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解读安徒生童话的创作风格
2025-09-25 17:41:20 责编:小OO
文档

解读安徒生童话的创作风格

摘 要:安徒生对儿童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他立足儿童本位,用神奇的想象和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以象征艺术承载理想主义,把人生意蕴融合于童话的创作之中,使他的童话成为了文学精品。

关键词:安徒生 童话 创作风格 

19世纪丹麦作家汉斯·克利斯蒂·安徒生(1805—1875)第一个把作家个性化的创作带进了童话,是第一个明确为儿童创作的童话作家,是第一个对于童心世界进行深入探索的作家。他善于用饱蘸真挚感情的笔触描写童话环境和童话人物,儿童那充满生命、充满幻想、充满神秘的美妙的内心世界,在安徒生的童话中得到了最集中最精确的表现。他使童话的幻想带上了儿童幻想的特点,他用孩子自己的方式表现孩子们的生活,他的语言具有浓厚的儿童特色。这一切标志着真正属于儿童的童话的诞生。童话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在安徒生这里走向成熟。

一、立足儿童本位

19世纪30年代,孩子还没有得到文学界足够的重视,很少有成人作家会尊重孩子的本性和他们感性而富于幻想的生活。当时的人们认为,童话应该是搭建在儿童教育和强制管教之间的一个桥梁。但安徒生却不这样认为。他的作品和童心接近,处处合于儿童的心理,贴近儿童精神。他把儿童从几个世纪成人艺术的苑囿中出来,以反叛者的姿态直面教育制度的桎梏和压抑,了当时的文学教条。从此,孩子们从无名无分的世界走进了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安徒生给我们展示出了许多天真浪漫、活泼可爱的男孩女孩:如好奇单纯的小伊达《(小伊达的花》)、顽皮捣蛋的丘比特《(调皮的孩子》)、勇敢天真的小男孩《(皇帝的新装》)等;后期则出现了更多的有血有肉的儿童,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性格和性情,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秉性和癖好,如好孩子迦马《(睡眠精灵》),毫无礼节的小女孩强盗《雪女王》)等。在作品中,安徒生赋予儿童以活泼、的角色,尊重他们纯真的孩子气和爱玩的天性。他对儿童幼稚、天真的本性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能力,在他的故事里孩子成为了积极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不需要成人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皇帝的新装》中的小男孩比任何大人都更勇敢更真诚。读了《豌豆上的公主》,孩子会惊异于世界上竟然有那样娇嫩的女孩:睡在二十张床垫加鸭绒褥垫上居然还能感觉到下面的一颗豌豆!故事好像并没有什么教育意义,但它满足了孩子好奇的天性,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让思维飞翔的乐趣。他坚信:天堂只属于孩子,如果没有一颗纯真的心,任何人都不可能达到那个至高无上的地方。

二、浪漫神奇的想象

一旦置身于孩子们当中,安徒生的想象力便会无比的强烈和丰富,他会在瞬间之内把任何事物都惟妙惟肖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纵观他的一生,他都在发现并表达着各种各样的场景、人物和冲突,通过童话这种方式,用他那孩子般的想象和心态,尽情释放自己的创造力,让听众的思绪跨越时空的,自由自在地翱翔。

通过童话,安徒生带领读者挣脱现实世界的束缚,在幻想的世界里漫游。我们可以自由穿梭于时空隧道,从尼罗河畔的金字塔和木乃伊,到日德兰半岛北部的北欧海盗城堡《(沼泽王的女儿》);在美丽的月夜,人们都睡觉了,花儿们会跑到大厅里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小伊达的花》);坏脾气的公主居然会喜欢一只跳蚤,并愿意和他一起治理国家《(跳蚤和教授》)……对于敏感和富于想象力的安徒生来说,日常生活就是一座剧院。无论是月亮、风儿、阳光,还是蜜蜂、精灵、蜗牛、玫瑰花或是蓟草,都可以为他带来故事。这些故事也许隐藏在一片小巧的叶子后面,或是伏在丛生的杂草中,或是在柳树林里……就像一股溪流,穿行于大自然中,向孩子们娓娓倾诉,在他们内心荡起层层涟漪。

