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花生芽栽培技术
2025-09-25 17:41:13 责编:小OO
文档
花生芽栽培技术

近年来,花生芽作为新型芽菜赫然进入超市的柜台、宾馆饭店的餐桌,以其鲜嫩爽口、营养丰富的独特魅力赢得了人们的青睐。

1、选用去壳大果花生,出芽肥嫩爽口、营养价值高。

2、剔除破粒、瘪粒、霉烂、已发过芽的种子。用清水将去壳后的种子淘洗干净,浸种24小时,捞出备播。

3、播种催芽:将浸泡好的种子均匀播在事先已消过毒的塑料育苗盘内,盘底垫一张湿报纸,播上种子,种子上再盖一层湿报纸,遮光保湿,然后放在20~25℃温度下“叠盘催芽”。也可放在平整的地面上,叠摞高度不要超过1米,每摞之间不要靠得太紧,每天淋水2~3次。及时调换苗盘上下左右位置,以便排出种子发芽过程中产生的呼吸热,以免通气不良而引起烂种,影响发芽的整齐度。叠盘时应将苗盘扣严,使花生芽始终生长在一种黑暗环境中,以防子叶张开,颜色转绿,使商品质量下降。经过1~2天绝大部分种子露芽后再进行1次“选芽”,剔除未发芽的种子或长势极弱的种芽,以防在后期培育期间引起种芽腐烂。

4、种芽培育:将前面催好芽经“选芽”后的种芽轻轻用清水漂洗干净后再度均匀播在清洁、已消过毒的塑料育苗盘内,盘底不垫任何基质,即行播种。一定要注意操作过程中不要让种皮脱落,因为种皮上所具有的色素在前期培育中已渗入种仁(子叶),使种仁印上了褐色花纹,既影响外观,又易使人误以为种仁腐烂。播后放在18~25℃温度下继续“叠盘催芽”,每天淋水4~5次,务使苗盘内种子浇透,以便带走呼吸热,保证花生发芽所需的水分和氧气,保持黑暗环境,同时进行“倒盘”。大约1周后即可采收。

4、采收标准  花生芽的采收标准为子叶未展开,种皮未脱落;下胚轴粗壮洁白,长1.5厘米左右,尾根长不超过3厘米,一般无须根,浅黄色,无烂仁(子叶)腐根,无异味,即可采收。

5、生产周期及投入产出比  花生芽每个生产周期大约需8天,每公斤种子(指干种子重量)可生产花生芽3~4公斤。投入产出比为1:3~1:4.

特别说明:我国民间曾对花生芽流传一种误解,认为“发芽的花生”有毒,不能食用。其实他们所说有“发芽的花生”是指带果皮的花生,在贮藏过程中,当空气湿度过大、温度较高时会发芽,而这种温湿度条件也很适合各种霉菌滋生,导致花生芽发霉腐烂,其中有一种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素有致癌作用,所以,这种花生芽确实不能食用。我们现在所介绍的花生芽是在大量淋水、完全不允许霉菌繁殖生长的人工控制的栽培环境条件下培育而成的清洁、卫生的优质高档食品,根本没有什么毒害,目前已成为、居民食谱里的新宠。

萝卜芽菜苗栽培技术

萝卜芽菜主要食用肥嫩的下胚轴和子叶,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钙、磷等,可作汤料或炒食,具有爽口、顺气、助消化之功效。

1、大多数萝卜品种都适于生产萝卜芽菜。

2、人工剔除虫蛀、破损、霉变瘪小的种子和杂质,清水浸泡8~12小时。浸种后搓去种皮上的黏液,用清水淘洗干净,沥干备播。

3、先在盘内基质上或其他铺垫物上(一般为报纸)洒上水,再均匀撒播已浸好的种子,播后盖上一张湿报纸,以保持盘内湿度并防止灌水冲走种子。然后放在20~25℃的温度条件下叠盘催芽(同花生芽),保持黑暗和湿润。一般2~3天苗即出齐,之后把塑料盘分开摆放到栽培架上培养。栽培架上应保持20~25℃的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下,加强通风透气。当叶子展开时应及时揭去上面盖的报纸,每天淋水1~2次。并逐渐增强光照。

