(6所)、日本(3所)、南韓(6所)、寮國(2所)、馬來西亞(0.5所)、蒙古(2所)、緬甸(5所)、新加坡(1所)、斯裏蘭卡(3所)、泰國(2.5所)、美國(2所)、越南(14所),共17個國家和地區。62個會員大學表列如下(另外有15個一般大學中與佛學相關的系所,也加入了IABU會員):

1CambodiaPreah Sihamoni Raja Buddhist University

2CambodiaPreah Sihanouk Raja Buddhist University

3ChinaThe Buddhist Academy of China

4HungaryBudapest Buddhist University (The Dharma Gate Buddhist College)

5IndiaNalanda University

6IndiaInstitute of Buddhist Dialectics Dharamsala

7IndiaCentral Institute of Higher Tibetan Studies (CIHTS) (Deemed University)
8IndiaUniversity of Calcutta

9IndiaMumbai University

10IndonesiaKertarajasa Buddhist College

11IndonesiaBodhi Dharma Buddhist College

12IndonesiaNalanda Buddhist College

13IndonesiaSyailendra Buddhist College

14IndonesiaSmaratungga Buddhist College

15IndonesiaJinarakkhita Buddhist College

16JapanKoyasan University

17JapanMinobusan University

18JapanRissho University

19KoreaJoong-Anng Sangha University

20KoreaWonkwang University

21KoreaDongguk University

22KoreaDong Bang Buddhist College

23KoreaDaejin University

24KoreaDongguk Chonbop Buddhist College

25LaosSangha College of Vientiane

26LaosSangha College of Champassak

27Thailand/Malaysia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IBC)

28MongoliaZanabazar Buddhist University

29MongoliaDashi Choiling College

30MyanmarInternational Theravada Buddhist Missionary University (ITBMU)

31MyanmarSitagu International Buddhist Academy (SIBA)

32MyanmarState Pariyatti Sasana University (Yangon)
33MyanmarState Pariyatti Sasana University (Mandalay)
34MyanmarBuddhist University

35SingaporeBuddhist and Pali College of Singapore

36Sri LankaBuddhist and Pali University of Sri Lanka

37Sri LankaUniversity of Kelaniya

38Sri LankaBuddhasravaka Bhikshu University

39Chinese Taipei

Ching Chueh Buddhist Sangha University

40Chinese Taipei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 Dharma Drum Sangha University

41Chinese Taipei

Nan Hua University

42Chinese Taipei

Fo Guang University
43Chinese Taipei

Hua Fan University

44Chinese Taipei

Yuan Guang Buddhist College and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45ThailandMahachulalongkronrajvidalaya University

46ThailandMahamakut Buddhist University

47USANaropa University

48USAUniversity of the West
49VietnamVietnam Buddhist University, Van Hanh Monastery

50VietnamVietnam Buddhist University in Hanoi, Non Nuoc Temple

51VietnamVietnam Buddhist University in Thua Thien-HueHong Duc Temple

52VietnamVietnam Buddhist Research Institute
53VietnamHo Chi Minh City College for Buddhist Studies

54VietnamHanoi College for Buddhist Studies

55VietnamHue College for Buddhist Studies

56VietnamCan Tho College for Buddhist Studies
57VietnamLam Dong College for Buddhist Studies

58VietnamBa Ria – Vung Tau College for Buddhist Studies

59VietnamBac Lieu College for Buddhist Studies

60VietnamAdvanced School for Dharma Dissemination
61VietnamKhmer Theravada Academy for Buddhist Studies in Can Tho

62VietnamNational Council for Monastic Education
「佛大國協」在2007年5月27日成立後,已於2008年1月13-15日,召開了第一次的執行協調會;將於2008年9月13-15日召開第一次的正式會議(包含了以「佛教倫理學」為主題的學術發表會,與會員機構間的行政高峰會議),期望在會議期間,能簽訂各會員佛教大學間的兩年交換計畫備忘錄。近期之內,「佛大國協」將會不斷地發展種種各會員佛教大學的合作交流事務,例如:會員資格的相互認證,及行政、教學、研究、擴展的交換交流(IABU, 2008)。

3、佛教教育的未來展望

「佛大國協」成立至今雖才一年多,但無疑地,他已掀起了一股佛教教育的國際交流風。至少,全球已有62個佛教的高等教育機構,參與了這一波的佛教教育新潮流。當這股新潮流將要蔚為風氣之時,卻有幾點值得吾人深思之處:

(1)佛教教育機構的國家分佈問題:目前聯合國有192個會員國,只有17個國家的佛教的高等教育機構加入了IABU,其他還有許多國家,可能是尚未有佛教教育機構,或是有而尚未加入IABU,不管是何種情形,這都表示了佛教教育還有很大的空間應該去努力(例如:至少在每一個聯合國的會員國中,至少有一佛教教育機構加入IABU)。

(2)全球化與本土化的平衡問題:這是全球化的普遍性議題,佛教教育也必須面對此問題。例如:在臺灣圓光佛學院目前教學所使用的語言是中文,這種高強度的本土化對僑生而言,的確是個學習中文及漢傳佛教的好機緣。但是如何利用這麼多國家的僑生聚集在圓光之際,適度地安排不同佛教地區文化的多元學習,卻也是圓光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或可安排多元文化周,讓僑生們有機緣展現其祖國佛教文化的風情,不但有助於同學們相互瞭解彼此佛教文化的異同,也能幫助學生們更深入瞭解其祖國佛教文化的特色與菁華。

(3)對於異質文化的取捨、包容與尊重:全球化,簡單地說,就是我們會碰到看法、說法、作法與我們不相同的人,這也就是異質文化的相互接觸。此時大家在一起共事,可能就會發生要照我們的作法去作,照別人的作法去作,大家各作各的,或是發展出新的作法大家一同去作。例如出家僧侶吃素或吃葷的問題,則是異質僧團文化相遇的實際問題,大家必須學習瞭解、包容、尊重彼此不同飲食文化的因緣背景。

(4)注重與異教對話並促進世界和平:全球化不但帶來了許多佛教自已內部異質文化接觸的機緣,也帶了更多異教相接觸的機緣。古今中外的戰爭,多與宗教信仰有關,若能帶動不同宗教間的對話,增進彼此的瞭解與尊重,這對世界和平無疑地有很大的幫助。佛教強調佛陀是一個覺者、老師,而不是神,也就是重於理智覺性而不是崇拜信仰,在這點上,佛教對於「與異教對話並促進世界和平」,著實有較多的優勢與空間,這是一個佛教教育家在面對全球化很值得也很有意義去發展的新方面。

4、結語

無疑地,「佛教大學國際協會」應是佛教面對全球化必然的產物,我們深信佛大國協只是無盡的漣漪中其中的一波而已,因為全球化的效應將不斷地擴散,並深遠地影響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希望佛教在這全球化的過程中,能發揮它無限的悲智力量,不但佛教全球化,更能全球「淨」化、「莊嚴」化。而這樣的希望,也只有靠佛教教育家才能實踐完成了,與佛教教育的耕耘者共勉之!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