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亲情主题阅读课稿
2025-09-25 17:41:02 责编:小OO
文档
亲情主题阅读:(一)

幸福的珍藏

①日历翻到最后一张,心中不禁感慨,又是岁末了。

②早晨换上新的日历,将旧日历倦倦地扔在桌上,母亲拿过抹布,把桌面抹得锃亮,于是,旧日历也被她随手拿走了。那里面有她记下的亲朋好友的电话号码,也有偶尔因怕忘记某些事情而让我们给她记下的留言。我知道,母亲一定是把它收藏起来了。

③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母亲习惯性地收藏一些旧物,她的那个小小的红漆木箱里,不仅保存着我们儿时看过的小人书、小发卡、红头花之类的琐碎物品,还有一些发黄的信件,或者那就是父母年轻时候的通信,有我们几个孩子在外求学工作时写给父母的只言片语。还有那曾经为我们做鞋用的大小不等的纸样儿,母亲也把它们码齐了折在一起,夹在一本旧杂志里。因为这些旧物,记录了我们成长的一些重要过程,记录了我们生活中的经历,或者,记录了父亲母亲的爱情或者婚姻,甚至是记录了生命。

④曾经埋怨母亲,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攒它们做什么?母亲说:也不做什么,就是舍不得丢,看到它们,就想起过去的日子,想起你们的小时候。听了母亲的话,忽觉心里酸酸的,再看母亲的皱纹和白发,默默地将那些旧物重新撂起,郑重地放回原处。

⑤母亲年纪大了,最近的几年里,身体多病,动辄感冒发烧,本来就有气管炎的毛病,就更一次次地引发。母亲拥有一处复式的楼房,那是我们为了孝敬她盖起的。但她不喜欢住,分三家把它们租了出去,自己坚持住在老房子里,那是她和父亲半生住过的。墙上的画、小院里的花,都是父亲留下的生活痕迹,母亲说,父亲的气息仿佛还在,所以她不离开。可不知是年久失修,还是什么原因,那所房子自从父亲去世后就开始漏雨,为此我们请人重新修整过,但最终没能修好。在急风骤雨的深夜,屋里墙角处照旧雨水淋漓,母亲不愿给我们打电话,只一个人用盆钵逐个角落接着,任由屋子里的浊水汩汩泛滥。

⑥父亲的去世,致使母亲大病了一场,在经过一个时期的调整之后,母亲开始走出家门,继续到老年大学学习,看到母亲孤独的身影,我一次次潸然泪下。由于母亲有读师范时打下的绘画基础,再加上她对待学习十分认真,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因此,母亲的绘画水平提高很快。至如今,母亲已参加了二十几次老干部书画展了,得到人们不错的评价。

⑦以前,我去母亲那里是即兴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因为母亲的上学,我却不能来去自由了。每次去,必须先打过去一个电话和她“预约”。父亲去世后,我便成了母亲木纳的女儿,了无生趣的语言,生活里也很少有向母亲撒娇过,更不用说在电话里了,除了千篇一律的问安,永远都是波澜不兴的平和。而母亲总是接过电话,关心我的工作或生活。和父亲一样,母亲最希望听到的,是我在哪方面有了些成绩,日子过的开心不开心,快乐不快乐。

⑧对儿女来说,时间就像一张旧了的白纸,翻过去就不会留下任何的痕迹,而对于母亲来讲,那分分秒秒逝去的,是她饱蘸着青春走过来的岁月。曾经的时光,在儿女们的眼中是朦胧的纱,在母亲的记忆里却是一幅清晰的画,一件一件,无一不是幸福的珍藏。

11.题目“幸福的珍藏”的含义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12.分析下列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①在急风骤雨的深夜,屋里墙角处照旧雨水淋漓,母亲不愿给我们打电话,只一个人用盆钵逐个角落接着,任由屋子里的浊水汩汩泛滥。

                                                                             

②曾经的时光,在儿女们的眼中是朦胧的纱,在母亲的记忆里却是一幅清晰的画,一件一件,无一不是幸福的珍藏。

                                                                             

13.本文写“幸福的珍藏”,开头却从日历写起,有什么作用?(4分)

                                                                             

14.请请结合文章内容,对“母亲”这个人物形象作赏析。(4分)

                                                                        

                                                                        

(二)

狠  爱

     学校离家只有500米的距离,可就是这短短的500米,对她来说,却是布满艰难的万水千山。

     因为双脚有严重残疾,9岁的她,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就连稳稳当当地走都不行,她的脚踝处有明显的扭曲变形,脚掌根本着不了地,因此,身体的重量几乎都压在脚的外侧,每挪一步,她都是晃晃悠悠的。

    短短的一条巷子,她不知用了多长时间,才勉勉强强通过,总算大汗淋漓地挪到路口, 学校就近在咫尺,可此时,她的脸上却露出更加悲伤的表情——接下来的路,再没有任何可扒扶和借力的东西。

     她坐在地上,低头呜咽,乞求路人的帮助。

     这一幕看着让人揪心,终于有人过来帮忙了,把她扶了起来,打算送她到学校。可就在这时,一个面目狰狞的女人突然冲了上来,怒气冲冲地从路人的手中将她夺了下来。大声吼道:“自己走过去!”

