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2025-09-25 17:42:16 责编:小OO
文档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一、拼音练习。(8分)  

①读拼音,写词语。(4分)    

   guāi qiǎo           wéi qún            chú chuāng          yìng bì  

(         )   (          )        (         )    (           )  

   piě zuí             xiá zi               jì’è               chōu yē  

(         )     (           )    (           )   (           )  

②读拼音,写句子。(4分)  

(1)   zhèng   zhí   shì   dào   dé   zhī   běn。  

       (                                                     )  

(2)   yǎn   lèi   wú   fǎ   xǐ   qù   tòng   kǔ  

        (                                                   )  

二.给下面的词语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8分)  

(    ) 惨白 (    )                 (    ) 昏暗  (    )  

(    ) 救援  (    )             (    ) 淡忘  (    )  

三、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4分) (  )手好闲    闻(  )未闻    鱼(  )而入    落荒而(  )  

满不在(  )    天涯海(  )    与世(  )绝    沾沾自(  )  

四、选择题。(12分)  

①选择合适的词在下面打“√”。(5分)  

(1)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激励  鼓励)我,因此我一直在写作。  

(2)所以还需要(提醒  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  警告)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3)我想大概还没有人(发明  发现)这个道理。  

(4)他很满意没人(打扰  打搅)他写信。  

(5)我感到(欣慰  安慰  慰藉)的是,母亲临终前一天总算吃到了荔枝。  

②选词填空。(7分)  

希望    渴望    盼望    失望    愿望    绝望    指望  

凡卡(    )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    )了。于是他给乡下的爷爷写信。(    )爷爷能接他回家,这是他美好的(    )。信寄出后,他整天(    )着,几个月过去了,爷爷还没来,他很(    )。后来,他得到爷爷去世的消息,彻底(    )了。  

五、按要求填空。(4分)  

①如果你不认识“鏖”字,应按(    )查字法查字典,先查(    ),再查(    )。  

②如果你不知道“璀(càn)”的“càn”字怎么写,可以用(    )查字法查字典,先查(    )。  

③《新华字典》正文按音序排列,“挠”和“饶”在字典中的位置是:(    )在前,(    )在后:“应接不暇”四个字的先后顺序是(    )。  

④“片”是(    )结构,它的笔顺是           。  

六、写出下面的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①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                             (    )  

②月亮不好意思地躲进了云朵里。                                    (    )  

③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    )  

④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    )  

七、句子练习。(8分)    ·  

①青海湖湛蓝湛蓝,湖水透明极了。(改成比喻句)  

②蟋蟀在草丛中鸣叫。(改成拟人句)  

③王梅站起来说:“我要去书法组练书法。”(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④我们请叔叔。叔叔做报告。(连成一句话)  

⑤地球只有一个,我们不能破坏它。(改成反问句)  

⑥中午,我干完了家务活才去上学。(改为“把”字句)  

⑦我们经常在教室里讨论数学题。(改变词序,句意不变)  

⑧他问:“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吗?”(改为转述句)  

八、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8分)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①这段话是课文《             》中的一段话,主要内容是写:  

                                                                    

②句子:“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是:反问句(    )  疑问句(    )  设问句(    )。选择一种恰当的打“√”。  

③选择恰当的答案在括号里打“√”。  

这段话中描写的具体事物是:火柴(    )火焰(    )火炉(    )小手(    )  

④依据内容填空。  

     卖火柴的小女孩因为             擦亮了一根火柴,她幻想          结果       ,说明了           。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4分)  

圆明园  

北京的西北郊,有一片废墟。在那里,原来有一座古典园林——圆明园。‖  

圆明园方圆20里。园中既有庄严宏伟的殿堂,也有玲珑精巧的楼阁亭台,幽径曲廊,还有“平湖秋月”、“三潭印月”等无数风景点,真算得上是步移景异,幽雅迷人。园中收藏有不计其数的珍贵历史文物——各朝代的名人书画、金银祭祀礼器、珍宝,应有尽有。它是闻名中外的艺术宫和博物馆。‖  

可是,我国千百万劳动人民精心创造的这座建筑精华,却被“欧洲文明者”彻底焚(fén)毁了。  

1860年,英法侵略者不满足他们入侵中国后所得的利益,再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清朝皇帝带领贵族大臣逃到热河一带避难去了。侵略军来去无阻,直闯到了圆明园。从10月6日开始,他们打开园中的仓库,将各种绫罗绸缎、金银翡翠抢走。法军司令孟托指着各种古董珍宝,无耻宣称这些东西全归他所有;有个叫赫里斯的英官,第一次抢到一个金花盆,盆中有一株约30厘米高的黄金树,树上挂着红玉做核的蓝宝石果子,加上其他珍宝,共装了七大筐,统统占为已有。第二次,他又抢到一座高2米的金塔和其他宝物,找了七个士兵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FFKJ.Net,替他运回兵营……园内的宝物,能拿的都被抢走,不能搬走的,都被炮车碾碎。这样野蛮的掠夺,整整进行了一个星期!为了掩盖他们的强盗行径,lo月18日,丧心病狂的侵略者3500人在园中到处放火。大火连烧三天三夜。圆明园就这样成了一片废墟。‖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牢记的屈辱史:,国家弱小,就要被人欺负。我们不能忘记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罪行,要发愤图强,振兴祖国,决不让圆明园的历史在我国重演!‖  

①查字典,填空。  

“焚”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它的意思是(    )。  

②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带点的词。  

(1)步移景异:                                                            

(2)应有尽有:                                                            

③按文中用“‖”分好的段,用“——”画出第2段的中心句。概括第三段的段意。  

④在第3段中,找出跟短文开头一句相照应的句子,用“      ”画出来。  

⑤把意思补充完整。  

这个历史故事,揭露了         和         的侵略本质。教育我们要牢记           ,永远不能忘记       ,要发愤图强,振兴祖国,决不让       重演!  

十、习作。(30分)  

题目:            的故事  

要求:在横线上补充表示人称的词,如“我、妈妈、小明……”,注意把人物的故事写完整,写清楚。字数不少于500。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