三、口语化的表达

安徒生的许多童话故事不仅仅源于他对大自然的亲身体验,同时也是对人类天性的亲密接触,对自然以及一切生命力的感知。在故事的讲述者和听众之间,存在着一种亲密无间的桥梁,那是一种心声的共鸣,读他的童话,永远不会让人感到呆板乏味,让人昏昏欲睡。

在童话中,安徒生采用了孩子般活泼的说话方式——一种被认为是不成体统的、随意而原始的语言形式,用自然的口语化的语言代替当时的标准写作语言。如说到一个人的富有,他就说他能值多少玩具,这种亲切有味的话,使孩子一听就懂。其中,独特的拟声词的运用就是这种口语化的语言形式的一种体现。在《小伊达的花》中,小伊达的洋娃娃索菲亚成了舞会的局外人,于是她咳嗽几声“咳,咳,咳咳!”但这样做了还是没有花来;在《小精灵和女主人》中水壶发出了奇特的水声“咝咝——咕噜——噗噗”;最让人惊奇的则是《金色财宝》中大火鼓的声音“咚,咚,咚!咚咙!砰,砰,砰,砰,砰!砰砰砰!加油,加油!”

四、以象征艺术承载理想主义

安徒生早期的创作深受浪漫主义的影响,表现在其作品中则是主题的理想化倾向,与之相应的是形式上的理想化。从其最具代表性的几篇经典童话作品来看,更是以象征艺术承载着理想主义。用童话的幻想来“实现”儿童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幻想的结果是对现实人生缺憾的补偿,幻想出的情景体现了童话作家的人生理想。所以,安徒生童话正是以象征手法为载体,表现出理想主义的特征。

《拇指姑娘》中的拇指姑娘形体娇小,虽然美丽却过于弱小,她遭受种种坎坷,然而她即使身处困境,依然帮助他人,她是那样的善良可爱。她热爱光明,向往太阳下的生活,她憧憬温暖的国度和大自然美丽的景致。从拇指姑娘身上不难看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的品质和他们的遭遇,从作品的光明的结局,不难感受到作品中理想主义的气息。

《皇帝的新装》在揭示人类所具有的虚荣、愚蠢和虚伪等缺点之时,它是以象征的手法,泛指人类中具有共性的东西,即人性有的缺点和弱点。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现实性很强,它以小姑娘冻死在除夕之夜的典型情节,深刻揭露了现实社会的黑暗和冷酷,毫无疑问它是现实主义的;然而作者“将真实性和幻想高度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真实的幻想境界”。作者描写小姑娘的幻觉,其情景与冰天雪地中饥寒交迫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读者也随之进入一个幻想境界,特别是小姑娘随着祖母的飞升,更把我们的视线带入幸福的天国,这不是作者的理想主义在起作用吗?

《丑小鸭》整个故事的构造是建立在象征的基础上的。丑小鸭不幸出生在养鸡场里,由于它的与众不同而遭歧视、被欺侮、受践踏,甚至濒临死亡,然而当它蜕去“旧我”的形式,羽毛丰满化成天鹅之时,它展翅飞翔于云天,终于找到它的归宿。了解安徒生的读者很容易从它身上联想到作者的生活遭遇和他的艺术之路,事实上“丑小鸭”也正是作者自我形象的写照。约翰·迪米留斯说:“显而易见,这是一篇会使你认为是安徒生自己生平写照的故事。……这是一篇关于艺术家如何通过苦难和磨练,如何在冷漠无情的环境中奋斗,直到读者最后能够理解他、接受他、欣赏他的观点的故事。”这话很有见地。“丑小鸭”变成天鹅有其现实的基础,“只要你是天鹅蛋,就是生在养鸡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可现实中许许多多的“丑小鸭”却被无情地扼杀在摇篮里,就因为他的“丑陋”、“古怪”和奇异,像作者这样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冲出卑微,成为世人称道的杰出艺术家是微乎其微的,所以《丑小鸭》是以现实主义的素材,融合了浪漫主义的手法,体现了理想主义的精神。