      所有的人,都被女人的突然举动给吓呆了。她在一边开始大声哭泣,并且不愿意挪步,显然,她觉得眼前的这个女人(A)

      她的哭泣和不听从,引来女人更大的愤怒,开始使劲地推打她,一边打,一边怒问道:“每天都等待别人的可怜,你不觉得耻辱吗?每次都等待别人的帮助,你不觉得羞愧吗?你脚有残疾,难道心也有残疾吗?”

      没有人怀疑,女人就是她的母亲。她一边哭泣着,一边慢慢朝学校爬去,可这却招来了母亲更大的不满,母亲将她狠狠地拽了起来,怒吼道:“是人就直立行走,只有动物才爬,给我堂堂正正地走过去!”

     直立行走,堂堂正正地走过去,对于她,该是多难呀!但是母亲全然不顾这些,在母亲的一声声怒责下,在接连摔倒14次后,她终于“走”进了学校……

     此时,站在她身后的母亲,泪如雨下。

     此后,她宁可一次次地摔倒,也不愿意爬着去上学。因为母亲告诉过她,别人只能扶你一次,却不能永远扶着你……

     9年前,母亲遭遇难产,她成了不幸的孩子,医生的诊断是“马蹄内翻足”,今生只能爬着走。那一刻,母亲伤心欲绝。为了帮她治病,母亲不顾一切地干活,什么累活脏活都愿意干,可女儿的病没有一丝的好转,(B)

     母亲开始天天、月月、年年逼迫她坚强,甚至抛下所有的柔情,对她拳脚相加。为此,她吃尽了苦头,却学会了坚强。

     在她14岁那年,奇迹发生了,她居然能直立行走了,虽然还不是那么稳当,虽然偶尔还会摔一个小跟头,但比之从前,已经有天壤之别了。她在泪水和感激中终于明白,原来,母亲一直以来对她最狠心、最无情的“训斥”,恰恰是为了帮助她对抗和纠正命运对她的不公啊!寒微的母亲,从来都是心疼她的!

25、文章开头为什么反复强调“学校离家只有500米的距离”?(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根据上下文意补出文中(A)和(B)处人物的心理活动。(4分)

(A)                                                                                      

(B)                                                                                     

27、“此时,站在她身后的母亲,泪如雨下。”她终于走进学校了,母亲为什么泪如雨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文中对母亲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试选择一种,举例阐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你赞成文中母亲的做法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80字)(3分)

                                                                                           

                                                                                  

三、阅读《父亲的泥脚》这篇文章,回答下列一个问题。

父亲的泥脚

 碎石路上,荆棘满地,父亲光着脚,健步如飞,我提着一双蓝色的鞋,拼命地追赶却怎么也追不上,一丛树枝绊住,我跌倒了,父亲更远了,我声嘶力竭地喊:

     “爸爸,您的鞋.......”

     然后是梦醒。每一次,母亲都告诉我,父亲是从不穿鞋的。

     是的,父亲是不穿鞋的,像许多农民那样,厚厚的脚板,粗糙的脚趾,踩着田埂地春种秋收;沿着山径去伐薪砍柴;从早到晚,从春到秋——那沾满泥水的脚永远是那么灵巧自如。

     小时候,看着父亲不穿鞋的样子,觉得满洒脱自然。上街购物,父亲走在皮鞋、胶鞋的队伍中步伐是那样稳健;带我上学,父亲那滴着泥水的双脚在光洁的石板路上留下湿湿的脚印,我跟着父亲那粗大的脚印走路,觉得又平稳又安全。

     也许在学校看多了穿鞋的人,也许是虚荣心作崇,渐渐地,我觉得赤脚又土又难看,甚至有些粗野,于是对父亲就有些不满,就拒绝他带我去学校。高中住校后,每隔一段时间,父亲总会来看我,每一次就因为看到父亲的那带着泥土的脚,喜悦和想念都变为不快和烦恼。

     一个初春的黄昏,父亲又到学校来,我一眼看见他那双沾满污泥的脚,又气又急,来不及呼唤,就对走来的父亲 大声嚷道:“以后您不要光着脚到学校来好吗?”

