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教育学|2021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025-09-25 17:41:08 责编:小OO
文档
|教育学|2021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021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教育学试卷答案解析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80分钟(14:30—17:3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首先提出“教学相长”思想的著作是(   )。A、论语 B、大学 C、中庸 D、学记【相国转角答案解析】本题答案: D。解析:《学记》是最早专门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标志着我国古代教学思想已经具有很高的水平。孔子《礼记·学记》【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本题源自《教育学原理》第八章第1节P131页。2.现阶段在我国中小学校开设的科学艺术课程属于(   )课程。A、隐性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核心课程【相国转角答案解析】本题答案: C。解析:现阶段在我国中小学校开设的科学艺术课程属于综合课程,因为综合课程一般适用于低端教学应用。本题源自《教育学原理》第七章第2节P127页。3.“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相国转角答案解析】本题答案: C。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核教学原则,超纲,源自《教育学原理》第八章第2节P132页。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慎独  B、榜样 C、.修养    D、陶艺【相国转角答案解析】本题答案: B。解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表明教师对学生的表率作用,教师要给学生起到好的示范作用,体现了德育形象感染方法中的示范法也就是榜样。本题源自《教育学原理》第九章第2节P146页。5、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培养和组织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相国转角答案解析】本题答案: A。解析: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包括①了解和研究学生;②组织和培养班集体;③建立学生档案;④进行个别教育工作;⑤组织班会活动;⑥协调各种教育影响;⑦操行评定;⑧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本题考核班主任的工作内容。超纲源自《教育学原理》第六章第1节P85页。6、提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的教育家是(   )。A、徐特立  B、陈鹤琴  C、杨贤江  D、陶行知【相国转角答案解析】本题答案:B。解析:陈鹤琴在论活教育 中提出:教育 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源自《中外教育史》第二章第17节P221页。7、“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此句出自韩愈所著的(   )。A、勉学 B、说马 C、进学解  D、师说【相国转角答案解析】本题答案:C。解析: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提出了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源自《中外教育史》第二章第9节P205页。8、19世纪拉开英国“新大动”序幕的标志是建立(   )。A.、牛津大学  B、曼彻斯顿大学  C、剑桥大学   D、伦敦大学学院【相国转角答案解析】本题答案:D。解析:1823年伦敦大学学院的建立,拉开了新大动的序幕。源自《中外教育史》第四章第1节P246页。9、1919年“新大学同志会”开展了建立统一学校,实现教育民主化的统一学校运动,这个运动发生在(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苏联【相国转角答案解析】本题答案:A。解析:1919年法国“新大学同志会”在批判双轨制教育的斗争中提出了建立统一学校的主张,认为统一学校主要解决两个问题:民主教育和择优教育。源自《中外教育史》第四章第2节P261页。10、中世纪,阿拉伯产生了一种捡漏初级的教育场所。通常是教师在家招收少量学生教简单的读写,这种教育形式被称为(   )。A、昆它布  B、学馆 C、图书馆  D宫廷学校【相国转角答案解析】本题答案:A。解析:昆它布是一种简陋的初级教育场所。通常是教师在家招收少量学生,教简单的读写。在政权建立之前,昆它布就已存在,是教徒和犹太教徒举办的一种学校。源自《中外教育史》第三章第6节P240页。11、人为的控制或改变某些条件是一定的心理现象产生,从而探索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称为(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相国转角答案解析】本题答案:B。解析:实验法是人为地控制 或改变某些条件,使一定的心理对象产生,从而探索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源自《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第4节P309页。12、提出“最近发展区”思想的心理学家是(   )。A、列昂节夫   B、赞可夫  C、维果斯基   D、鲁利亚【相国转角答案解析】本题答案C。解析: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斯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即解决问题的真实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或与其他儿童合作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源自《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第1节P313页。13、将S-R改为S-O-R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 B、斯金纳  C、布鲁纳  D、托尔曼【相国转角答案解析】本题答案D。解析:托尔曼的认知一目的说。学习是有目的的行为,而不是盲目的;学习不是简单的 S-R 的联结,而是 S-0-R 的过程;学习是对“符号一完形”的认知,是对情境整体的领悟,从而形成情境的“认知地图”。