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3届高三历史训练试题(2)
2025-09-25 17:42:28 责编:小OO
文档
2013届高三历史训练题(2)

一、选择题(4X12=48分)

1、“早期汉代统治者基本上延续了秦代的制度,但汉高祖作了对集权统治来说引人注目也可能是必要的一个退步。”这一“退步”是指

A.郡国并行     B.采用黄老之学      C.设置刺史        D.酎金夺爵

2、顾炎武读《旧唐书》时曾感慨:“事变日新,人情弥险,有以富厚之名,而反使其后人无立锥之地者,亦不可不虑也”。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土地所有权短时间内大规模转移的可能 B、此时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C、富厚者土地的丧失可能是因为农民 D、社会上存在土地兼并现象

3、圣旨诏书的开头语,常多“奉天承运”,梁山好汉也不得不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来做打家劫舍的事业。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中国古代封建迷信盛行             B、君权至高无上,可以无限扩张

C、君权神授理论已提出并得到社会认同 D、此种提法来源于道家的学说

4、近代中国工业十分落后,农业机器主要依赖进口。下表反映了辛亥后20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 分析形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每5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           单位:1000海关两

年代各种机器和工具(A)

农机具(B)

B\\A(%)
1912—1916

159561180.74
1917—1921

392697982.03
1922—1926

430743900.91
1927—1931

551929981.81
A、国民的倡导                    B、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C、在“爱用国货”思想的影响下,农民自觉抵制进口农机具

D、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壮大,抵制了农机具的进口数量

5、“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有重大意义

的商业。”这场“商业”的内容不可能包括    

A.城市商业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    B.乡村地区不能设市的规定被废除

C.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D.以地域为基础的商帮及会馆兴起

6、有人在评价中国历史上的某次运动时称“自有家国以来未有之奇变”,它的狂飙起落成为介于变法和之间的一段历史,这段历史应该指:

A、洋务运动    B、天平天国运动    C、五四运动     D、义和团运动

7、邮票(Stamp)是邮政机关发行,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但一些对国民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和事件也会登上邮票的版面,与右侧这张邮票有关的信息是,当时

A、会议倡导人们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此次会议之后掀起了大跃进运动

C、正确分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D、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读全球外国资本直接投资的增长表

时间数额(亿元)
1980年

520
1997年

40000
1998年

43000—44000

它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

    A.国际分工日趋成熟                   B.资本的国际化流动加快

C.国际贸易不断发展                   D.市场不断扩大

9、《十二铜表法》保留了许多原始的陈规陋习,如同态复仇,巫术惩罚,对债务人的残酷处置,禁止平民与贵族通婚等,这说明

A.此法的制定是为了保护贵族的利益      B.此法的制定是平民的胜利

C.此法没有任何进步的意义              D.贵族可以任意解释法律

10、下表是1830—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

18301875191319261931195219651985
英国45—55

004171761.7

美国34—45

40—45

33205396.7

3.5

下列关于英美关税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在贸易保护下英国完成了工业②工业成就了英国的自由贸易③美国为应对经济危机提高关税  ④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使关税逐步降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宣言》和法国的《宣言》都确立了“天赋”的思想和“主权在民”的原则。就三部文献产生的历史背景而言,共同点是

A.天主教会的统治阻碍了社会进步               B.启蒙思想的传播        

C.呼唤自由的经济因素的发展                D.封建制度的腐朽

12、据美国《外交》季刊1995年冬季号载文指出,目前在世界上有20多个富国,有10多个新兴国家同富国的差距在缩小,还有140多个国家同富国的差距在继续扩大。这主要说明

A.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B.经济全球化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在拉大

C.新兴国家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多元化、不均衡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本质

二、综合题:(52分)

13、(26分)在2011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文化改革”

的议题成为重中之重,于是,“文化”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文化改革需要

从古今中外的历史中吸取养料。

材料一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论语·子路》

材料二  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前者实质上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后者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材料三  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是传统的基础。认为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东方文化带给西方的不再是彼岸世界的传奇故事,而是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某些根本变化的运动。                         ——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对我国文化有何贡献?(4分)

(2)请各举一例分别评述材料二提到的“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出现的文化倾向。(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的原因。(4分)并说明现代欧美国家借鉴儒家文化的理由。(4分)

(4)你认为当前我国深化文化改革的国际和国内机遇是什么?(4分)并据上述材料,说明当前我国在文化改革时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 (4分)

14.(26分)霍布斯邦在《的年代:17——1848》写道,从一七到一八四八,发生在英法两个国家里的孪生大变革——双元。我们不应该把这场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该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

请回答:

(1)霍布斯邦所说的“双元”分别是指什么?(6分)

(2)你认为作者将发生在17-1848年英法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视为一场孪生“双元”的依据有哪些?(6分)

(3)作者把 “双元”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其寓意是什么?(6分)

(4)概述“双元”对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思想等变革所产生的作用?(8分)

选择题1—10ABCBD   DCBAA  11——12CB

13、参;(1)创立的儒学经过后世的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是“万世师表”,开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深刻的影响着我国教育;编撰“五经”等。(4分,答对两点即可)

(2)“五四”以前: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中体西用”思想,以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来驾御西方的“器物”;康有为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其变法政治理论,以中国国有文化的眼光去赞赏西方文化。(3分)

“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前期倡导民主和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是在用新文化批评旧文化。(3分)

(3)原因:世界大战的打击;经济危机的冲击。(4分)

理由: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变革西方人的观念和和生活方式的需要。(4分,言之有理,酌情赋分)

(4)国内机遇: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经济稳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国际机遇: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4分)

对待:批判继承。(2分)

处理:相互学习借鉴,平等对待,共同发展。(2分,答到两点即可)

14题答案

(1)英国工业和法国大或(技术和政治)(6分)

(2)这两场发生的时间几乎相同;并存在相互影响关系;都对当时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答具体史实,且言之成理也可。(任二方面6分)

(3)双元将会扩展到各地,引发大规模的社会,摧毁当地传统的社会结构,促进工业化和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其它言之成理也可。(6分)

(4)英国工业奠定了工业化的经济,开启了现代化之路和“城市化”的进程,推动了欧洲、北美和东亚等地实现工业化(或促进了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法国大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规范,和自由、民主、平等思想,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8分)(或答教材具体史实)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