     父亲静默了一会儿,笑笑,从帆布袋里拿出一包花生,又从口袋里掏出四十元钱塞在我手里。

     “拿去,好好照顾自己,天晚了,我还得赶回家。”

     说完,转过身,挑起担走了。父亲的背已微驼,步履有些迟缓蹒跚,再不似以前那样健壮有力。

     再一次来看我时,父亲的脚上穿着一双崭新的蓝布鞋。

     “你看,这双鞋好不好看!”

     父亲喜悦的神情,掩不住的兴奋,竟不能使我惊喜反倒有几分茫然,恍若失去了什么。 后来,母亲告诉我,穿着鞋回家 的父亲,脚跟与脚趾打起了泡,几天不能走路。我的心在滴血。去年,我上了大学。启程北上那天,父亲光着脚担着母亲陪嫁时的那只旧皮箱送我上县城搭车,依然如从前一样健步如飞——那一幕,我终身难忘。

     去年冬天,小弟来信说,父亲病了。闻讯后,我心急如焚,好不容易熬到考完最后一门,我急不可耐地踏上归程。当我到家的时候,正赶上父亲出院回家。出院后的父亲,更加憔悴了。走路得柱拐杖,还须搀扶。我不禁想起了一句犹太谚语:“父亲帮助儿子时,两人都笑了;儿子帮助父亲时,两人都哭了。”可我俩都没有哭,我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我的父亲。那天夜里,我做了一个梦,大学毕业典礼上,我走上台去领奖,向大家致谢,如雷的掌声四起,我泪眼模糊地望着台前的家长席,在冠盖云集、西装革履的人中有一双敦厚黝黑的泥脚,踏着鲜红的地毯向我走来—— 

1、结合文章内容,写出我对父亲泥脚的情感变化过程 

时间:   小时候      ---带我去上学----        高中住校 ----   送我去大学

情感;羡慕自由灵活——洒脱自然,平整安全--(         )---(        ) ---箭步如飞

2、阅读划线句子,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包含了什么样的感情?

父亲的背已微驼,步履有些迟缓蹒跚,再不似以前那样健壮有力。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对最后一段引用犹太谚语的理解:

4.作者以父亲的泥脚走在红地毯上收束了全文,这个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温暖的珍藏》

11、(4分)(1)指母亲珍藏的东西能引起母亲对过去生活的幸福回忆;

(2)母亲珍藏着生活的片断,在回忆曾经的平凡的时光、关心儿女的工作或生活中感受幸福。

12、(4分)①运用环境描写和动作描写,通过“急风骤雨”、“淋漓”“泛滥”“逐个角落接着”等词,写出了母亲在夜深雨漏之时孤独无助的境遇;同时,“不愿打电话”可见母亲怕惊扰了我们的睡眠,突出母亲关爱子女、不愿给儿女添麻烦的品质。

②运用比喻,将儿女们眼中的“曾经的时光”比作“朦胧的纱”,把母亲记忆里的“曾经的时光”比作“清晰的画”,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母亲对过去时光的点点滴滴的珍视,表现了母亲对亲情、友情的重视,对生活的珍惜和热爱。

13、(4分)(1)由日历写到岁末,表现岁月流逝,引出下文写年老的母亲对过去生活的珍视。(2)写母亲收藏日历,那里面有她记下的亲朋好友的电话号码,也有偶尔因怕忘记某些事情而让我们给她记下的留言。能表现母亲对亲情、友情的珍视。

14、(4分) 

①.关心子女(接“我”的电话时,总是关心我的工作或生活,哪方面有了些成绩,日子过的开心不开心,快乐不快乐);

②.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③.善良、坚强(宁愿独自一人面对夜雨屋漏,也不愿给儿女添麻烦);

④.重视亲情、爱情、友情(珍藏日历及记录了爱情、生活经历的旧物);

⑤.勤劳(母亲拿过抹布,把桌面抹得锃亮);

⑥.好学(在老年大学学绘画,十分认真,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水平提高很快)。

(答出其中四点并说明理由即可得满分)

《狠爱》

25、作者反复提及家离学校的距离之短,是为了反衬出“她”行走之艰难。因为500米对常人而言,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但对于脚有残疾的“她”却如同上“蜀道”。也为展开下文“500米”路上的挣扎作作铺垫。

26、(A)妈妈,我明明不能走路,您为什么要让我自己走过去,您为什么对我如此凶狠和无情?

(B)女儿虽然残疾,但人生的大幕刚刚开启,难道要让她一辈子乞求别人的帮助?不,我一定要让她自己学会走路!

 27、这是激动的泪,欣慰的泪,心疼的泪,体现出母亲对女儿深深的爱!

28、示例: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举例阐释(略)

29、示例:我赞成文中母亲的做法。因为身体残疾,心志未残。如果一味依赖别人,那么一辈子休想直立行走,学习起立行走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走过艰难后,奇迹和幸福就会来临。这位母亲用“狠爱”教会女儿坚强地面对人生中的风雨。(答不赞成,言之有理亦可)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