无独有偶,《海的女儿》也是以浪漫主义的象征手法为载体,通过小人鱼渴望改变形体,脱离冰冷的海洋世界,走向温暖的人类世界,得到倾慕的王子的爱情,但最终为了她所挚爱的王子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甚至化作泡沫,化为无形的空气的精灵这样一个诗化的美丽动人的故事,小人鱼的形体蜕变,寄托着为了得到自己理想的追求,要做出不惜舍弃一切的牺牲的涵义,也表明完善自身的过程是一个痛苦的历程;而她化作空气的精灵飞向太阳、飞向天国,从人类世界飞向精神世界,并且最终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不灭的灵魂”,象征着一个人(一个艺术家)只有像小人鱼那样朝着自己的理想不懈地努力、奋斗、做出牺牲,不断地以新我取代旧我,使自身不断地升华,最终必然走向永恒,达到不朽。这便是作者作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以艺术的形式,回顾自己的艺术创作经历,为自己做的总结,也是为其他想要成为不朽的人指出的一条必由之路。

五、浸透生命体验的提炼

童话的世界像一片巨大的梦幻森林,在这片森林中,每一朵花,每一株植物,每一个玩具都有灵魂,都有一颗可以体会爱和美的心。在这里,你会忘记世俗烦扰,为其中的浪漫和温暖所感动。而安徒生,正是这片森林的使者,通过他,我们可以走进一个梦幻的世界。那诗一般的语言,婉转曲折的情节,让人难以忘怀。“丑小鸭”、“坚定的锡兵”、“野天鹅”……他赋予一切事物鲜活的灵魂,让它们歌唱。孩子们被那些奇异动人的故事打动,成人则被他深深的人生哲思所吸引。事实上,安徒生的一生非常坎坷,他只是一个生在欧登塞小城的贫苦孩子一个有着复杂混乱的家族血缘夏的自卑的孩子一个诚惶诚恐,整日为生活奔波的孩子,户一生漂泊。正如他所说“人生就是一个童话,我的人生也是一个童话。这个童话充满了流浪的艰辛和执著追求的曲折。我的一生居无定所,我的心灵漂泊无依,童话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灯”对于我们,童话也许并不具有阿拉丁神灯实现梦想的效力,但它的真挚善良,却将我们带到一个纯洁的带着淡淡忧伤的世界中。

“生命里会有积雪的时刻,也有绿草如茵的时节有欢笑的脸庞,也有哭泣的容颜。”所以在安徒生的作品中,有欢乐,也有哀伤有幸福,也有不幸有丑小鸭变成天鹅的喜悦,也有人鱼公主悲哀的结局。安徒生不仅有瑰丽的幻想和乐观的精神,他犀利的目光也看到了底层民众的悲苦、社会生活的阴冷和人间的不平。有人说安徒生的一生是个传奇,但我更愿意说他的一生是个童话在梦幻的森林里穿梭,为身后的人踏出一条鲜花满地的小路。童话是小小的,值得安慰的是这个小东西给了我们许多欢乐的理由。

朱自强先生在《重新发现安徒生》一文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 “安徒生是一位冰山型的作家,其作品深处,蕴涵着他对人性和人生问题深邃而独到的思想。安徒生既属于孩子,也属于成人……。”的确如此。安徒生在童话中从不回避现实的不平与苦难,他把完全属于成年人世界的体验用童话讲给孩子们听。他认为,“只有经历苦难,一个人才得以净化,并得到真正的幸福”。就像那只丑小鸭一样,历经种种磨难,却不忘善良、温暖与爱,最后苦尽甘来,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安徒生认为,爱和同情是每个人心里应该具有的最重要的感情。在他饱蕴温情的笔下,人生总是充满希望、和谐、温馨和美好,他以人类最美好的爱与同情拥抱现世的苍凉和悲哀,释却人间的不幸与无奈,将人们引向人性的高贵和美丽。

在他的童话中,读者不仅获得了快慰的享受,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安徒生是值得人们用一生去解读的:小孩子倾听安徒生,少年们阅读安徒生,青年们品味安徒生,中年人回味安徒生……这就是安徒生童话永恒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安徒生.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M].北京:中国少儿出版社,2004.

[2] 吴晓云.解读安徒生童话. 2008(2). 

[3] 刘之杰.安徒生童话的理想主义与象征艺术.名作欣赏,2008(18).

[4] 马晓枫.安徒生童话刍议.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8). 

[5] 赵晶晶.安徒生作品浅析考试(教研版), 2008(4).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