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控制实验的重复性、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本室常规工作中的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保证患者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范围
采用基因扩增方法检测的所有项目。
3.职责
3.1责任人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当班工作人员。
3.2完成时间检测当天完成。
3.3目标责任人需评估检测结果,判定当日结果是否可以被采用。
4.性能验证。
在用于临床标本检测前,实验室应对由提取试剂、提取仪、扩增试剂、扩增仪等组成检测系统进行必要的性能验证,性能指标包括但不限于精密度(至少要有重复性)和最低检测限。建议选用高灵敏的试剂(检测限<500拷贝/ml)。
5.室内质控。
实验室应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医疗机构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有关要求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53号)要求规范开展室内质控。每批检测至少有1份弱阳性质控品(第三方质控品,通常为检出限的1.5-3倍)、3份阴性质控品(生理盐水)。质控品随机放在临床标本中,参与从提取到扩增的全过程。在大规模人群筛查时,因人群流行率极低(<0.1%),一旦出现阳性结果,对阳性标本采用另外一到两种更为灵敏且扩增不同区域的核酸检测试剂对原始标本进行复核检测,复核阳性方可报出。
6.室间质评。
实验室应常态化参加国家级或省级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对检测量大以及承担重点人群筛查等任务的实验室,要适当增加室间质评频率。不按要求参加室间质评的,或室间质评结果不合格的,或检测结果质量问题突出的,不得开展核酸检测。
7.质控物来源
随试剂盒提供的对照品及卫生部临检中心质控物或第三方可信质控品。
8.工作流程
8.1将强阳性对照、临界阳性对照、阴性对照、质控物与待测标本一起进行核酸的提取并与待测标本一起扩增检测。
8.2分析Ct值确认本次实验的有效性。
8.2.1阴性对照的Ct值应230(当采用一个循环条件扩增时,Ct值应240);强阳性对照的Ct值应W20(当采用一个循环条件扩增时,Ct值应W30),临界阳性对照的Ct值应大于强阳性对照品的Ct值,并且W28(当采用一个循环条件扩增时,Ct值应《38),否则该批定量结果视为失控。按照核酸检测试剂性能指标要求,批内精密度CT值CV<5%,全省202*-2021年度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室间质评统计结果,各检测试剂CT值CV均在5%以内,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等因素,专家建议“灰区”范围设定为阳性判定CT值±5%范围,通常以±2个CT值为宜。如商品化试剂盒说明书明确有“灰区”范围,则以厂家提供的说明书为准。
8.2.2定量检测的四个阳性参控品都应小于28(一个循环条件扩增为38)o将阳性参控品1-4的浓度(拷贝数)输入,仪器将自动以阳性参控品浓度的对数值为横坐标,以其实际测得的Ct值为纵坐标给出标准曲线,标准曲线的拟合度应W-0.980,否则该批定量结果视为失控。
8.3采用即刻法开展室内质控,记录每批次定量检测项目质控浓度的对数值、定性检测项目质控物的Ct值,按5.4项下质控规则分析当天的检测结果是否在控制限内。
8.4即刻法质控方法:每批质控物只需连续测定3次后,即可对结果进行控制分析。
8.4.1计算:
a计算测定的均值*和标准差S。
b从测定值中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mino
c计算SI上限和下限值。
SI上限=0u-*)/s
S下限二(***)/S
8.4.2评价:查表,将SI上限和下限与SI值比较。
a当SI上限值和下限值Vn2s时,表示处于控制范围,可以继续往下测定,继续重复各项计算。
b当SI上限和下限值任何一个处于n2s和n3s之间时,说明改制处于2s与3s之间,处于“告警”状态。
c当SI上限和下限值〉n3s时,表示该值已在3s范围之外,属“失控”。
