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倍的认识》重难点教学设计
2025-09-25 17:42:15 责编:小OO
文档
《倍的认识》重难点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建立和理解“倍”的概念,需要一个反复、持续的过程,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逐步加深对倍的认识,理解倍的本质。 

1.充分利用动手操作活动加深理解。 本节课通过组织“圈一圈”“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感知倍、充分积累感性经验、用语言表达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理解倍的意义”整个过程,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本质。 

2.注意循序渐进认识“倍”的概念。 本节课先让学生在“几个几”的基础上初步认识“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然后让学生充分理解“求红萝卜的个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就是以胡萝卜为标准,看红萝卜里包含几份胡萝卜,包含3份,就是胡萝卜的3倍。”通过这样结合除法比较关系的角度讲解,使学生加深对倍的概念的认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知识,知道“份”的含义,并能够进行准确区分一份数及几份数。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通过画一画、动一动、比一比等活动,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倍的概念,并将其运用于实际问题中,能够解决简单的“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比较中自主生成“几个几”与“几倍”的关系,建立“倍”的概念,能够正确表达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

2、通过改变其中的一份数、几份数或倍数,学生能够在变化中准确找到数量间的倍数关系,从而加深对标准量的理解,深化“倍”的概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善于交流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经历“倍”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2、能够正确表达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含义。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圈一圈”“摆一摆”积累感性经验。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旧知回顾

1、全班齐背乘法口诀。

2、先观察再说一说。

(1)先出示第1幅图(2个辣椒 ),依次出示第2,第3、第4幅图。

问题:先摆了几个2?又摆几个2?现在有几个2?

(2)出示玉米图(3个一组)

问题:几根玉米为一组?有几组?可以说是几个几?

(3)让学生看图表述(用“几个几”)说出图中的物品:(4个2、5个3)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食物图片,增强了简单情境创设的动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图片复习旧知“几个几”,与新知“倍”形成知识的对接,做好表示“几个几”的乘法意义和“倍”概念意义的先前储备,为沟通两者的联系做好铺垫。】

二、情景创设,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小兔子拔萝卜”主题图

2.揭示本课主题:找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2.揭示本课主题:找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1)胡萝卜、红萝卜之间的关系

①学生自由发挥,说出之间的一些数量关系:加,减,比大小等等

②引导学生说出把2根胡萝卜看做一份,如果说不出教师说出,同时用课件将2根胡萝卜慢慢的圈起来。同时出示:2根看胡萝卜看做一份。

③看红萝卜,课件慢慢演示圈一圈的过程,边圈,学生一起边数,得到“3个2根”,引导学生说出,红萝卜里有3个2根。

④师总结:2根胡萝卜看做一份,红萝卜里面有3个2根。

师板书:红萝卜是胡萝卜的3倍。

(2)胡萝卜、白萝卜之间的倍的关系

①引导学生说出2根胡萝卜看做一份

②演示白萝卜2根2根圈的过程,学生跟着数,得到5个2根,进而得出结论:白萝卜里有5个2根,

③师板书:5个2根      白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5倍

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有几个2就是2的几倍。)如果有几个3呢?(就是3的几倍。)有几个4呢?(4的几倍。)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几个几就是几的几倍。)

3.小结

(1)出示两个例子,找到各自标准是什么?

(2)出示两个例子,归纳怎么找到倍的关系的方法:

①找到标准量作为一份

②找到另一个量里有几个这样的标准量

③确定倍数关系,也就是另一个量里有几个这样的标准量就是它的几倍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对生活中具体实物量的比较中抽象出倍的过程。再让学生自主发现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通过知识的迁移形成对新知的巩固与运用,引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同时让学生感受到“1份”的标准不管是在哪一行,都不会影响比较量是标准量的几倍关系,要明析谁是“1份”的标准量是关键】。

三、运用新知,巩固练习

1.圈一圈 说一说。(课件出示) (1)师:还可以怎么说?( 是的2倍)

(2)思考:是的2倍, 是的2倍,都是2倍,为什么和的数量不一样呢?(标准量不一样。)【设计意图:以图片呈现,让学生通过直观地观察,以表象建立概念。从起初的“1份数不变,几份数变化”到“1份数变化,几份数不变”两个层次的推进,让学生体会“标准量”在变与不变比较中,强化概念的形成过程。】

2.动手摆一摆,体会“倍”的关系。(课件出示)3、拍手游戏。

刚才的几个题大家都完成的很好,所以现在我们一起来休息一下,玩个小游戏。

老师先示范规则:我拍2下,你拍3个2下,回答你是我的3倍。

同桌之间进行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拍手游戏练习,将知识进一步抽象化,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路,为下节课的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四、总结收获,课后延伸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本课内容。)

2、小兔子吃剩的红萝卜有3个,白胡萝卜有5个,大家可以讨论一下,老师要再贴上多少个白胡萝卜,它才是红萝卜的2倍?3倍呢?

五、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胡萝卜:    2根

红萝卜:    3个2根         3个2

 红萝卜是胡萝卜的3倍     

白萝卜:           5个2根    5个2

白萝卜是胡萝卜的5倍

 

  (1)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

  (2)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 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

  板书:3个2

  3.找准关系,用“倍”进行语言表征。

  (1)红萝卜的根数有3个胡萝卜那么多,呈现更简单的表述方法:“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板书:的根数是的3倍。

  指名说,再集体说。

  师:还可以说成几是几的3倍呢?

  (2)自主说一说白萝卜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及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白萝卜有5个2。)集体数一数。如果有6个2呢?(就是2的6倍。)10个2呢?(2的10倍。)

  师:你发现了什么?(有几个2就是2的几倍。)如果有几个3呢?(就是3的几倍。)有几个4呢?(4的几倍。)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几个几就是几的几倍。)

  板书:几个几几的几倍

  (3)讨论:师:刚才大家说的都是谁是胡萝卜的几倍。是把胡萝卜看成一份的标准。我们称之为“标准量”,及时板书。

② 揭示本课主题:找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2.红、黄珠子之间的关系

①学生自由发挥,说出之间的一些数量关系:加,减,比大小等等

② 出现倍的答案,抓住契机,引导“3倍”里的“3”怎么得来?

追问,3个学生说出想法

③引导学生说出把2颗红珠子看做一份,如果说不出教师说出,同时用课件将2颗红珠子慢慢的圈起来。同时出示:2颗红珠子看做一份。

④看黄珠子,课件慢慢演示圈一圈的过程,边圈,学生一起边数,得到“3个2颗”,引导学生说出,黄珠子里有3个2颗

⑤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所以黄珠子的数量是红珠子的3倍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