4、采收  萝卜芽长到10厘米高时,芽苗翠绿色、下胚轴红色,生长整齐,子叶平展并充分肥大,无烂种烂根,无异味时即可采收。

5、生产周期及投入产出比  夏季从播种到收获一般需要5~7天,冬天需要10天左右。一般每公斤干种子能生产5~8公斤萝卜芽菜,投入产出比为1:5~1:8.

豌豆芽菜栽培技术

豌豆苗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经济效益较好,是栽培最为普遍的芽苗菜。据测定,每100克豌豆苗的食用部分含水分92.7克,蛋白质3.1克,脂肪0.6克,粗纤维1.4克,碳水化合物1.4克,还含有胡萝卜素、硫胺素、尼克酸、钙、磷、铁等,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可以炒食、做汤、调味、配色,食法多样。

1、品种选择  大多数豌豆品种可用于生产豌豆苗。

2、种子处理  通过人工漂洗,剔除虫蛀、破损、畸形、霉烂的种子,选取种皮厚、表面光滑饱满、发芽率在95%以上、纯度净度高、产量高的种子。用20~25℃清水浸泡24小时,搓洗掉种子上的黏液,用清水冲净,沥干备播。

塑料盘无土栽培:在已消过毒的塑料育苗盘内铺一层浸湿的报纸、无纺布或白棉布等,均匀撒播,播后盖一层湿报纸保湿,然后叠盘催芽(同花生芽),最上面盖干净的湿物,保持黑暗、湿润,温度在18~22℃,每天淋水1~2次,同时进行倒盘。2~3天后,芽苗高1~2厘米时把育苗盘分开摆放在栽培架上,保持18~23℃的温度,让其接受散射光。每天早晚淋水,以湿透报纸为限,勿使盘内积水。

4、采收标准  当豌豆苗有4~5片真叶,高10~15厘米,整齐一致,顶部复叶开始展开或充分展开,茎端7~8厘米未纤维化、柔嫩时即可采收。

5、生产周期及投入产出比  豌豆苗整个生产周期较短,一般在适温(18~25℃)条件下整个生产过程需10天左右,冬季温度低时需要15天左右。其投入产出比约为1:0.8.如果为家庭自用生产,每盘可采收2~3茬,投入产出比会更高。

荞麦芽菜栽培技术

荞麦芽苗是利用荞麦种子萌发生成的幼苗,以其柔嫩的茎叶为食。其茎叶中含有丰富的芦丁。芦丁有扩张及强化血管的作用,对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预防效果,我国民间早有食用荞麦嫩茎叶的传统习惯。

1、品种选择  目前,生产上多选用山西荞麦或日本荞麦,其种子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先端尖,有三棱,光滑,棕褐色。

2、种子处理  剔除破损、虫蛀、霉变、干瘪的种子及杂质,选取新鲜、饱满、发芽率高的种子,先在太阳下晒1天,然后用清水浸泡36小时,涝出沥干备播。

3、栽培管理  取已经消过毒的塑料育苗盘,在盘底铺一层湿润的报纸,把事先浸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盘内,然后进行叠盘催芽(同花生芽),最上面盖一层保湿物,保持23~26℃的温度。每天喷水2~3次,同时进行倒盘,注意通风换气。约3天后,芽苗可长至2~3厘米,把育苗盘分散摆放在栽培架上,保持稍强的光照,每天喷水3~4次,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左右,温度20~25℃、

4、采收标准  当荞麦苗高10~12厘米、子叶绿色、整齐一致、平展肥大、下胚轴红色即可采收。

5、生产周期及投入产出比  在适宜条件下,从播种到收获需要12~14天,其投入产出比约为1:2.6~1:2.8。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