源自《教育心理学》第三章第2节P322页。14、苛勒“小鸡啄米”实验证明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概括说  C、相同要素说 D、关系说【相国转角答案解析】本题答案D。解析:苛勒通过“小鸡啄米”实验证明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即迁移的产生依赖于两个条件:一是两种学习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关系;二是学习者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和顿悟。其中后者比前者重要。习得的经验能否迁移,并不取决于是否存在某些共同的要素,也不取决于对原理的孤立的掌握,而是取决于个体能否理解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能否理解原理与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即对情境中一切关系的理解和顿悟是获得一般迁移的最根本要素和真正手段。源自《教育心理学》第三章第3节P328页。15、运用谐音来帮助记忆学习材料的策略(   )。A、精细加工策略  B、复述策略   C、组织策略   D、计划策略【相国转角答案解析】本题答案A。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它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位置记忆法、缩简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联想、语义联想等。源自《教育心理学》第六章第3节P348页。16、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   )。A、应用理论   B、解决现实问题  C、验证理论   D、发展和完善理论【相国转角答案解析】本题答案D。解析:基础研究不一定要有当前的实际用处,它的基本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源自《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一章第1节P452页。17、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内发展变化的研究方法是(   )A、同类比较研究  B、   异类比较研究  C、纵向比较研究  D、横向比较研究【相国转角答案解析】本题答案C。解析:纵向比较是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内的发展变化。源自《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三章第2节P485页。18、样本中所含的个体数量称为(   )。A、样本容量   B、取样   C、样本质量 D、样组【相国转角答案解析】本题答案A。解析:样本中所含的个体数量称为样本容量。源自《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二章第4节P474页。19、相对于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的主要缺点是(   )A、费时 B、不能了解深层次真实情况C、需要大量资金  D、不便于归类统计【相国转角答案解析】本题答案B。解析:问卷调查的局限具体表现 在如果问卷设计不当,或被调查者不合作,就会影响绪论的代表性;所搜集的资料往往是表面的,不能深入了觮深层次的真实情况;如果调进的对象不作回答,难以知道不回答的原因,会影响问卷的效度。源自《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三章第3节P4页。20、运用一定的测量手段,在不同时间测量同一个体所得结果的相似程度被称为(   )。A、难度  B、信度   C、区分度   D、效度【相国转角答案解析】本题答案B。解析:测量工具的评价指标:①效度,是测量的有效性的度量,它是评价测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测量效度就是指测量的结果是否能真正反映测量的目标和意图;②信度,测量可靠性的度量,它是鉴定测量的结果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注意低信度的测试效度一定低,但低效度的测试信度不一定低;③难度,即受测团体中被试者在答案范围内回答题目的程度;④区分度,即题目对受测者作答反应的鉴别程度 。源自《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三章第3节P496页。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等,是指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与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源自《教育学原理》第七章第2节P126页。2.苏格拉底法:是指苏格拉底在进行讲学的过程 中形成了独特的师生之间对话的方法,一般称为苏格拉底法。主要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四个步骤组成。源自《中外教育史》第三章第2节P227页。3.挫折:是指人们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甚至失败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行为的反应。源自《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第5节P411页。4.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源自《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三章第3节P492页。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简述学生集体的培养。【相国转角答案提示】学生集体的培养:提出共同的、恰当的奋斗目标;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培养正确的集体;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源自《教育学原理》第六章第2节P93页。2、简述孟子道德教育的方法。【相国转角答案提示】孟子的教育思想:1)性善论:学问之道无也,求其放心而已矣。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2)关于德育教育的原则与方法:第一持志养气;第一反求诸己;第三改过迁善;第四刻苦锻炼 。3)教学原则与方法:第一自求自得  第二专心有恒  第三启发引导  第四循序渐进。4)四德:仁、义、礼、智。5)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明人伦),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内容:以孝悌为主的道德教育。