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3届高三历史复习课时训练题2
2025-09-25 17:42:55 责编:小OO
文档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奠定了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框架的是(    )

A.雅尔塔体系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北约组织

思路解析: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国在雅尔塔达成若干协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答案:A

2.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

①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②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③华约的成立  ④北约的成立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②①④

思路解析: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是在1948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在1947年,华约的成立是在1955年,北约的成立是在1949年。

答案:C

3.美国提出“冷战”的核心是(    )

A.马歇尔计划                               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遏制苏联                                 D.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思路解析:二战后美国提出“冷战”,其目的就是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遏制苏联,以称霸世界。

答案:C

4.欧洲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马歇尔计划        B.经互会的成立         C.北约的成立         D.华约的成立

思路解析: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在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答案:D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基础是(    )

A.反对法西斯主义                           B.谋求和平、民主

C.美苏实力均衡                             D.两大阵营的对立

思路解析:二战后期召开的雅尔塔会议等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这是以两国实力为基础的。

答案:C

2.下列对雅尔塔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确立了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格局

B.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立

C.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D.是美苏两国实力均衡的重要体现

思路解析:雅尔塔体系不是美苏合作而是美苏争夺,是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个军事集团的对抗与争夺。

答案:A

3.下列有关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自始至终只援助欧洲的资本主义国家          B.是美国“冷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C.亚洲的日本也是马歇尔计划的受益国          D.提出时的援助对象不适用于东欧国家

思路解析:该计划提出时也想援助欧洲的社会主义国家,但遭到拒绝,排除A项;亚洲的日本不属于该计划的适用范围,排除C项;该计划除了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援助外,还包括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排除D项。

答案:B

4.二战后初期,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各国人民的不断斗争                    B.苏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                D.更多国家接受了社会主义制度

思路解析:随着美苏关系的紧张,苏联帮助东欧各国党发展组织,把亲西方的资产阶级党派排挤出联合,故选B项。此题容易错选D项,主要原因是受长期宣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影响,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诞生时尚未明显地体现出其优越性。

答案:B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条:缔约国应加强其自由制度……

第五条: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的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二:……考虑到由巴黎协定的批准而在欧洲形成的局势……该协定……把西德拖入北大西洋集团,这样就加深了新战争的危险,并且对友好和平的国家的安全造成威胁……

——《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请完成:

(1)材料一何年签订?材料二何年签订?

(2)材料一中“自由制度”指什么?假设的“武装攻击”来自何方?根据材料一指出该组织的性质。

(3)根据材料二指出华沙条约组织建立的原因。

思路解析:只要抓住两则材料分别是《北大西洋公约》和《华沙条约》,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回答即可。

参:(1)1949年。1955年。

(2)“自由制度”指资本主义。“武装攻击”来自于苏联。性质是军事政治集团。

(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马歇尔计划实施的主要原因是(    )

A.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阻止欧洲国家激进的社会变革

B.为了销售美国国内大量过剩的产品

C.为了帮助欧洲尽快从战争的废墟中站起来

D.为了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控制欧洲

思路解析:美国之所以实行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根本原因在于企图将欧洲纳入自己的体系中,从而更好地控制欧洲。

答案:D

2.杜鲁门主义的特点是(    )

A.遏制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B.遏制主义,公开干涉各国内政 

C.遏制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D.秘密干涉与公开干涉相结合

思路解析:杜鲁门主义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遏制主义而采取的除了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因此B项中的公开干涉各国内政不符合题意,C项是目的,D项说法太笼统。

答案:A

3.杜鲁门主义和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

A.都是美国“冷战”的组成部分          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主要目的都是实现反苏                D.都是为了维护美国自身的利益

思路解析:关键是明确“一个胡桃的两半”的含义,实质上是指杜鲁门主义与对欧洲经济援助的马歇尔计划的关系。前者侧重政治,后者侧重经济,与军事无关,B项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

答案:B

4.下列关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成立于1949年                          B.创始会员国有12个

C.实行集体防御原则                       D.缓和了美苏“冷战”的局面

思路解析:北约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为遏制苏联而成立的一个政治军事集团,所以它的成立加剧了“冷战”的程度,D项说法错误。

答案:D

5.下列关于美苏“冷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适应了美国霸权的需要               B.以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为对象

C.主要手段具有多样性特点                 D.其影响一直到今天依然存在

思路解析:“冷战”是在欧洲地区全面推行的,而“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包括欧洲国家,还包括亚洲的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B

6.下列有关杜鲁门主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是美苏“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B.为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提供了依据

C.使东欧国家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D.是美国全面推行霸权主义的宣言书

思路解析:A、D两项实质是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述,为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提供了依据是考查杜鲁门主义与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的关系,都是正确的。

答案:C

7.美苏全面“冷战”的主要阵地位于(    )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拉丁美洲

思路解析:“冷战”主要在欧洲地区推行,但美苏的对抗与冲突不仅仅局限于欧洲,解题时需要注意这一点。

答案:C

8.1962年,美苏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束说明(    )

A.美国仍然掌握着战略优势                B.正义力量取得了胜利

C.苏联势力局限于欧亚地区                D.古巴参与了“冷战”

思路解析:苏联最终撤走导弹,说明苏联作出了妥协,反映出战略优势仍在美国手中。两国在古巴的军事对抗不存在正义问题的探讨。

答案:A

9.下列关于“冷战”对国际关系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B.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C.两大集团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武,维护了世界和平

D.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思路解析:其中C项前半部分两大集团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武是正确的,后半部分“维护了世界和平”是错误的。

答案:C

10.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说: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说:“……美国正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上述材料说明了(    )

A.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军事上的冲突          B.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国家关系紧张

C.意识形态的对立压倒其他国际关系          D.美苏对峙,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思路解析:这是一道材料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时,要选择与材料最接近的答案,这二人说的话表明美苏两国在相互敌视,国家关系紧张,并没有提及军事冲突问题。

答案:B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势力范围之内,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丘吉尔1946年3月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演说

材料二:今天希腊的生存,受到数以千计党党徒领导的武装人员的恐怖活动的威胁。他们在很多地点,特别是沿着希腊国境,反抗的命令……希腊如果要成为一个自尊的民主国家,必须有支援……我相信,美国的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1947年杜鲁门致美国国会的咨文

材料三: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状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丘吉尔演说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美国的“支援”和“支持”意味着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说明马歇尔计划是否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为什么?

思路解析:丘吉尔的演说主要论述了社会主义的强大,呼吁资本主义世界提高警惕;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国外交的重大转折,由孤立主义到干涉欧洲国家事务;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家利益角度讲,美国推行这一外交的根本目的还是维护美国的自身利益。

参:(1)进行反苏宣传。

(2)意味着美国公开声称要干涉世界各国的内政,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宣言书。

(3)不是。理由:马歇尔声称“我们的任务是……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表明该计划实际上以较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阵脚,以复兴欧洲之名,行控制西欧之实,以达到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目的。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