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高考试题分布
考纲
要求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预测 |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 | 海南,8 | 江苏,13北京,3 | 广东,4 江苏,13 | 山东,25 新课标全国,30 | 北京,31 安徽,30Ⅰ | √ |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 | 宁夏,5 江苏,2 | 广东,6;课标全国,5 | 浙江,3 海南,8 | 海南,15 安徽,2 | 江苏,19 四川,3 | √ |
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 | 新课标全国,4;新课标全国,30 | 重庆,7 福建,27 | ||||
4.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Ⅱ) | 广东,18山东,3 | 福建,4 | 新课标全国,5 | 新课标全国,3天津,3 | 新课标全国Ⅰ,30;山东,24 | √ |
5.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Ⅱ) | 江苏,22 北京,31 | 重庆,30Ⅰ 江苏,27 | ||||
6.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 海南,9 | 安徽,5 江苏,9 | 江苏,9 上海,25 | 江苏,3 山东,24 | 海南,17、19、20 | √ |
7.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 江苏,2 | 安徽,30 | 新课标全国,5 江苏,27 | 安徽,30Ⅰ天津,3 | 重庆,7Ⅰ 海南,27 | |
8.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 | 北京,9 广东,17 | 福建,4 上海,12广东,27 | 海南,7 安徽,30 | 四川,5 新课标全国,3 | 新课标全国Ⅰ,30新课标全国Ⅱ,30 | √ |
9.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 广东,29广东理基,54 | 大纲全国Ⅱ,2;海南,8;江苏,5;课标全国,29 | 大纲全国,5重庆,3 | 浙江,4 上海,18 | 福建,4 山东,3 新课标全国Ⅱ,4 | √ |
10.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 | 新课标全国Ⅰ,4 | |||||
1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 广东理基,49;福建,5 | 海南,5 课标全国,30 | 海南,13 | 新课标全国,5 四川,4 | 安徽,5 广东,4 | √ |
12.其他植物激素(Ⅱ) | 广东,10 | 江苏,23 海南,6 | 浙江,30 | 山东,1 江苏,7 | 浙江,5 海南,7 | √ |
1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 广东理基,52 | 北京,29 | 山东,1江苏,30 | 安徽,6 | 江苏,28;新课标全国Ⅱ,29 |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原创)下图表示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间隙中含有组织液
B. c处对应的膜处于静息电位状态,说明图甲中的突触使下一个神经元抑制
C. d处对应的膜处于动作电位状态,离子Y是阳离子
D. 图示过程只体现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2.(2014创新设计) (新题快递)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可使血糖升高的动物激素,当人体受到某一外界刺激后体内会发生如图所示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的特点,因此其含量能较长时间在血液中保持相对稳定
B.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
C.下丘脑促进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调节机理相同
D.下丘脑中既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接受糖皮质激素的受体
3.(2014苏北四市期末统测)右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
B.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
C.抗体主要存在于③中
D.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①处的液体会减少
4.(改编)病毒性肠胃炎多由“诺如病毒”引起,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发热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诺如病毒的可遗传变异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B. 严重的呕吐、腹泻会导致内环境的稳态受到破坏
C.反复感染该病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功能被损
D. 机体发热可能是机体散热不畅造成的
5.(2014合肥一模)下列哪项检测方法可以测定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 )
6.(2014荆门一模)取若干相同长度、去除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切段,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并培养一段时间,然后逐一测量其长度,实验先后进行了两次,结果如下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浓度为0.1mg/L时两组数据偏差较大,对推导实验结论有干扰应该舍弃
B.两次实验结果有明显差异,原因是生长素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当浓度大于10 mg/L时,生长素会抑制燕麦胚芽鞘的生长且抑制越来越强
D.要确定促进燕麦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应在0.1〜10mg/L之间继续分组实验
7.(改编)科学家发现shake突变纯合子果蝇对二乙酯乙醚极其敏感,二乙酯乙醚能引起纯合子果蝇神经冲动传导异常而发生惊厥。如图是shake突变纯合子果蝇与野生型果蝇某神经纤维在A时刻受到刺激而发生的膜电位变化曲线。参照该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说明神经纤维受刺激时,细胞外Na+内流,膜内电位由正变成负
B.BC段所示,突变纯合子恢复静息电位所花的时间大于野生型果蝇
C.突变纯合子与野生型果蝇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外电位差相等
D.突变纯合子的通道蛋白可能受到二乙酯乙醚的作用而引起神经冲动传导异常
8.(2014德州市一模)根冠内能分泌一种激素,并且能主动地向根尖的伸长区运输,与分生区分泌的低浓度IAA的作用相反。若对玉米根冠做以下四种处理,请根据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特点判断四个根尖可能向左弯曲的是
9.(改编)斯坦曼因发现能够激活并调节适应性免疫的树状突细胞而分享了诺贝尔奖。有关下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树突状细胞是目前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
