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南京六中2009届高三数学第二三轮复习计划
2025-09-25 17:41:15 责编:小OO
文档
南京六中2009届高三数学第二、三轮复习计划

高三数学备课组   (2009年2月)

高三数学在二月上旬已经结束了,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以每章节分段渐进,到边到角地进行了复习,同时穿插单元卷、综合卷的训练,应该说第一轮数学复习已经走完了坚实的一步。在复习过程中暴露出学生基础较差,动手能力不强,知识不能纵横联系,特别是“代数推理题”、“三角函数变形题”、常常出问题,解析几何不能从宏观上把握题目,其基本套路不熟,也缺乏运算的恒心,填空题的速度与准确度都还存在问题等等这些都必须地到解决。

第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对讲练、检测等要求较高.第二轮复习的思路,目标和要求.具体地说,一是要对《考试说明》、《考题》理解是否深透,研究是否深入,把握是否到位,明确“考什么”、“怎么考”.二是教师讲解、学生练习做到减少重复,重点突出,让大部分学生学有新意,学有收获,学有发展.三是知识讲解、练习检测等内容科学性、针对性是否强,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四是练习检测与高考是否对路,不拔高,不降低,难度适宜,效度良好,重在基础的灵活运用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二轮复习课的几点注意事项:

(一)、明确“主体”,突出重点。

  第二轮复习,教师必须明确重点,对高考“考什么”,“怎样考”,应了若指掌.只有这样,才能讲深讲透,讲练到位.

 1 .新增内容成为重点。新课程增加内容中的算法、几何概型以及统计、推理、 复数等主干内容,在近年的高考考点分布中保持了较高比例。

 2 .集合、复数、三角、立几、解几、数列中的基本量、函数的基本性质、简单的应用题依然是传统重点。

 3.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考察。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和数形结合法等常用的数学技能和方法;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演绎法和反证法等常用的逻辑推理方法;函数与方程、变换与转化、分类与归纳、数形的结合与分离、定常与变化的对立与统一等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都属于数学的“通法”,常常用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至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体现高考“以能力立意”的意图。

(二)、二轮教师要注意五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复习集中几个难点,讲练耗时过多,不但基础没夯实,而且能力也上不去.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未做先讲或讲而不做,一 知半解,题目虽练习,却仍不会做.

3.克服只练不讲.教师不选范例,不指导,忙于选题刻印.

4.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整套搬用, 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5.克服集体力量不够.备课组不调查学情,不研究学生,对某 些影响教与学的现象抓不住或抓不准,教师“头头是道,夸夸其谈”,学生“心烦意乱”.不研究高考,复习方向出现了偏差.

二、三轮复习具体计划(文科)

一、继续抓好集体备课

每周一次(星期一下午3:30)的集体备课必须抓落实,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研究数学高考的动向,学习与研究《考试说明》,比较新、旧《考试说明》的差异,注意哪些内容降低要求,哪些内容成为新的高考热点,从而具体的备课上课。

二、安排好复习内容

专题序号专题名称课时周  次

1函数的图像和性质4寒假~第1周

2导数的应用5
3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4第2周~第3周

4三角恒等变形6
5数列的同项的求法、求和4第3周~第4周

6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4
7不等式的解法和简单的证明3第4周~第5周

8不等式的应用3
9立体几何1

4第6周~第7周

10立体几何2

6
11直线和圆6第8周~第9周

12圆锥曲线4
13概率和统计4第9周~第10周

14算法、复数、推理4
完成综合选填题的训练第12周前

完成综合解答题的专项训练第13-14周

高考模拟训练和基础回归整理疑第15-16周

考前教师答疑

第17周

备注每周四年级统测、周六试卷分析

第六周一模

第十一周二模

1、第一阶段在第10周前完成二轮专题的训练,对已复习过的内容进行再温故同时以期提高学生解答选填题的水平,同时穿插难度较大的高考模拟卷;每周四为校考试时间,全体高三学生参加考试,教师集中阅卷星期六评讲试卷。下周二集中讨论考试情况。

2、第二阶段在第12周前完成综合选填题的训练,以期高考学生能在此方面得个好分数,同时穿插综合卷的训练;

3、第三阶段针对学生解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在13-14周完成综合解答题的专项训练,同时穿插综合卷;

4、第四阶段15-16周做模拟题,对学生的知识进行最后的梳理,引导学生回归课本,适当注意课本中研究性课题内容。

5、第五阶段,做好学生考法指导、考前动员与心理辅导工作。

南京六中第二学期高三复习计划(理科班)

周次内容课时
第一周简单的轨迹方程2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
排列与组合2
第二周二项式定理2
古典概型2
几何概型2
第三周相互问题与重复试验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2
第四周随机抽样1
用样本估计整体2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
性检验与回归分析初步2
第五周导数的概念与运算2
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与最值2
函数模型及其运用2
简单附和函数的导数、定积分2
第六周算法初步2
平面几何、矩阵2
第七周极坐标与参数方程2
不等式2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2
数学归纳法2
第八周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
导数的应用3
第九周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
三角恒等变形3
第十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3
不等式的应用3
第十一周立体几何3
第十二周直线和圆3
圆锥曲线3
第十三周

第十六周

高考模拟训练和基础回归整理
第十七周
备注1、每周四年级统测、周六试卷分析

2、第六周一模

3、第十一周二模

周次内容课时
第四周古典概型2
几何概型2
随机抽样2
用样本估计整体2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1
性检验与回归分析初步1
第五周专题一:函数的图像和性质4
专题二:导数的应用4
第六周专题三: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4
第七周专题四:三角恒等变形4
专题五:数列的同项的求法、求和4
第八周专题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4
专题七:不等式的解法和简单的证明4
第九周专题八:不等式的应用4
专题九:立体几何1

4
第十周专题十:立体几何2

4
第十一周专题十一:直线和圆4
专题十二:圆锥曲线4
第十二周专题十三:概率和统计4
专题十四:算法、复数、推理4
第十三周

第十六周

高考模拟训练和基础回归整理
第十七周
备注1、美术班从第四周起单招结束,全班上课;

2、每周进行一次年级统测和试卷分析;

3、每周用六课时进行小题专训;

4、第六周和第十周分别进行一模、二模。

南京六中第二学期高三复习计划(美术班)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