d质控数据处于“告警”和“失控”状态应舍去,重新测定该质控;舍去的知识该次失控的数值,其他测定值仍继续可用。当测定的数字超过20次以后,即可转入实用的常规方法(1.evey-jennings作图法)进行质控。
8.4.31.evey-jennings质控法基本规则:
a质控血清的测定结果95%应落在*±2s内,如连续5次结果落在均线一侧,应查找原因。
b所得各次结果不能连续5次以上在均值一侧逐渐升高或降低。
c所得各次结果不能连续2次落在*±2s之外。
d不允许有超出*±3s之外的结果。
8.4.4SI值表
SI值表 | ||||||||
n | n3s | n2s | n | n3s | n2s | n | n3s | n2s |
3 | 1. 15 | 1. 15 | 9 | 2. 32 | 2. 11 | 15 | 2.71 | 2.41 |
4 | 1.49 | 1.46 | 10 | 2.41 | 2. 18 | 16 | 2. 75 | 2. 44 |
5 | 1.75 | 1367 | 11 | 2. 48 | 2. 33 | 17 | 2. 79 | 2. 47 |
6 | 1.94 | 1.82 | 12 | 2. 55 | 2. 29 | 18 | 2. 82 | 2.5 |
7 | 2. 1 | 1.94 | 13 | 2.61 | 2. 33 | 19 | 2. 85 | 2. 53 |
8 | 2. 22 | 2. 03 | 14 | 2. 66 | 2. 37 | 20 | 2. 88 | 2. 56 |
8.5.1定性检测项目质控物Ct值SI上限>n3s(前20次内)或质控物Ct值高于*+3s(20次以后);定量检测项目质控值SI下限,n3s(前20次内)或质控值低于*-3s
应考虑:
1.检测灵敏度下降,具体原因与纠正措施如下:提取效率低,检查试剂是否过期、校正核酸提取温度、校正离心机转速、检测RNA项目应消除RNA核酸酶的污染。
2.扩增效率低,检查试剂是否过期、扩增仪状态与功能的校正、Taq酶是否失效(失效应更换新的Taq酶,检测RNA项目逆转录酶是否失效,重新提取RNA、更换新的试剂或新的批号的试剂等)。
3.不明原因:暂时更换为“三证”齐全的其他厂家试剂。
8.5.2定性检测项目质控物Ct值SI下限>n3s(前20次内)或质控物Ct值低于*-3s(20次以后);定量检测项目质控值SI上限,n3s(前20次内)或质控值高于*+3s(20次以后),应考虑污染所致,具体原因及纠正如下:
1.交叉污染:实验过程中不断更新手套;
2.实验材料污染:检查阴性对照本身是否污染、长时间紫外线照射、加样器再次高压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二溟海因清洁实验台面和仪器表面、更换新的试剂或新批号的试剂。
3.气溶胶污染:快速更换室内空气,迅速排出室内气溶胶;离心后等5min打开EP管盖,防治气溶胶形成。
4.污染不能排出:暂时更换为“三证”齐全的其他厂家试剂。
8.6在F*FYPCR-31/1《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登记表》中记录数据;如有失控,应在F*FYPCR-31/2《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失控记录表》
中填写失控分析报告。
8.7每月底将质控数据汇总、制图。
9引用的表格和文件
9.1F*FYPCR-31/1《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登记表》
9.2F*FYPCR-31/2《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失控记录表》
PIV5核酸检测能力比对作业指导书
一、样品
本项能力比对提供给各参加单位样品5份(装量为500|11),采用1.5mlEP管包装。样品保存条件为:-2(TC。样品收到后应避免反复冻融。
二、检测
本项能力比对的检测依据为PIV5RT-PCR检测方法标准操作规程(SOP)o
检测结果以阴性或阳性表示。
三、结果反馈
请各参加单位于收到样品后的10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测,并将加盖公章后的《PIV5核酸检测能力比对结果报告单》(附件4)扫描件发送至邮箱,同时将结果报告单原件及相关原始记录复印件邮寄至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生药楼联系人(时间以当地邮戳为准)。无故未按期提交结果报告单的单位,其结果将不列入本项能力比对结果统计。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