B.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通过化学信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树突状细胞激发T细胞分化形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
D.树突状细胞只能参与细胞免疫,产生的效应T细胞使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
10.(2014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对于生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合理的是
A.太空失重状态下生长素不能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B.当人体从寒冷环境到达炎热环境后,身体产热量增加,散热量减少
C.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能会使机体对脂肪的利用比例增加
D.类风湿性心脏病和艾滋病都是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陷造成的
C.电刺激②处,电流计能记录到两次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12.(2014株洲一模18题改编)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
B.①与③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
C.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
D.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13.(2014长春一模)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能与特定分子结合 D.在发挥作用后仍保持活性
了。
14.(2014常德期末模拟)右图为去掉某植物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的坐标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乙代表细胞素
B.细胞素能抑制侧芽生长
C.该实验说明细胞素也具有低促高抑的特点
D.在侧芽部位,激素甲与激素乙对侧芽萌动有协同作用
15.(原创)下图表示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有关下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a~b段表示静息电位,此过程K+从高浓度流向低浓度,为协助扩散
B. b~c段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此过程Na+从高浓度流向低浓度,为协助扩散
C.c~d段表示动作电位,此过程Na+内流、K+不外流,呈外负内正。
D. d~e段表示静息电位恢复过程,此过程钠—钾泵泵出K+、泵入Na+
二、简答题(共40分)
16.(2014广州一模)(16分)下图是根据细胞壁松散学说绘制的一定浓度生长素促进植物细胞伸长的原理图。 请分析回答:
(1)图中结构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图中表明,当生长素浓度由低升至最适时,酶X所处环境溶液pH的变化是____________,被激活的酶X的直接作用是_____________,从而使细胞壁松散,最终使细胞伸长。能促进植物细胞伸长的另一种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
(3)不能用图中这种细胞作为观察有丝的材料,理由是_____________。
(4)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一段时间,图中现象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侧更明显。若要在细胞水平上进行验证,可取弯曲处作 (横切/纵切)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测量相应细胞长度。判断并解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现象能否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_____________。
解析
17.(2014汕尾市高三调研)(16分)为了研究早餐质量对学生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选取40名健康学生志愿者,按平时早餐习惯分成不进早餐组、高糖(非葡萄糖)组、高脂高蛋白组和均衡营养组,按组别给予相应早餐,并分别于空腹(餐前)和餐后1、2、3小时取静脉血检测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含量,实验期间不食用其他食物,实验结果见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进早餐组2小时后表现出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状况,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四组实验中,早餐后_______________组血糖浓度升得最快,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脂高蛋白组胰岛素浓度较高,说明血液中的脂肪酸和氨基酸能________胰岛素的分泌。
(4)若餐后1小时取血的同时收集尿液进行尿糖含量检测,不进早餐组(A)、高糖早餐组(B)和高脂高蛋白早餐组(C)的检测结果最可能的是_______(从下列序号中选)。
①A=B=C ②A(5)预测__________组胰高血糖素上升最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既有体液调节,又有神经调节,这与胰岛B细胞的多种受体有关。下列物质中可被胰岛B细胞受体识别的有_________(填序号)。
①甲状腺激素 ②促甲状腺激素 ③神经递质 ④胰蛋白酶
解析
18.(2014福州模拟20题改编)(8分)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能参与人体的免疫的过程(如下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与T细胞有识别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体现细胞膜的 功能。
(2)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 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也能直接作用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发生 免疫。
(3)由图知,DC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具体功能是 。DC细胞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医学,DC细胞免疫疗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获取患者的DC细胞,经 技术体外增殖后,回输入该患者体内,提高清除抗原的效果。
(4)免疫调节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
(5) 艾滋病病毒(HIV)通过T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异性CD4受体识别T淋巴细胞并侵染,从而破坏人类免疫系统。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增殖。其研究思路是:利用HIV可识别___ _细胞,让HIV识别并侵染,侵染这种细胞后的HIV病毒却无法增殖。请简要说明HIV在这种“陷阱”细胞中无法增殖的原因: 。
解析
答案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