源自《中外教育史》第二章第2节P194页。 3、简述耶基斯—多德森定律的基本观点。【相国转角答案提示】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证实,动机水平与学业水平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的曲线关系。具体体现在:只有当学习动机处于最佳水平时时,学习活动才能产生最佳效果 ;在动机强度低于最佳水平时,随着强度的增加,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当动机强度超过最佳水平时,随着强度增加,学习效率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使个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源自《教育学原理》第五章第2节P340页。4、简述访谈法的类型。【相国转角答案提示】访谈法的主要类型主要包括:1)按结构分类:封闭型 、开放型 、半开放型 。2)按正式程度分:正规型 、非正规型。3)按访谈者和受访者的接触方式分: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4)按受访者人数分: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源自《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五章第2节P511页。四、论述题(任选4小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如4小题均答,以回答的前3小题记分)1、试述教师专业化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相国转角答案提示】教师专业化对教师群体和老师个体的专业素质都有不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如下:1)对教师群体专业素质的要求。(1)专业知能,教师职业要具备有一套完善的专门知识、技能体系和评价标准,这是人们从业的最主要的依据;(2)专业伦理,具备拥有普遍自我约束里的行为规范和伦理标准;(3)专业训练,教师职业素质的养成要经过长期的专门的培养与训练;(4)专业发展,教师的职业发展是连续的、终身的,需要不间断地学习和进修;(5)专业自主,教师职业活动享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 (6)专业组织,教师职业应形成坚强的、具有权威性的专业团体。2)对教师个体素质的要求。(1)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2)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精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知识;(3)对教师专业技能的要求:课程开发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学术研究和教育研究能力。源自《教育学原理 》第六章第1节P88页。2、试述1918年美国《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形成的原因内容及影响。【相国转角答案提示】1)《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形成的原因,进入20世纪后,美国中等教育强调选择和突出智力的模式受到挑战,1913年,美国教育协会成立了“中等教育改组委员 会”,研究中等教育的职能和目的。2)《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的内容:1918年美国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在《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报告中提出。报告将中等教育的基本目标概括为:(1) 保持健康;(2) 掌握基本的方法;(3) 成为高尚的家庭成员;(4) 具有准备就业的能力;(5) 具备公民的资格;(6) 适宜地使用闲暇时间;(7) 具有道德品格。3)《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的影响:肯定了美国的6-3-3学制和综合中学的地位,而且也提出了中学是面向所有学生并为社会服务的思想。源自《中外教育史》第四章第2节P265页。3、试述教育科学研究与其他科学研究的共同点。【相国转角答案提示】教育科学研究具有一般研究的特点,主要包括:1)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规律,以解决重 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 。2)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3)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同学也让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搜集可靠的资料数据。4)强调方法的科学性,是运用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地认识活动。5)有创造性,对原有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有所突破。源自《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一章第1节P450页。4、请运用某种心理学效应分析,下列案例中赵元同学发生变化的原因。赵元同学是某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该生智力正常,学业成绩中等,但学习投入明显不足,很少得到老师们的关注。班主任为了激发赵元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在一次班会活动中对他给予了积极评价,并对它的发展充满期待,指出他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此后,赵元同学简直判若两人。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投入显著增加,一年后,他的学业成绩进入了班级前列。【相国转角答案提示】本案例材料班主任对赵元同学的学习动机进行了正强化 。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当赵元同学在班会活动中的表现 得到了班主任的肯定,并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和表扬后,便使得赵元同学感受到了被老师的重视,因此心情十分的愉快,因此激发了他认真努力学习的动机,对待学习热情高涨,学习也更加投入。源自《教育心理学》第五章第3节P341页。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